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概覽】

01-慣用威脅類句式的權力之“癮”

02-別總用威脅暴露你對孩子的“無計可施”

03-你用什麼方式教育孩子,他就用什麼方式成長

04-不要讓威脅,成為彼此的一種習慣

● 溝通前找準孩子的行為動機

● 溝通中的辦法要比道理多

● 打破“就事論事”,學會讓孩子舉一反三

春節假期,北京由於室外溫度還較低,商場內的兒童樂園成了大部分家長們遛娃的首選。

自助式的木製玩具店,是奧利奧經常光顧的地方。店裡通常僅有一名店員,趕巧人多的時候,有二十多位小朋友同時線上。

為此,每個家長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看管好自己的小孩,並處理他們各種爭搶、打人、胡鬧、扔棄玩具等一系列問題。

於是,在店內,能看見家長隔著2米外就大聲訓斥孩子的,也能看見俯身警告、蹲身耳語、直接拖走的,甚至還有很多自顧刷手機的……

看似小小的門店,卻上演著千姿百態與教育溝通有關的大問題。

觀察統計了一下,家長與孩子的溝通上升到白熱化的時候:

“再不聽話,就打你了啊”

“再不聽話,就回家”

”再不聽話,就不買xxx了“之類的威脅句式,成為了使用頻率很高的溝通話術。

慣用威脅類句式的權力之“癮”

大家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經歷:在情急、失去耐心、毫無辦法、特別是跟孩子說了無數遍仍溝通無果的情況下,我們更容易說出“再不……就……”一類帶威脅的話。

威脅類句式作為一種教育溝通外,無形之中還隱藏著一種權力者的告知。這種告知通常非A即B,沒得商量。

畢竟,對於學齡前後的孩子來說,由於身心都存在非獨立性,他們天生具有“服從權威”的特點。

“再不……就……”往往意味著權力者最後的底線。大多數情況下,孩子們一聽到這類話,就會乖乖就範。

作為親生父母,高頻率使用威脅類句式,背後的最大動機,想必當然不是出於真心,原因通常在於威脅類句式帶來的溝通效果——簡單、高效、便捷、管用。

通常,這類話省去了組織一大堆道理的耐心、緩解了對付胡攪蠻纏的煩躁、更避免了也許解釋七八遍也不見得有結果而產生的挫敗感。

然而,一旦威脅類的溝通方式湊效,下一次矛盾升級時,曾經用威脅為教育溝通帶來的便捷體驗,便會驅使我們習慣於享受“權力者”的指令,潛移默化地形成一種語言“癮”力,逐漸喪失教育溝通的初心和能力。

別總用威脅暴露你對孩子的“無計可施”

拿“再不聽話,就打你了啊!”這句話來說,往往是父母們動用武力前的最後通牒,但往往也是“拿孩子沒有辦法的一句話”,暴露了教育溝通中無奈與無力。

對於大家熟悉的《西遊記》,倘若用另外一個視角來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有趣的印象:

唐僧囉嗦、碎碎念且優柔寡斷。

所以,威脅和武力在教育中的佔比越多,你的教育溝通能力就越缺失。

同時,孩子是充滿好奇的,這種好奇甚至包括:家長下一次生氣到底會什麼樣?到底有多生氣?

大多數脾氣秉性見底的家長,往往在孩子面前囤不住威信。

因為曾經的試探已經讓孩子們懂得了事態發展的套路和自保的方法,最終,駕馭不了孩子的反而是我們。

你用什麼方式教育孩子,他就用什麼方式成長

還記得2019年陝西西安被親媽用電線、刀具家暴長達兩年的7歲男童天天嗎?

在親媽被警察逮捕後,天天暫住在兒童村,期間負責人曾說:“他不會與別的孩子相處,對別的孩子,一言不合就揮拳頭,長期遭受暴力對待,導致他覺得拳頭能解決一切問題。”

