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王小建在學校門口等候長期欺負女兒的對方家長未果,一氣之下去附近買了一把刀,衝進了教室把欺凌女兒的年僅9歲的男孩殺死。場面血腥男孩子身中十幾刀,血流不止而亡。
2021年1月,王小建由於故意殺人被判處執行死刑。
日本文部科學省把欺凌定義為,對於比自己弱少的人一味進行身體及心理上的攻擊,從而給對方造成極大的痛苦。其實欺凌的行為有很多種,例如,戲弄、冷落、說壞話、無視、指責、謾罵,侮辱,打罵……
很多人都好奇實施欺凌的孩子到底是什麼心理呢?難道一些人就是天生骨子裡就有惡魔的基因?他們是不是天生就缺乏同情心,沒辦法產生共情,甚至以欺負別人給別人帶來痛苦為樂?
我們也來說一說那些被欺凌的孩子的狀態,這些孩子典型的特徵就是不反抗或者沒有能力反抗,他們大多性格還會有些倔不想承認自己軟弱和被孤立,膽子小又不敢表現,這種矛盾的表現容易招致更多欺凌。
曾經我也是那個被集體欺凌的物件,本人家庭屬於城鎮戶口但是寄宿農村親戚家讀書,小時候體質偏弱,膽子極小,農村的孩子都比較皮:欺善怕惡,抓蟲子嚇唬人,說謊捉弄人,脫褲子,推拉硬拽都尋常可見。小時候懵懂被欺負大多不自知,被排擠還想著硬湊、被人踹暈嫌棄,太多丟臉的事就不一一列舉了。
其實這些經歷是造就了日後懦弱,膽小,抑鬱,神經衰弱人格的我,雖然隨著時間的流逝,我長大了知道這不是我的錯也不是我的問題,但是我依然記得那些童年的陰影,強烈譴責一切校園暴力是培育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一環。
無論是從自身經歷還從各種事件的發生總結,其實施暴者或者欺凌者本身未必有分辨善惡的能力,但是可以確定這個帶頭人實施者是精力旺盛的,對學習興趣不大,還喜歡看熱鬧,覺得被欺凌者反抗不得又弱小無助的樣子很搞笑,很多人說兇惡是一種本質,其實惡是一種氛圍,一種環境。
被殺的男孩家庭條件不錯,父母從醫但是男孩是從鎮上插班到城裡的,醫生工作普遍很忙,可能男孩父母也少管教自己孩子,採訪知道男孩子學習倒數,體型健壯,一直是比較頑皮,這個事前孩子都是無辜的,問題只是出在了溝通的問題上,雙方父母溝通不良,老師沒有及時處理,處理的辦法是冷處理,這些在暴躁的人眼中就是極度的漠視。
其實對這件事只有當事人才有資格說對錯,我們只能透過這件事得到啟發,防禦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因為孩子是無辜的,他們只是受了壞的影響,沒有能力去和同學溝通,從而被家長老師忽略或者放大。
活水要有好源頭殺人償命,案件已告一段落,到底如何防止這類事件?我們應該如何教育孩子避免被欺凌?我們應該如何教育孩子面對欺凌應該如何和其他家長溝通?家長應該如何和老師溝通?老師應該如何處理校園欺凌事件?
父母應該從小把孩子帶在身邊,給予孩子正確的三觀教育,做一個文明禮貌的孩子,讓孩子有安全感知道善惡對錯。這就是環境的重要性,除了父母影響周圍的成長環境影響也很大。從前的農村,鄉鎮,城市都會有自己特有的一種氛圍,有些地方確實是惡習和文化偏低,環境養人,孟母三遷不是沒有道理的。回憶小時候我們鄉下就是大哥哥大姐姐帶著小弟弟妹妹們到處做壞事,啥搗亂的,然後小的一批長大了又帶著更小的人作惡,他們不知道什麼是傷害只知道這樣大家會笑,覺得好玩。關鍵是要有人告訴他們對錯,所以等到六七歲再教育已經很難。當孩子面對欺凌,父母首先應該做的就是了解情況,反應情況,接觸學校負責人和他們溝通,瞭解實施者性格,愛好,孩子是否有誇大嫌疑,如果對方是實施者我們要主動和老師溝通,聯絡對方家長進行有效溝通,建議換位置。面對孩子的哭訴,我們要有耐心,再三確認,仔細盤問,先讓孩子和欺凌者溝通,表達自己的不喜歡和不滿,讓老師對孩子進行教育和溝通,建立同學的情誼,不能解決再聯絡對方家長。第三次進行雙方的隔離,溝通不良就阻斷接觸,孩子的記性不較真,也許分開反而更玩得來。和對方家長和顏悅色地坐下來聊一聊,如果你家孩子欺負了人還應該送禮和請吃飯,帶孩子道歉才會顯得有誠意,回家教育孩子這樣子的做法是錯的,可以從道德禮儀和真實事件觸發孩子的同理心和了解事件的嚴重性。讓孩子及時和被欺凌者道歉,保證不會再犯,和對方做朋友,讓孩子從欺凌者變成保護者,相對而言孩子都是喜歡英雄的,把美好和諧的相處模式植入孩子的心靈。重視孩子的學習問題,花更多的時間去教育孩子,陪伴孩子,很多欺凌者本身是缺乏安全感的,他做這些都是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父母願意和孩子聊一聊為什麼欺凌別人,給孩子道歉就更好了,因為一切的根源就是孩子太缺愛和關注了被欺凌者更應該得到父母的關注和保護,教育孩子堅強面對,讀繪本,將資料和資訊一起研究,和孩子討論如何面對,直面風暴,等孩子處理不理想的時候直接挺身而出,明確表達自家的不悅和抗議,如果對方蠻橫可以和學校溝通直接報警處理。和老師反映情況,作為受害者給予一次機會後,要求老師調換位置,不用為了這類事件而責罵老師,因為老師有時候並不清楚情況,他們可能也會有自己的考慮,但是我們要積極和老師討論情況,建議老師及時發現,及時處理,給予答覆,認真處理,而不是等到無可挽回才引起重視。如果欺凌者家長,就應該和老師道歉,因為這同樣影響了老師的教學和安排。讓老師約對方家長見面,讓孩子當面道歉瞭解到事情的嚴重性,孩子屢教不改家長應該和老師溝通,單獨讓孩子休息一段時間或者調換位置,給予冷卻處理。向老師請假直到孩子的性情有所改變。老師應該第一時間約見兩孩子,進行了解和溝通,如果是小矛盾就及時化解,勸慰雙方不計前嫌,如果有第二次就應該見家長,告訴孩子在學校的情況,給家長提建議和促進雙方的溝通。多次出現這種情況應該出停學停課的處理,給欺凌者家長打預防針,讓雙方家長意識到校園暴力的危害性。這個典型的校園暴力事件,給了我們血的教訓。在開學的時候家長可以和孩子多溝通,瞭解孩子的同學有哪些?孩子最好的朋友是誰?孩子的學習情況和學習細節處理等,還要時不時和班主任聯絡瞭解老師眼中的孩子,更重要的是告訴孩子說:寶貝,你在學校發生什麼事情都可以和我們說,我們會保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