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如果不深入分析各種緣由,可能很多人都覺得我這句話說得不對。

萬一碰到不講理的老人呢?

把孩子寵溺到無邊無界、沒有底線,也寵不壞孩子嗎?

群裡的小夥伴對此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並舉出了例子。可是,深入分析之後我們會發現:那些被老人寵壞的孩子背後,一定有一對失職的父母。

只要孩子和父母同住,不是留守兒童,老人便寵不壞孩子。

只要父母做好自己的教養工作,孩子一定能懂得什麼是對錯善惡,什麼是責任、合作與感恩。

(一)孩子被老人寵壞的案例分析

小夥伴文中提到的問題我圈出來三個。

中間涉及的“玩遊戲”問題這裡暫且不提,三言兩語說不清。關於孩子玩遊戲的文章,我已經寫了很多篇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我主頁搜一下。

(1)不刷牙洗臉

如果父母是“強迫”孩子刷牙洗臉,孩子感覺牴觸,跑到爺爺奶奶家躲避,這一點可以理解。

可是,即使如此,孩子還能每一天都因為這五分鐘就可以完成的事情,都跑到爺爺奶奶家躲避嗎?是否有些小題大做了?

刷牙洗臉會佔用孩子玩耍的時間,孩子牴觸是正常的。但是,作為父母,因此強迫孩子去做,或者打著老人溺愛的幌子放棄管教,則是父母的失職。

孩子小的時候,給他讀繪本《牙齒大街的新鮮事》,讓他懂得愛護牙齒的重要性,還可以給他看一些牙齒壞了、牙痛的圖片和影片,讓孩子明白不刷牙可能面對的後果,孩子從內心上認為這件事應該做,他才會放下牴觸,主動去做這件事。

無論爺爺奶奶怎麼寵愛,放任孩子不刷牙洗臉,可是父母如果堅持原則,讓孩子每天洗漱之後才有睡前故事時間,才能上床睡覺,那麼孩子都不會到了十歲依然不刷牙洗臉。

若果真如此,那孩子的臉還能看嗎?

(2)不知道盛飯拿碗

這件事,如果孩子不是留守兒童,不是孩子不是每頓飯都和爺爺奶奶一起吃,那麼依然有可以矯正的機會。

只要和父母一起吃飯,父母就可以要求孩子參與到家務當中來。每一次引導參與,都會讓孩子多一分責任感。

如果孩子都五年級了,從來不知道做家務,那一定不止爺爺奶奶寵,爸爸媽媽也是不作為的。

(3)罵奶奶

透過這一點,我就知道孩子的爸爸不是個孝順兒子。

如果他孝順,他無論如何也不會允許孩子做出罵奶奶的行為。當他第一次發現孩子罵奶奶的時候,就應該沒有零縱容,嚴肅對待這件事,杜絕再次發生。

這一點很好理解,不再贅述。

小夥伴在下面又加了一段描述。

從第二段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得出,這個孩子的父母本身品德就有問題。所以,這家人能把孩子養到這種程度,我們就不難理解了。

如果他們一直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長久下去,這個孩子不是叛逆,便是巨嬰。

(二)父母越在意老人的不當行為,越表示對自己沒信心。

兒童心理學奠基人魯道夫·德雷克斯在書中寫道:“若爸爸或媽媽被祖父母的溺愛行為困擾,只能說明他們對自己沒有信心,不知道自己對孩子的影響力有多大。花時間和精力去糾正祖父母的行為徒勞無功,不僅無效,還會增加家庭的緊張和衝突。”

我們先不要著急反駁這段話,為自己的形象證言。

我們先想一想這三個問題:

我們苦口婆心干涉老人對待孩子的方式,取得效果了嗎?我們的家庭關係(如婆媳關係)因此得到了改善,還是更加緊張了?我們這些勸告、抱怨、甚至指責老人的行為,對我們教育孩子有益還是有害?

如果你的第一個問題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恭喜你,你遇到了一對明事理的老人,不但能理解你的建議,還能及時調整他們的行為。

——這是最完美的合作方式,也是一個非常和諧的大家庭。

但是,如果你的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那麼第二個和第三個問題的答案估計不會樂觀。

在這種年輕人反覆建議之後,老人仍我行我素的情況下,我們就要明白這樣幾個事實:

(1)老人對孩子的寵愛是正常的。

隔輩親,不知出現在中國,在世界其他國家也很常見,是個普遍現象。

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這四個人,是除了父母之外,對孩子最親的人。從理論上來講,他們也是不需要承擔太多的教育責任的人。

他們作為祖父母的身份,有權利寵愛孩子,卻沒有義務代替我們教育孩子。

這種情況下,我們如果一味地阻止老人這樣做,對老人態度不善,孩子也會看在眼裡。這個過程對孩子的影響一定是弊大於利的。

(2)相信我們對孩子的影響力遠大於長輩。

這裡不包括長期與老人居住在一起的留守兒童。這些孩子長時間和祖父母在一起,父母一年半載才能見一面,對孩子的影響實在太小了。

這裡,只分析正常的情況:

父母上班或有一方全職在家帶孩子;我們與老人同住,或與老人住處距離不遠,可以經常見面。(因距離太遠一年半載才見一次祖父母的,祖父母影響太小,不在討論範圍之內。)

