每個孩子的稟賦不同,需要因材施教,開啟孩子最大潛能。上天還算是公平,給予每個出生的孩子一項或者幾項智慧,包括語言能力、邏輯能力、空間能力、音樂能力、運動能力、交往能力、自我認知能力。只要你耐心觀察自己的孩子總能挖掘出孩子幾項與生俱來的智慧。語言能力強適合學習外語,邏輯能力強適合學習數學,空間能力強適合思維創造,音樂能力強適合學習樂器,唱歌,運動能力強適合體育,跳舞,交往能力強適合外交,銷售,自我意識能力強適合哲學。不同智慧不同發展方向,培養錯了會影響孩子一生,家長所做的是不斷刺激孩子先天智慧,將這種智慧放大並且延伸。依據這個理論,結合日常我對自己孩子的觀察,目前我發現自己的孩子先天的智慧應該是空間方面和運動方面,因為特別喜歡玩拼圖、拼接玩具,動手類和益智類玩具,這方面的能力是超過我們成人。其他語言類、交際類、音樂類的能力就會弱些,而且也不是很感興趣。我有意在語言、音樂這方面進行啟發,但是效果一般,他沒有什麼興趣,更加肯定了我的想法,對於他未來的培養會注重創新、繪畫、機械、實驗,可能未來的上限是科學家、畫家、工程師、設計師、發明家,下限是維修、機械類、工程類人員。當然,未來的選擇在他的手中,我是無權干涉。我明白這個道理,就不會過度強調他一定要會和人打交道,做銷售,一定要會語言類,做主持人,做翻譯。過度引導他做不喜歡的事情只能毀掉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我難以理解的是為什麼很多家長在孩子只有幾歲時候給他報三四個興趣班,甚至有些誇張到十幾個興趣班。無非是父母太焦慮,任何不能起跑線輸給別人,有認真想過他真的需要面面俱到嗎?長此以往的結果過早的消磨掉孩子學習熱情和興趣,使得他在高年級失去了學習動力。有效的方式是在幼兒時期多和孩子陪伴、交流、玩耍,觀察發現孩子在某些異於其他孩子的能力,著重培養開發這方面能力。你的孩子不可能是達芬奇、牛頓,所以不要指望他是全才,挖掘一項能力,使其在這項智慧中得到信心,培養學習興趣,從而自發提高其他智慧,而不要味某方面弱培養某方面,這種方式是背道而馳,適得其反的。所以,家長們在小孩子還處於幼兒時期開始注意他某方面的能力吧。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