如果說拳腳打罵,無形中告訴孩子武力是解決問題的辦法;那麼,長期依賴於威脅類話語的家長,也會時常讓孩子感受到“別說那麼多廢話”、“威脅能解決一切”。

隨即,天然的模仿屬性,也會削弱孩子的耐心程度,習慣用威脅、不耐煩、懶得溝通、談條件、甚至暴力等方式處理身邊的一切關係和問題。

不要讓威脅,成為彼此的一種習慣

前陣子,3歲的奧利奧在積木屋玩兒時,遇到一位同歲的小哥哥。店裡有一個池子,鋪滿了木製的圓角粒,看上去就像旺仔小饅頭堆滿的海洋球池。

玩至興起,小哥哥開始把木頭粒往外扔。在一旁的媽媽,隔著1米外的距離,招呼他“別扔了”,可小哥哥似乎習以為常般地連頭也不回。

幾次招呼後,小哥哥反而更盡興,木頭粒拋在地板上噼裡啪啦的聲音越來越大,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坐不住的媽媽,這才站起身大聲對他吼道:“再扔就回家了啊!”小哥哥察言觀色了一下,消停了幾分鐘又開始重操舊業。

最後,小哥哥真的就這麼被威脅回家了,感覺成為了一種習慣……

至於他今天認識到的世界,只有“媽媽生氣了、我又被威脅了”

還是會有“為什麼想扔玩具?亂扔玩具是不對的、有沒有想過亂扔的後果會讓別的小朋友滑倒受傷”等後續的溝通

我的猜想從他們走出積木屋的那一刻嘎然而止。

那麼,如何避免矛盾、情緒升級後脫口而出的威脅呢?除了在平時的教育認知中,隨時提醒自己轉換並不斷最佳化溝通方式,以下幾個小細節和大家一起分享:

溝通前找準孩子的行為動機

人的行為由動機支配,而動機背後的“需求”是行為的原動力。

當小哥哥出現扔木頭粒的行為時,進行勸阻之前,不妨讓自己培養一種習慣——先想想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

積木屋的小哥哥之所以突然開始了扔木頭粒的行為,是因為他覺得這是一件更刺激的事情?

還是他覺得此刻玩兒的有點無聊了?

或是他想吸引更多小朋友的關注?

當你確定孩子是覺得無聊時,應該幫助他找到更有吸引力的玩樂方式。

就算很多小朋友在一起玩耍,看上去熱鬧,但不一定全程都很有趣。

當孩子覺得無聊時,不一定會像大人一樣表現出無聊的樣子,他們往往會在行為上找尋一些新的刺激。這時,我們最好跟他確認一下“是否覺得好玩”,如果他覺得無趣,那麼跟他共同商量一下另外的行程吧。

如果判斷小朋友就是想吸引更多關注,可以讓他嘗試一兩次後,提示他這樣也許會得到大家一時的關注,但把地上弄得亂七八糟,影響小朋友們玩耍,同時也可能會引來大家的討厭。

曾經,一位朋友跟我分享了一件她女兒戒紙尿褲的趣事,表明別人的評價在小孩子眼裡其實也非常重要。

這種評價最開始從父母身上獲得滿足感,我們的一個表揚,一句“寶寶棒棒的”會讓他們很開心,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評價和滿足將延展到別人身上。

有一天,朋友帶女兒去買紙尿褲,當櫃檯阿姨問紙尿褲是多大年齡小朋友穿時,朋友說“三歲”。當時,櫃員阿姨半開玩笑地說了一句“三歲還穿紙尿褲啊”,女兒當天和媽媽把紙尿褲抱回了家,卻因為陌生人的一句評價,再也沒有開封過。

不一樣的動機,解決方案就會因此不同。當我們搞清楚孩子背後真正的行為動機和需求,再有針對性地去溝通和滿足,那麼對於我們,問題得到了迅速解決,對於孩子,也能感受到你的關注和愛。

溝通中辦法要比道理多

小孩兒天生好奇,喜歡新鮮感,但經常會聽到身邊帶孩子的長輩和寶爸寶媽說”這個不能摸,那個不能碰,小孩子不能玩“之類的。

然後一邊搶走寶寶們想要嘗試的事物,一邊講出一堆不能玩的道理。

通常當奧利奧想要嘗試一件陌生的東西,或想體驗一件更刺激的事時,我一般會跟他溝通好條件,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讓他去更多地嘗試。

