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我們在童年的時候,由於父母或者其他長輩,不懂得說話技巧,有意無意之中,就給我們貼上了大量的負面標籤,“你沒用”、“你懶惰”、“你愚蠢”等,而這些負面標籤造成的傷害,如自卑、內向,它們無對我們造成的傷害,我們可能用一生來進行治癒。
你是窩囊廢?你是是個懶蟲,你真沒用等。這樣帶有標籤的話,千萬別說,因為說的次數多了,孩子就在潛意識裡認為自己是這種人。就跟我們信星座一樣,星座裡面的評價,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你,你會朝著那個方向去塑造自己。
記得小時候,自己不愛說話,同齡的小朋友個個都口齒伶俐,深得大人們的喜歡。有一次我的幾個叔叔來我家玩,他們幾個長輩吹牛的過程中,就開始聊起我們這個家族與我同輩的這一群孩子。談到我時,就說我不愛說話,不聰明,長大後沒有我弟弟有出息。這句話恰好被我聽到,聽到那句話後,我躲在房間裡哭了。心理也在懷疑自己,也問自己,我真的會有出息嗎?
這句話在以後的生活中,我時常想起。跟同齡人比,我很自卑,從讀書到工作的這段時間,我始終在與自卑作鬥爭。這一句話,對我的傷害,我想我將用一生來治癒。
不要給自己孩子貼負面標籤
如有長輩路過,孩子沒有打招呼,你為了緩解尷尬,你說這孩子內向,不會說話。
這話就無形之中給孩子貼上了標籤。也給了他下次不打招呼的理由。他會覺得我內向,不愛說話。
正確的做法是,事後單獨跟他說,跟別人打招呼是最基本的禮貌。
不要給別人的孩子貼標籤。
很多時候我們看到別人的孩子的一些表現時,我們就不不由自主地對孩子的這個行為做出評價,這孩子調皮,這孩子自私,這孩子內向,這孩子害羞。
也不要讓別人對自己的孩子貼標籤。
當別人不小心給自己孩子貼上標籤時,我們要及時站出來與孩子進行交流,首先關注孩子的感受,用自己的話描述孩子的感受,你有一些緊張吧!其次詢問孩子對評價的看法,剛剛他們說你有些內向,你怎麼看?再次描述自己看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你平時都挺愛說話的呢!也喜歡跟別人打招呼。最後引導孩子正確看待別人的評價,如果他們看到你平時的表現肯定就不會這樣說了。
評判行為,不要評判人
如果一個孩子做了一件事,我們要對他進行評價時,請針對他的習慣與行為進行評價,千萬不可用,對他定性的詞來進行評價。因為習慣與行為更容易改變。
如一個孩子不愛運動,不整理自己的房間,我們不能上去就直接說一句,你真是個懶人。可以說,你不喜歡運動與整理房間嗎?前者直接對孩子進行定性,而後者則是針對行為進行評價。
魯思.貝本梅爾說過一句話。
“我從未見過懶惰的人;我見過有個人有時在下午睡覺,在雨天不出門,但他不是個懶惰的人。請在我胡言亂語之前,想一想,他是個懶惰的人,還是他的行為被我們稱為“懶惰”?我從未見過愚蠢的孩子;我見過有個孩子有時做的事我不理解或不按我的吩咐做事情;但他不是愚蠢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