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養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多的是父母一點一滴地用心雕琢。

在這個漫長過程中,家長們一定要端正自己的心態,切忌用力過猛,因為很多時候,“收”要比“放”更重要。

下面這四件事,家長越能忍,越能給到孩子更好的成長助力!

忍住對孩子的過度保護

父母愛孩子,維護自家孩子的心可以理解,可是不分是非,盲目重視孩子,只會使孩子變得嬌生慣養,受不得任何的委屈。

父母對孩子的過度保護,只是在拖孩子的後腿,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在知乎上有一位網友這樣說自己的過往:

她幾乎從未和朋友出去玩過,因為父母規定“晚上8點之前必須回家”、“不能坐危險的計程車”,支教、實習、旅行等活動更是想都別想。

她從小到大沒洗過衣服,甚至都沒進過廚房,因為爸媽覺得女兒要“不粘煙火氣。”

高中假期,同齡人或出去旅行,或做兼職賺外快時,她只能宅在家裡學習、看書、寫東西。

後果顯而易見,她的自理能力、決策力、行動力都遠遠落後於同齡人:

上大學後,因為不會疊被子急到掉淚;軍訓時不會打包行李哭了一路;連如何坐公車都要問人……

這位網友直言不諱地說:“我一直以為我長大了,其實沒有。我本可以長大的機會都被父母奪走了。”

這句話,一語中的。

所有“巨嬰”的誕生,都源於父母對孩子的過度保護。

愛孩子,保護孩子,是所有動物的本能。

但父母過度的保護,讓孩子一點苦都不吃,當孩子獨立去面對世界時,吃到的將是一碗“苦果”。

如果你真的愛孩子,請指著放手,讓孩子們去探索,去試錯、去成長......才不失為人父母一種最有力的成全!

忍住一點就著的脾氣

盧梭曾說:“世界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

陶虹曾經在某綜藝節目中,分享了一段自己吼孩子的經歷。

女兒有一次不小心把牛奶打翻了,著急的陶虹第一反應也像很多人一樣,立馬對女兒吼道:你怎麼回事啊?

誰知女兒被嚇得一哆嗦,愣在了那裡,兩眼非常恐懼地看著她,連哭都忘記了!

看到女兒這個表情之後,陶虹的內心像被針紮了一樣,很心疼很內疚,心想下次一定不能這樣做。

很快,女兒再次把牛奶摔到了地上,陶虹沒有在吼孩子,而是慢慢地走了過去,抱了抱住無助的孩子。

這次,有了安全感的女兒哇地一聲哭了出來。

陶虹說這麼做其實是不希望在女兒的記憶中留下“媽媽不允許我犯錯”的印象,而是讓孩子知道,媽媽脾氣不好,但媽媽依然愛你。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吼,其實就是情緒化的表現,是一種語言暴力,與鍵盤俠無異,傷人於無形。

精神病學副教授Martin一項研究發現:長期遭受父母語言暴力的孩子,大腦結構會出現永久性的損傷。

研究表明,長期被吼的孩子,韋尼克區(語言區域)、前額葉(大腦“執行力”負責區域)出現縮減,海馬體體積(負責學習和記憶的區域)也變小了。

倘若遇到孩子一些龜毛的事,我們能學會多忍一忍自己的暴脾氣,聽一下孩子的心聲,或許會有更好的處理效果。

忍住“拔苗助長”的行為

從有孩子開始,很多家長就開始了自己漫長的焦慮期。

乃至遇到什麼事都要將孩子打造完美,尤其又有了“別人家孩子”這個神助攻,自家娃的生活就開始變得水深火熱。

這份有15頁之多,頁面精美、內容豐富的PPT,全方位展示了小朋友的優秀履歷。

他讀“萬卷書”,識1500字,每週寫3篇英文日記,一年閱讀500本英文書。

他行“萬里路”,5年時間足跡遍佈全國,以及日本、東南亞。

除了這些驚人的履歷,他更是愛好廣泛,文史、藝術、數理、運動等才能樣樣兼備。

據了解,孩子的父母都是復旦大學畢業的高材生。

而作為典型的“復(旦)二代”,孩子從小就被要求一定要“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簡歷一出,眾多網友驚呼:

“我這輩子都比不過這個孩子了!”

