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文共1470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
常言道:“棍棒底下出孝子”。
很多人將這句話視為育兒經典,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棍棒底下,出的真不一定是孝子,事實上,家長每打一次孩子,給孩子帶來的都是一次無法彌補的傷害。
孩子經常在學校“鬧事”,背後原因竟是因為有個“暴力父親”
石頭在學校經常和同學打架,每次打架的理由也都很莫名其妙,這個同學無意踩了自己一腳,那個同學盯著自己看了幾下等等,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原因都能成為他打架的理由。久而久之,石頭成了老師眼中的“問題學生”。
而這一次,石頭做的實在是有些過分,竟然把其他同學的手給打破了,於是老師直接把石頭的家長給請了過來。
石頭的父親看到這個局面,還沒等老師說什麼,便直接對著兒子一記橫踢,又給了兒子兩個巴掌,這一系列的操作,直接把老師也看愣了!
看到眼前的一幕,老師也是目瞪口呆,直接問到:“你平時在家也是這麼教育孩子的嗎?”面對老師,石頭父親的態度還算溫和,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這孩子就是不打不成器,給老師惹麻煩了。”
直到這時候老師才明白過來,為什麼石頭總是在學校和人打架,有這樣一個“暴力父親”做榜樣,孩子能不走極端嗎?
所以,做父母的我們不要經常打罵孩子,否則很有可能給孩子樹立一個壞榜樣,讓孩子長大後也會走向極端暴躁的道路。
除此之外,那些經常捱打和從不捱打的孩子,他們之間的差距也是很大的,父母要知曉。
常捱打和從不捱打的娃,成年後差距有多大?過來人:簡直是兩種人生
性格的差異●從不捱打的孩子,往往性格開朗活潑,總是能留給別人一個熱情開朗的好形象好人緣。
他們在性格方面往往“大大咧咧”,十分討人喜歡。
●反觀那些經常捱打的孩子,由於長期生活在恐懼當中,很有可能走向抑鬱自卑的道路。
慢慢便把自己封閉起來,甚至可能會發生各種心理疾病,讓孩子越發的不合群。
智商的差異專家研究表明:從沒捱過打的孩子,從小被父母用愛澆灌長大的孩子,大腦會發育的更加健全,智商也會更高一些。
換言之,從不捱打的孩子,“小腦瓜”往往比那些經常捱打的孩子更聰明一些。
反之,如果一個孩子經常捱打,對外界的一切充滿了恐懼,不愛思考,大腦神經也並不活躍,時間長了,即便本來很聰明的孩子都很可能會變得越來越笨,智商越來越低。
行為習慣的差異除此之外,那些經常捱打和從不捱打的孩子,在行為習慣上也會有很大的差異。
●從不捱打的孩子,待人接物往往比較溫和,行為習慣都讓人如沐春風,十分舒服,毫無攻擊力。
●反觀那些經常捱打的孩子,行為習慣不僅怪異,而且還很容易像父母一樣走向極端暴力的道路。
就像上述案例中的石頭,為什麼經常和同學打架?就是因為父親做了一個暴力榜樣,帶偏了孩子。
家長鬚知:
在教育孩子時,很多父母總是過於極端,想要一步到位讓孩子聽話,但孩子也是有思想的獨立個體,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孩子這樣做的目的,而不是以自己的想法認為孩子這樣做就是不聽話搗亂的表現。
父母與孩子心對心平等交流,孩子才能敞開心扉與父母訴說心裡話,以後再進行教育才會更加順利。
經常捱打和從不捱打的孩子,這兩者之間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尤其是十年後,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那些經常打孩子的父母注意了,收手吧,改變錯誤的教育方式,堅持科學養娃才是硬道理。
辣媽語錄:希望每個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都能夠儘量做到以理服人,避免極端暴力。
與此同時,父母嘗試和孩子做朋友,不要總是向孩子施加父母的威嚴,多多和孩子進行心與心之間的交流才是王道,比極端暴力好千百倍。在塑造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切勿心急,要循序漸進的讓孩子逐漸成長為一個優秀的人才。
審稿主任:全能辣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