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1

現在,我們看到孩子抱著手機玩遊戲,已經不會大驚小怪了。從小孩子的“寶寶巴士”,到大孩子的手遊,再到成年人的網路遊戲,遊戲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了。

開啟“百度”,輸入“遊戲上癮”,頁面中更多的是理性的聲音——“玩遊戲為什麼會上癮”、“遊戲上癮,孩子內心真正的需求是什麼”、“玩遊戲上癮的解決方法”。

在這裡,我不得不反思一下自己,作為抓住80後的尾巴,差點成為90後的人,也是大學本科畢業,但是一提到遊戲,我腦海中湧現出的詞語是“荒廢學習”“跳樓”“叛逆”“猝死”等(只說事實,不販賣焦慮)。看來,我對遊戲有偏見。

於是,為了多角度瞭解遊戲,我多方查閱資料,對遊戲也有了一些新的看法。

首先,遊戲是時代的產物,不能將其妖魔化。

其次,適度玩遊戲也是有益處的。在知乎上,有些遊戲資深玩家也現身說法,說遊戲可以鍛鍊一個人面對挫折的韌性,還可以培養專注力、理解力等。

說到這裡,我並不是鼓勵家長支援孩子玩遊戲。相信很多家長依然在心中視遊戲為洪水猛獸,面對喜歡玩遊戲的孩子,他們家庭依然會上演“貓與老鼠”的角逐賽。

究其根本,不喜歡讓孩子玩遊戲的家長,其實是不想失去對孩子的控制權。

試想,如果把遊戲換做,是不是家長希望孩子越投入,看得時間越長越好呢?難道書的質量不也是良莠不齊嗎?有的甚至也充滿黃色暴力等。

再試想,如果一個孩子喜歡玩象棋,一玩就是一整天忘記寫作業,甚至忘記吃飯。難道家長允許這樣嗎?

接著思考,如果你的孩子很聽話,你不讓他玩遊戲,他立馬就不玩了。不玩遊戲的他能幹什麼?如果他什麼也不幹了,睡覺,或者發呆,你能接受嗎?

所以,面對遊戲與孩子,家長最需要做的是改變教育理念,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

2

尹建莉老師在她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中,就女兒圓圓玩遊戲這件事情,做了詳細的介紹。細細讀來,我內心由衷地佩服尹老師的教育理念與方法。

先來看尹老師的方法。

圓圓玩電腦遊戲是在尹老師的慫恿下開始的。當電腦遊戲在中小學中流行時,圓圓一方面從同學那裡知道電腦遊戲很有趣,另一方面,又聽到太多對電腦遊戲的批評。所以她有所顧慮,有矛盾,沒有提出玩的要求。

尹老師考慮:

①既然電腦遊戲能讓孩子那麼著迷上癮,其中一定包含著巨大的樂趣。她想讓女兒獲得成長階段應該有的快樂。

②電腦遊戲是主動參與,玩的過程中有智力投入,相比電視是被動接受,經常看會讓人的大腦遲鈍。

圓圓玩起遊戲後,也非常痴迷。課外書幾乎沒時間讀了,也不想練習二胡,有時也不能按時吃飯。

尹老師也著急,也說過,發現沒用以後,就告訴圓圓安排好自己的時間,把該做的事情做了,以後就不再說了。孩子錯過吃飯時間,也和顏悅色地告訴她自己去熱飯,毫無責怪的意思。

接下來,圓圓就能像以前一樣安排練琴了。為了保證遊戲時間,她更注意做事效率。偶爾一兩次反覆,尹老師也不和孩子形成衝突,會心平氣和地談一下,提出希望

剛開始玩電腦遊戲,圓圓的成績也受到了一些影響。但是,

尹老師堅信孩子應該玩,更堅信孩子心裡清楚學習和玩哪個輕哪個重,只要自己不胡亂干涉,不嘮叨,孩子一定會慢慢調整。只要不讓遊戲和學習衝突,就不會敗壞孩子學習的興趣,尹老師相信圓圓在該學習的時候一定懂得用心去學。

慢慢地,圓圓學會了自我掌控,把該做的事情做了,效率還提高了。

到了初三,學習緊張起來,圓圓主動說在中考前不玩遊戲了。儘管這是尹老師期盼的,但是她沒流露出激動,也沒有誇獎圓圓,只是表示贊同。

中考後,圓圓本來計劃要做很多事情,但是再次投入到玩遊戲後,原定計劃基本沒實現。

尹老師看圓圓這樣“浪費”時間也覺得遺憾,但是沒說什麼。為什麼非得要求孩子在假期也要學習呢?(注意時間點,圓圓這是在中考結束後)

只是假期結束時,尹老師和圓圓談了一次話,回顧一下假期初期的計劃,問她是否感覺玩遊戲太浪費時間了,會把一個人的計劃完全破壞掉。時間就那麼多,做了這事就做不了那事。好鋼要用在刀刃上,接下來的高中三年要使用好,這也是為了將來有更好的條件去玩。

