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今天看一個家長身份的知友提問,說和孩子去看了《你好,李煥英》,影院裡孩子哭得稀里嘩啦,但回家後也沒多刷一個碗,說她兩句還是一樣頂嘴,這是為什麼呢?

有個答主表示:人家被感動的是賈玲有個李煥英這樣的“好媽媽”,不要求孩子幹著幹那,哪怕一輩子沒啥成就,“健康快樂就好”。可回家看自己親媽,讓刷碗讓幹活,頂兩句嘴還不行,心理落差太大。

這話雖然聽著有道理,但完全站在孩子這邊也不妥。實際上,題主的疑惑主要來自“希望用電影教育人”,而這個想法就站不住腳——電影根本不是教材。下面五點是我的總結,看看我說得對不對?

1,電影不是教材。名言不能當飯吃。

“你懂得無數道理,卻依舊沒有過好自己的人生”,雞湯也不是靈丹妙藥。

今兒你懂了、領悟了,睡一覺就能“重新做人”了,一點兒也不現實。

2,人的轉變都是循序漸進的。

即使大徹大悟,也有個轉變的適應期。

還需要周圍環境裡的人,慢慢適應你轉變。

因此你的內心要強大,不然你會停止改變,退回原來的舒適圈。

3,親媽愛你不假,但母愛有萬般模樣,條件不同,具象也各異。

不同的媽,愛你方式不同,也就不能人人都是李煥英的模樣。

除去主角光環,哪個媽媽沒有偉大的母愛?

哪個母愛不能拍出一部感人電影?

只感動一兩個人就算!

4,說一句“我女兒只要健康快樂就好”很容易。

大實話,不摻假,親媽說的,感慨感動感恩。

但不說這句就不是親媽?除了健康快樂,多要求一點就是後媽了嗎?

更何況,如果你在健康快樂的基礎上,更優秀更孝順更能理解媽媽,親媽不是會更幸福嗎?

5,電影無法代替生活,學會生活是長期任務。

就像《你好!李煥英》“基於事實改編”,才能將藝術價值、商業價值做到最佳,獲得電影作品的巨大成功。

回到現實生活,一些真善美的細節,幾乎小到你完全無感,甚至覺得理所當然,它們根本沒機會變成電影情節。

你可以藉助電影理解生活,與經常碰撞的父母親人和解,

但無法用電影來指導生活。

能指向幸福生活的,永遠是你自己在現實中激烈碰撞後,耐心地打磨,潛心的領悟。

無論你是母親角色,還是女兒角色。

9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錦囊】“溼疹寶寶”的潤膚和居家護理,寶媽做對了嗎?【呱呱教·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