“突然感到自己正在被一個5歲孩子鄙視!”

“看著自己的簡歷,感覺我永遠都找不到工作了。”

也有網友猜測,這個5歲男孩可能一直被嚴格教育:

他從小打針不能哭,摔倒自己爬起來,受到批評忍著眼淚接受;

他遇到危險獨自面對,想休息了不能睡,還要熬著夜寫完作業;

他成了父母眼中完美的孩子,但這對於只有5歲的他來說,真的太辛苦了。

近年來,“讓孩子贏起跑線上”的思想肆意傳播,父母對孩子的要求,也越來越不著邊際。

他們讓孩子1歲背詩、2歲彈琴,4歲學程式設計,6歲學奧數,急切要把孩子培養成“神童”,恨不得一揮手孩子就變成超級天才。

然而父母們卻不知道,這樣“拔苗助長”的教育方式,效果往往會適得其反。

俞敏洪說:“孩子的成長過程像一棵樹,澆了大量化肥可能會迅速成長,但到後期會衍生病態。”

忍住“為你好”的控制

小時候,逼著孩子吃各種營養品和營養湯,為了他快快長身體;

長大後的生活中也毫無意外會穿插“為你好”的聲音。

就是這樣的控制,讓很多孩子有苦難言,更沒有自主權。

在電影《囧媽》中就有這樣一位母親。

影片裡四十歲的徐伊萬(徐崢飾演),在母親的控制與被控制的關係裡逐漸崩潰。

電影一開始,徐伊萬(徐崢飾)和張璐(袁泉飾)在談離婚,原因無關出軌家暴,而是控制慾。

我們不知道徐伊萬和張璐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但諷刺的是,徐伊萬在和徐媽媽六天六夜的火車之旅上,在激烈的爭吵後,徐伊萬也對徐媽媽說了同一番話:

你心裡住著一個幻想的兒子,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難道你沒有發現嗎?我並不是你想象中的那個兒子。

可母親卻一臉茫然地問:你不是我兒子你是誰的兒子啊?

總之,母親的想法就是為了你好, 聽我的。

發語音時,母親一個勁地往他嘴裡塞吃的;

吃多少肉要管,什麼時候喝水,何時要孩子統統都是設定好的;

不允許徐伊萬看手機,因為徐媽媽覺得手機用多了,會得老年痴呆;

一直追問徐伊萬和張璐為何沒孩子,絲毫沒顧忌到,徐伊萬已是一個成家立室的成年人:

“你們現在還住在一起嗎?”

“住在一起啊。”

“住在一起為何孩子出不來呀?那種事不做了嗎?”

“媽,是不是那種事,我也要向你彙報呀?”

在沒經過徐伊萬的同意下,隨時給張璐打電話,干涉他們夫妻的生活......

徐伊萬崩潰地問:您為什麼要這麼對我呀?

“因為我是你媽呀!”

很多中國式的家庭常常是共生的關係,父母不懂得孩子和自己是不同個體,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李雪在《當我遇見一個人》中提出:界限,可以說是中國人最缺乏的概念之一。

多少中國家庭在以愛之名,模糊了父母和孩子原本應該有的邊界,越俎代庖。

很多家長不明白:我明明是為她好,為什麼最後卻不落個好呢?

那是因為你的為她好,是將自己的意志凌駕於孩子之上,從而衍生了一些瘋狂的控制行為。

少了有商有量,沒有設身處地考慮孩子的喜好與需求,才導致了親情的一種錯位與隔膜。

真正的愛,其實是一種放手!

不是所有孩子都是完美的小孩,不是所有的爸媽都是完美的父母,願每個孩子都能被世界溫柔以待,願每位父母都別丟掉自己。

希望父母都能明確好愛與自由的邊界,尊重孩子,適度放手,讓孩子在愛和自由中做自己。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長高不能等!莫讓花兒錯過了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