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今天戶外時間,果寶玩球的時候,自發的練習起他爸爸曾經給他演示過的’胯下運球’。記得當初爸爸一邊演示一邊興致勃勃的提議:要不要這麼玩? 他直接拒絕“觀看”,甚至阻止爸爸繼續“炫技”。我想那時候,他肯定是覺得,這個太難了,我學不會,我不要玩,你們也別玩了。

可這都過去多長時間了,他居然自發的練習起來。當然因為腿短,球自然是過不去,可他卻能想到,抬起腳把球運過去,成功之後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滿滿的成就感,甚至讓我錄下來發給爸爸看。還當起教練過來教我,不停跟我表達:這是高階動作,很難學會的。

01 父母的言行對孩子影響很大

似乎當時他表現得毫不在意,內心卻暗暗下定決心,總有一天要學會的,可見父母的行為和言語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蒙臺梭利提出孩子是“吸收性心智”:

孩子是透過與環境的不斷互動中,形成的認知來構建自己的大腦的,而且他們可以毫不費力地從周圍的環境裡吸收大量的資訊。

很顯然,這周圍的環境,最重要的莫過於父母帶給孩子的資訊。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行為就是榜樣,父母的話語就是權威。很容易就種在了他們心裡。《幸福的種子》一書也提到過,:

父母的語言對孩子的影響。所以他不斷的強調,父母念圖畫書給孩子聽,在他看來,經典的圖畫書蘊含豐富的哲理,父母唸書給孩子聽,就是在把我們作為父母想對孩子說的話,透過這種方式傳達到孩子心中,一字一句的種下種子。

這些我們曾經有意無意灌輸給孩子的’道理’,有一天遇到現實生活,大部分都會從孩子的心中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02 那為什麼總感覺他們不聽話?

既然父母的言行對他們來說那麼重要,為什麼總感覺很多事情跟他們說了一遍又一遍,他們總不聽呢?

下午帶果寶到一個新的公園玩,興奮不已的小傢伙在滑梯上玩出N多的花樣,忘乎所以的時候,滑下去一轉身順著滑梯就直接逆行向上,提醒他不可以這樣,必須從旁邊上去。有時候他還是順著滑梯一溜煙爬了上來,有時候他轉身剛想往上,好像突然想起來一樣,會撤出來從旁邊上。

這個時候我知道,其實我們說的,他接收到了。他並不是“不聽話”,只是做到是需要能力的、需要練習的,很多時候他無法即刻做出改變,所以需要作為父母的我們給予更多的耐心和包容。

對於果寶來說,還有很多類似的情況,比如明明跟他說過彆著急、用溝通解決問題,可情急之下他還是有可能情緒失控,甚至動手;比如吃太多零食對身體不好,但他就是抵抗不住美食的誘惑;比如有些事情很危險不能做,他還是按耐不住自己的好奇心非要嘗試一下……

有一句話說:道理都懂,可還是過不好這一生。說的是我們心裡明明知道什麼才是正確的,可還是做不好或者做不到。成人尚且如此,何況孩子。

所以,當我們覺得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是不是可以思考一下:我們的要求是否違背孩子的天性?是否超出孩子的認知範圍(他可能記下了,未來有一天他會豁然開朗),是否需要給予孩子時間練習,需要我們耐心等待?……

03 你怎麼對孩子,他就會怎麼對你

天氣漸暖,減肥自然提上日程。曾經對果寶說,你監督媽媽, 不要讓媽媽吃零食。才說過一次,小傢伙就記得牢牢的,和監工一樣,當我罪惡的小手伸向零食的時候,會很堅決的提醒我:不能吃,肚子那麼肥還敢吃零食?(看他的模樣,我就想到自己阻止他多吃零食時候的口吻)

今天晚上重新開始停歇了很久的運動,在做平板支撐的時候,我立下堅持100秒的目標,大概70多的時候,實在是有點堅持不下去,哀嚎著“我堅持不住了”,果寶聽到了,跟我說:媽媽,你要戰勝你自己。

這樣的語句自然不是一個4歲的小孩能自己說出來的,所以肯定是我曾經對他說過的,雖然我已經忘了啥時候說過。所以啊,那些你曾經說過的話,大部分都會落在孩子的心裡,總有一天一絲不差的還給你。所以啊,父母要注意言行,同時也多鼓勵孩子,種下自信、積極、樂觀的種子。

13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新生兒的6條冷知識,有時候不是寶寶狀態不對,而是正常長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