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看到一則新聞,兩個孩子從小在醫院裡被抱錯了,二十多年後才發現真相。

一位母親回憶當時住院情景時,講到一個細節:第一次給孩子餵奶的時候,孩子非常抗拒、哭鬧不停,就是不肯吃奶。

後來對面床上的產婦(實際上就是孩子的親生媽媽)對她說,讓我來試試吧。結果孩子到了她懷裡就不哭鬧了,十分溫順,也肯吃奶了。

當時這兩位產婦並不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結果就這樣和自己親生孩子錯過了二十多年......

是不是嬰兒生下來就認識自己的媽媽呢?

表姐家的兒子剛滿月,晚上誰也不跟,誰抱都哭,只要表姐一抱,馬上就不哭了。

家裡人都說,孩子這麼小就開始認人了。看來寶寶在媽媽肚子裡這十個月還真不白呆!

但是專家說,這麼小的嬰兒,大腦才剛開始發育,根本沒有記憶;他們的視力範圍也非常有限,只能看到20釐米的範圍。

可是很多寶媽卻總能感知到孩子對自己那種天然的親近,彷彿自己的孩子天生就擁有認人的“超能力”一樣。

2013年,在著名的《當代生物學》雜誌上,一項研究成果指出,新生兒在母親懷裡變得平靜是嬰兒的中樞神經、身體機能和心臟跳動等一系列反應的總體平衡。

同時,科學實驗進一步證明,只有在母親站著抱孩子的時候,嬰兒的心電圖才會保持在平靜的狀態。

這一科學研究是在重大的現實意義,讓父母們明白了當孩子不舒服的時候,自己應該做什麼。

父母抱孩子的時候,不是抱著孩子坐著,也不是陪孩子躺著,而是要抱著孩子站起來。只有這樣才能很快降低孩子的心率,幫助孩子變得平靜。

原來,嬰兒一生下來就認得媽媽並不是靠大腦,而是靠一些他們先天就具備的能力:比如母親的心率和聲音;透過嗅覺熟知母體的氣味;先天的第六感覺和血緣關係等。

因為剛出生的嬰兒天生具有的這些“超能力”般的優勢,所以才會跟自己的媽媽更親。

新出生的嬰兒是靠這些本領來認識媽媽的

其實,嬰兒認人並不是靠大腦,而是靠一些嬰兒先天就具備的特殊優勢:

第一、透過聽聲音進行辨別。

研究發現,剛出生3天的嬰兒已經可以分辨出自己母親和別人聲音的不同。

與不熟悉的聲音相比,新生兒更喜歡聽母親在胎兒期曾反覆吟唱的旋律,和母親讀過的故事。

當新生兒聽到母親聲音的兩種錄音版本,第一種是經過空氣傳播的,第二種是經過子宮進行傳播的,而很明顯,孩子更喜歡後者的聲音。

這些研究證明,一般嬰兒從出生的時候起,就能夠辨別聲音,而孩子更喜歡的是自己最熟悉的母親的聲音,這個能力是在子宮中獲得的。

第二、透過聞味道辨別媽媽

很多媽媽都會有這樣的記憶,孩子出生之後,只要把他放在媽媽的胸口,不用去管他,孩子自己就會找到媽媽的乳房,開始吃奶。

這個時候的寶寶一般是閉著眼睛的,為什麼寶寶會擁有這樣不用眼睛看就可以找到自己口糧的能力呢?

這是因為,產後媽媽的乳暈周圍,一般會有4-28個蒙哥馬利腺體,這些腺體在受到孩子吮吸等刺激後,就會分泌出一種油性物質,隨後還會散發出一種氣味。

媽媽的這種氣味和羊水特別相似,而羊水是嬰兒在子宮中最熟悉的物質,所以,當寶寶聞到這種氣味,就會主動去尋找母乳,並順利完成吮吸。

第三、透過心跳的頻率來辨別

有個公益廣告看哭了很多人。影片中,一個嬰兒躺在床上大哭不止,這時候,爸爸過來抱走孩子,可是左哄右哄,孩子仍然歇斯底里地大哭。

奶奶聞聲趕來,趕緊從爸爸手裡抱過孩子,把臉貼在孩子的臉上安慰孩子,可孩子還是不停地哭泣。

全家人束手無策,不知該怎麼哄好孩子的時候,一位大叔要求抱一抱孩子。家裡人沒辦法,只好試一試,可是沒想到,孩子立刻就停止了哭泣,還笑出了聲音,開始和大叔互動起來。

原來,寶寶的媽媽去世不久,媽媽的心臟,在數月前移交給了這位大叔。這位大叔和媽媽的心跳是一樣的,寶寶是因為聽到了媽媽的心跳才會開心起來的。

寶寶雖然還小,但是他的聽覺已經發育好了,母親懷胎十月,嬰兒在媽媽肚子裡,每天聽到最多的聲音就是媽媽的心跳聲。所以,寶寶是可以透過心跳的頻率來辨認出媽媽來的。

所以,出生後,當寶寶趴在媽媽胸口,特別是寶寶剛好被抱在能聽到媽媽心跳聲的地方,那熟悉的心跳旋律,就可以喚起寶寶熟悉的記憶,讓寶寶不用睜眼睛就可以認出自己的媽媽。

媽媽的聲音和心跳,媽媽身上獨一無二的味道,都能夠喚起寶寶在母胎中最熟悉的記憶,讓寶寶心理上特別有安全感。所以,剛出生的寶寶一般主要是靠嗅覺和聽覺來辨別自己媽媽的。

如果換成了別人,氣味不對,聲音不對,心跳旋律也不對,寶寶確認這不是自己媽媽的時候,當然就會哭了。

所以,在寶寶小的時候,媽媽一定要多多陪伴他,讓寶寶從小就建立起強大的安全感。這樣的寶寶才會不哭不鬧,健康快樂地長大!

30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為了孩子健康安全地成長,父母要加強管理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