其實圓圓一個假期玩下來,發現沒按計劃做事,也很失落。說上高中以後肯定學習特別忙,就要少玩。確實,圓圓說到做到,即使高中期間又玩了幾次,尹老師也不說什麼。

高考完,圓圓大部分時間是讀書、看電影、和同學出去玩,偶爾玩一下游戲。到了大學裡,除了緊張的學習,還參加了兩個學生社團,不停地讀書,生活忙碌且豐富。偶爾會玩遊戲,但是不會把自己長時間關在遊戲裡。

故事說完了,可能有的家長會說,這是別人家的孩子,我的孩子要是真這樣放開了,他會什麼都不幹,永遠都停不下來玩遊戲。

3

來聽聽尹老師的分析。

第一,這是因為平時家長習慣“管”孩子,在任何事情上都“管”。單是玩遊戲,不知道說過多少次,發生過多少衝突,突然放開了,孩子當然要玩瘋了。家長和孩子最好不要形成這種管制與被管制的關係,這種關係建立的時間越長,越牢固,孩子的自覺性就越差。

第二,家長缺乏耐心。家長指望自己一改變,孩子也能立地成佛,幾天就變好。如果孩子短時間內不改變,家長就受不了了。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用幾年時間養成的壞習慣,怎麼可能三天就改了呢?

第三,有些家長把玩遊戲當做對孩子成績好的獎勵。家長一方面痛恨網路遊戲,另一方面又把遊戲作為“獎品”送給孩子。作為“獎品”的東西,怎麼會是壞東西呢?這樣孩子對遊戲的興趣被刺激得更濃了。

4

回到我最初的觀點——面對遊戲與孩子,家長最需要做的是改變教育理念,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第一,家長要對手機遊戲有正確的態度。

坦然接受它只是孩子的娛樂方式,就像下象棋、看書、看電影一樣。不要讓孩子在玩的時候有內疚感和負罪感,更不要讓自己的態度激起孩子的逆反情緒,逆反情緒只能強化孩子玩的慾望。

就像書籍,手機遊戲也有質量的區別。比起禁止孩子玩遊戲,家長更應該做的是幫助孩子甄選優質的遊戲。

知乎上也有家長提到,他經常和孩子一起玩遊戲。在遊戲的過程中,家長可以更深入瞭解孩子,順勢引導,在陪伴中還可以增進親子感情。

第二,讓孩子有豐富的閱讀。

一個孩子如果長期鑽在遊戲裡不肯出來,以至於成為一種病態,那是遊戲外的世界讓他感到枯燥、不快活自卑。一個孩子如果因為電腦遊戲耽誤了前途,那他即使生活在沒有電腦的時代,也會有別的事情拉他下水。我堅信使人墮落的不是遊戲本身,而是心靈的空虛,或道德的缺失。

豐富的閱讀會讓孩子的精神世界豐富,讓孩子更聰明更理性,形成更好的道德意識。道德的強大力量會搶佔孩子的內心陣地,不給遊戲留下更多的空間。一個從小有閱讀習慣的孩子,閱讀對他來說也是魅力無窮,會沖淡他對遊戲的興趣。

我作為一名小學老師,聽過無數的家長向我哭訴:孩子不愛閱讀。從小沒有培養閱讀習慣,到了小學階段,孩子一時半會難以學會閱讀,這在我執教的學校是個普遍現象。這就需要家長和老師溝通,多學習,探索出適合自己孩子的引導方法。

第四,讓孩子學會自己管理自己。

這是最關鍵,也是最難的。絕大多數對孩子管控較多的家長,目的也是希望孩子學會自我管理。但是,家長給孩子安排好了一切,把所有的“管理”都負擔起來了,孩子哪裡還有機會去學習自我管理呢?

比如說,穿什麼衣服,作業和鉛筆盒有沒有放進書包,這些孩子自己的事可以放手給孩子獨立做,家長連檢查、監督都不要做。週末去哪裡玩,晚飯吃什麼,這些家庭的事,也要讓孩子發表意見,只要孩子的意見不過分,那就按照孩子的意見進行。

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家長可以先從和孩子一起制定計劃開始。

早上,或者前一天晚上,家長讓孩子自己安排每天做什麼事情,在什麼時間段,用多長時間完成。家長認為不合理的地方可以提出建議,但是如何改變計劃,讓孩子自己做主。在執行的過程中,家長要配合孩子並給予鼓勵與幫助。

記住關鍵,在孩子制定計劃的時候,家長也要制定計劃。每天晚上,家長和孩子覆盤當天計劃完成情況。家長這時候要理智,無論孩子的計劃完成得多麼不好,也不要批評、挖苦甚至諷刺,可以抱抱孩子,告訴他“我相信你可以做到”。

手機遊戲不是洪水猛獸,希望家長不要“談虎色變”。用理性的態度看待手機遊戲,用正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引導孩子,相信你一定會擁有一個積極向上、熱愛學習的孩子。

(作者簡介:趙璐霞,小學語文老師,5年+教學經驗,新芽大語文創始人。)

15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家庭教育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