最後,他跑來跟我分享的,往往是自己總結出的道理。而我,只用帶著驚奇,他會帶著成就感。

有一次,我的快遞盒子沒來得及扔,被奧利奧翻出一塊泡沫,而這個是他三歲前從來沒玩過的。

此時的我,在廚房忙著一家人的晚餐,爐火上正手忙腳亂。

眼看著他正在用手指把它們一點點摳下來。結果可想而知,地板上勢必會弄出很多碎屑,而泡沫渣很輕,掃起來會飛,想象一下腦殼就很痛,內心是完全拒絕的。

但我沒有開口說”NO“,而是跟奧利奧約定,只可以玩1~2分鐘,他自然問了我為什麼,我也直接告訴他了原因,那樣家裡會弄亂,媽媽打掃會很累很辛苦,萬一生病了吃藥會很難過,他好像感受了一下吃藥的場景,立馬答應了。

然而在這一兩分鐘時間裡,讓我驚奇的是:

他不僅僅像我以為的那樣,只簡單體驗一下把泡沫摳成碎末的手感

他還用手指把泡沫杵了幾個洞

把可拆卸的工程車螺絲釘安裝了進去

然後很有成就感地叫我從廚房出來看看

嘴裡還哼著動畫片裡的片尾曲“巴布工程師,我們做得到……”。

在和孩子的相處中,除了像刷牙、洗手這些原則性的習慣或事情需要意志堅定地堅持教育外,其他溝通,儘量擺脫“不可以、不能”以及每次講一大堆道理的思維定勢,試著幫孩子轉移注意力、出主意、商量解決方案、提供好的建議,他們的表現可能會讓我們意外。

打破“就事論事”,學會讓孩子舉一反三

很多時候,在對學齡前孩子的教育中,我們往往擁有一種刻板認知,認為孩子還小,更傾向於“我說你聽”,或者“我說你做”的溝通方式。

於是,很多教育場景突現時,我們做得更多的一件事,是發出指令,而非溝通。

大多數父母都有這樣的感受,2歲前後的小朋友,物權意識開始明顯加強,一個玩具不管是你的、我的、他的,反正到了自己手裡統統是“我的”。

那個時候帶奧利奧出門,跟年紀差不多的小朋友在一起經常會上演爭奪大戰,然後就會看到各自的父母圍上去嘰裡呱啦地發出一堆指令——搶別人玩具的寶媽說“不要搶,那個玩具不是你的,是誰誰誰的……&@%¥#”,被搶玩具的寶媽說”把玩具讓給小朋友玩一下吧……*&%#¥~“。

於是,在那個階段,我們經常看到他們不停地搶,然後我們不停地下指令,再然後就是,他們該搶還是搶,直到走向下一個年齡段。

後來我發現,無論是“不要搶”還是“讓玩具”,在那個時刻進行的教育溝通,算得上教育,卻都算不上溝通。

那些指令,對於我們叫”物權和分享“,但對於2歲左右的小朋友來說,是不符合邏輯的。搶玩具的會想”為什麼不搶?那就是我的“,被搶玩具的會想:”讓是什麼鬼意思,聽不懂,他把我的玩具拿跑了這種事比較重要“。

當我意識到這類問題屬於2歲年齡層小朋友的正常特徵時,我開始試著尊重他們的成長規律,儘量避免“不要搶、要分享”之類的指令,而是幫助奧利奧試著去解決問題。

比如”你試試看,問小哥哥,可以一起玩兒嗎“,或者讓他用自己的玩具去交換,再者帶上一些新鮮玩具去吸引別的小朋友注意。這種詢問,對於別的小朋友而言,聽起來也很友好,大多數便也樂意分享。

漸漸地,在奧利奧2歲那一年之中,我們倆基本用很短的時間就告別了喋喋不休地講什麼不要搶別人玩具之類的大道理。

奧利奧也慢慢從初社交中明白了什麼是你的、我的、他的,並且能把這些溝通習慣應用別的場景:比如在餐廳吃飯,我鼓勵他自己跟服務員溝通需要多一份番茄醬。

無論孩子多小,也無論他能說多少話,從他可以開始交流,我們就應該時刻提醒自己,把孩子當作成年人一樣尊重。

多詢問、多商量、多問幾個“為什麼”、多用“行不行、可以嗎、好不好”之類的溝通句式,並在溝通後詢問孩子的意見反饋,比如“你覺得媽媽今天這樣做Ok嗎”、“你覺得爸爸說的對嗎?如果不對,你是怎麼看”……

剩下的,就是堅持下去,和孩子一起養成良性溝通的好習慣。

5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當媽媽當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