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來說,提問是生活中再正常不過的一部分。
他們每天都要提出許多問題,有的很幼稚,有的很深奧,有的也許正是你自己也想問的問題。
就讓我們從小女孩楠楠的經歷開始這一次的“為什麼”之旅吧,看一看小提問高手真正的需要和幫助。
01
好奇問題:“為什麼鼻孔不向上長?”
3歲7個月的時候,楠楠撿到了一顆梧桐樹的果實。這下可打開了她的提問閥:“果子裡邊是什麼?有種子嗎……”
我真的不知道。
就反問她:“媽媽也不知道,怎麼辦呢?”她馬上提議:“媽媽,我們拿刀切開好不好?”
我同意,回家後找刀子把果子開啟一看,裡面是什麼呢?——沒有別的,居然就是木絮!
專家解讀
楠楠的這類提問在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裡很常見。
當ta原有的知識經驗無法解答這些現象時,孩子就喜歡向他所信任的大人問這問那。
回想楠楠媽媽的做法,在不知道知識性答案的時候,她並沒有編謊話騙孩子,而是反過來問孩子的想法。
其實,即使媽媽知道答案,不馬上告訴孩子也是一種比較好的辦法。
要知道,最好的做法並不僅僅是解決孩子的問題,而是能夠不斷引發孩子主動思考,提出新的問題。
很多父母認為應該給出答案,來幫助孩子提高知識量的積累。
其實,重要的並不是讓孩子儲存知識,而是要儘量多地讓孩子探究,自己去發現知識,感受發現知識的快樂和驚喜,保有一份好奇心。
而適合孩子的答案,往往也並不是那些所謂的“嚴謹科學”的答案,更多時候是那些孩子能夠理解的解釋。
有時因為孩子理解能力有限而隱瞞一些細節的解釋,效果反而更好。
02
尷尬問題:“我從哪裡來?”
5歲時,楠楠幼兒園的老師懷孕了,她回來問我:“老師肚子裡的小孩是哪裡來的?”
我和她講:“爸爸有一個種子給了媽媽,媽媽也有一顆種子,兩顆種子抱在一起,就形成了‘它’。”
楠楠聽完呵呵笑了一陣兒,沒有再追問小孩在老師肚子裡住哪兒,怎麼生出來等別的問題。
專家視角
當孩子問到“我從哪裡來”的問題時,很多父母為了避免尷尬,開玩笑式地回答:“你是我們在河邊撿回來的。”這種回答可能讓孩子覺得很沮喪。
這類關於性、生死等敏感的問題,是生命中很正常的部分,不必逃避、敷衍。
依照孩子年齡的不同,回答的方式也不一樣。
如果他在公眾場合提出此類問題,你覺得不便回答,或者他的問題讓你窘迫,或者害怕陷入尷尬的解釋中,可以推遲迴答:“回家後我再告訴你。”
但也不要讓孩子等太久,以此作為逃避的藉口。
養育孩子的那些問題,
這套書提供溫暖可靠的回答
當你感覺同孩子講述性不太自然的時候,圖畫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此外你也可以幫他用照片做一棵“家譜樹”——在家譜樹上直觀地找到“誰是誰”,能讓孩子更好地理解他從哪裡來。
03
間接問題:“媽媽,可不可以給我買……”
忘了是6歲的哪一天了,只記得是考試前一天的晚上。
楠楠問我:“媽媽,我要是考了95分以上,可不可以給我買一個顯微鏡?”當時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可以,去睡吧。”
隨後突然覺得有些不對:這樣回答她,是不是意味著因為她的成績不同,我對她的愛也有了分別呢?趕緊走到女兒的房間。
她還沒有睡著,正睜著眼睛躺在床上發呆。看見我第一句話就說:“媽媽,明天考試,我好緊張哦!”
我拍拍她的被子說:“放心吧,寶貝,無論你考多少分,爸爸媽媽都像現在這樣愛你!”
專家視角
很多孩子的問題開始聽上去好像是想得到一個具體的就事論事的答案。
其實,他們提問的目的往往在於想得到“間接”的答案。
孩子提出問題的方式常常能夠告訴我們,他的情緒怎樣,他心裡想的是什麼。
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共情”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所謂“共情”,就是設身處地,站在孩子的角度體會他的感情。
只有無條件地接納孩子的情緒,他才能放下情緒,投入到所做的事情當中去。
給孩子機會,讓他說出自己真正的感覺和想法。讓孩子感受到,他的擔心、害怕、焦慮等心情可以被人們接受。
04
如何幫孩子提出更多“為什麼”?
提問細一點
教給孩子提問的技巧。開始時可以示範給他:“你對這件事情是怎麼想的?”“你認為他接下來會怎樣?”教他使用疑問詞“在哪裡”、“怎麼樣”、“為什麼”等。
閒暇多一點
給孩子留出做白日夢和幻想的時間,而不是任他被大量的玩具所困擾,受太多媒介影響,或者受到過分的呵護。
在不帶任何目的的幻想裡,思考反而更容易不期而至。
行動快一點
多為孩子創造“做”的機會,讓他獲得更多的“體驗”經歷,這對孩子提出更多問題是很有幫助的。
角度廣一點
鼓勵孩子站在不同角度思考問題。讓孩子懂得,不論是老師和父母之間,父母和孩子、孩子和孩子之間都可以有不同的看法。
我們可以不同意別人的觀點,但要尊重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