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昨天和小夥伴一起爬山,山路狹窄陡峭,三個小朋友體力都不錯,全程線上,還算輕鬆。

可是速度就有一些區別了,不管是上山還是下山,我女兒一直都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我都需要小跑著去跟隨她。

既然孩子們體能差不多,為什麼前進的速度卻不一樣呢?這引起了我的好奇,我仔細觀察後發現了秘密。

山路上一段很長的棧道,棧道不是平鋪的水泥地面,而是一塊一塊橫著的板子,板子之間有十釐米左右的縫隙,從縫隙能看到下面的河道,但實際上在這些板子的下面還有縱向的圓柱子,縱橫交錯著,在上面行走很安全,根本不會有危險,即使是小孩的腳正常情況下也夾不進去。當然,這樣的山路還伴隨著高低起伏,在有些地方沒有欄杆,而是兩根細細的鐵鏈。

面對這樣的路況,其他兩個小朋友相對小心謹慎一些,低著頭,要不扶著欄杆單腳向前跨,一步一步地走,要不就是雙腳交替前進速度卻非常慢,她們彷彿對這些縫隙的寬度不太確定,不自信自己的每一步都可以很準確地落在橫板上,所以每跨出一步都需要重新評估;而丁丁卻是抬頭挺胸、大步流星往前走,我本來想在一些只有鐵索的地方保護一下,但她基本也沒給我機會,利索地就走過了。

這樣的差異表面看起來是膽量、勇氣,但是再深入一層,我個人覺得是體驗感的差異。

充分的、豐富的、自主的體驗,會讓孩子儲備非常多的資訊,在需要的時候對自己、對周邊的環境形成良好的判斷力。

個人覺得,很多養育問題都源自缺乏體驗,為什麼呢?因為孩子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她需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聽、用自己的嘴去品嚐、用自己的腳去丈量、甚至是用自己的身體去感受疼痛,才能對這個世界有真實而清晰的認識。

這樣長大的孩子不一定是學霸,但是我相信她對自己的生活一定有很好的掌控感。

5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不要小看寶寶操,學會這幾種,孩子少哭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