我們要相信,即使我們夫妻都上班,下班回到家和孩子相處的兩三個小時以及同睡,給孩子帶來的影響力,都是遠遠大於祖父母陪伴整個白天的。

何況當孩子上了幼兒園,孩子和祖父母相處的時間更短,那麼受其影響更小。

如果祖父母哪裡做得不對,我們要溝通的物件不是祖父母,而是孩子。

比如:我公公特別愛看電視,只要他在家,醒著,他房間裡的電視就是開啟的狀態。可是,我的兩個孩子卻一直沒有太長的電視時間,是因為我把一些工作做到了前面。

1——儘早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繪本對孩子的影響力遠超過了電視。

當孩子小的時候,我就拿著簡單的繪本培養他們閱讀興趣。當他們大了一些,才會因為好奇電視內容,跟著爺爺看一會兒。當看電視超過二十分鐘的時候,我就會在門口說上一句:“誰想聽故事?媽媽現在有時間喲。”兩個孩子會歡呼著跑出來,依偎在我身邊聽我講故事。

2——提高孩子認知,告訴他們看電視的危害。

當我們和老人溝通沒有效果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認認真真和孩子溝通。告訴他們長期看電視可能會導致的後果:近視、影響想象力、浪費時間……

讓孩子從主觀認識到長時間看電視是不利於他們發展的。

3——給孩子提供多種選擇。

平時多關注孩子的喜好,給孩子提供他愛看的書、喜歡玩的玩具,當孩子的選擇多了,電視的吸引力就相對小了。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最完美的情況莫過於:

老人透過我們的耐心溝通有節制地看電視;或者我們有一方暫時迴歸家庭,直到孩子上幼兒園;又或者換其他老人(如爺爺換成姥爺)照看孩子。

但是,如果這些可能都無法實現的時候,我們就需要從上面三點入手,幫助孩子形成健康正確的認知。

其他事情也是同理。

比如孩子吃糖、喝飲料等。都可以給孩子看一看牙齒變壞、喝飲料導致身體發育不良等相關圖片和影片,讓孩子意識到這些事情是需要控制的,主觀上拒絕爺爺奶奶的溺愛。

這兩件事都是我經歷過的,兩個孩子可以理解,並能夠做到適當拒絕。

我們要相信,只要我們科普到位,孩子是有自我保護能力的。

(三)越在乎“不對”的地方,越容易出問題。

德雷克斯說:“媽媽越在乎別人怎麼對待自己的孩子和別人‘不對’的地方,孩子就越容易在這個地方出現問題。”

比如:媽媽越在意婆婆讓孩子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的問題,孩子越容易在吃飯這件事上持續不斷地出問題。

我們對老人的指責,沒有讓這件事得到任何改善,不但孩子一到了吃飯時間就去找奶奶尋求庇護,而且我們的婆媳關係也變得很緊張。這樣的環境,對孩子的發展無益。

反之,如果媽媽更在意的不是出問題的環節,不去一味地指責別人,而是把注意力放在激發孩子的行為變得越來越好這件事上,這樣的話,媽媽不但不會在乎其他人的做法,而且還會看到孩子的進步,對孩子即使提出認可和鼓勵,由此孩子才會變得越來越好。

比如:當孩子與我們一起吃飯的時候,我們鼓勵孩子自己吃飯,當孩子安靜地自己吃五分鐘的時候,我們及時給出認可:“寶貝今天有進步喲,自己吃了這麼久的飯。”

如果孩子將自己的價值感定義為:讓別人為我服務。那麼這個孩子將來的發展會非常有限,極有可能發展為任性自私、以自我為中心的人。

可是,如果孩子將自己的價值感定義為:自己的進步與 成功、給他人(親人朋友甚至社會)提供幫助這些方面,才能做出真正的成就,被眾人尊重和認可,擁有健康的世界觀和幸福感。

孩子發現自己進步帶來的“成就感”,與指揮奶奶給自己餵飯帶來的“價值感”,哪個會讓孩子更開心更自豪?

當然是前者。

所以,我們要適當放下改變老人的想法,而要把專注力放在如何激發孩子的正向行為上。

再退一步講,父母之外的其他人是孩子成長環境中的客觀事實

孩子需要學會和不同的人相處,學會和不同理念的人相處。這是孩子應該具備的能力。面對不同的人,孩子應該訓練出判斷是非對錯的能力,而不是我們一味地在他們前面衝鋒陷陣,幫他們掃清一切不對的做法。

(四)結束語

作為父母,我們要勇敢且用心地承擔起自己的責任,不要輕易甩鍋給別人。

還是那句話,如果我們遇到的是講道理會反思的老人,我們一定很幸福。

可是,既然我們遇到了不願意思考和改善行為的老人,我們也要學會審時度勢、尋找一種新的平衡,給孩子帶來正向的引導

比如這個夥伴分享的自身案例:

例子中提到的看電視、吃零食,在前面已經說過了。或許我的方式不一定適合所有的孩子,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用心去思考和尋找,總能找到適合自家孩子的引導方式。

這個例子中,因為爸爸揍孩子,奶奶卻哭了兩三天,還把爸爸罵了兩三天。這種情況下,想改變老人的想法,不太可能。那麼,父母就要講究策略方法,比如儘量揹著奶奶教育孩子。

明知道奶奶心疼,就不要當著奶奶的面打罵孩子,讓她心裡難受。這也是對她的一種尊重和孝順。

再說,教育孩子,不是打罵就能教育好,而是要讓孩子“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這個孩子廢了就怪奶奶,然後再生一個換號去養。這是父母不負責任的做法。

行勝於言,我們要勇敢地面對挑戰,用心地尋找合適的解決之道。我相信,這樣的言傳身教會讓孩子一生都受益匪淺的。

——END——

2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該不該用打罵來教育?不論是被打過的還是正在打的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