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現在聰明乖巧學習又好的孩子,都是別人家的。
不管自己是博士、碩士,還是985、211,好像在孩子的學習面前都輕易地敗下陣來。我三天兩頭地就看到新聞,一會輔導作業心臟病發,一會燒本子差點毀了鄰居家。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但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問題出現了,不能只是歸因為孩子的問題。孩子越小,潛力越大。小朋友一開始什麼都不懂,如果學習習慣差,成績不好,那基本都是家長的問題。等到交給老師了,也都7、8歲了。所謂三歲定終身,那起碼得遇見超級老師才能扭轉過來。
可現在呢?哪有這麼多特別優秀的老師,所以還得指望自己。
昨晚育兒戰略忽悠局群,群友們恰好聊了這個話題,我索性拋磚引玉。
幾位寶媽們,孩子基本是1-3年級的,對此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你的想法,是不是和上面各位寶媽的差不多,還是有其它的思路?
我是不認同的,我提出了下面的這些分析。
我是透過丟分的題目,分析其丟分的原因;透過答題的步驟,分析其答題的基本功;透過寫字的情況,分析其答題的心態。
也就是說,我透過觀察試卷的情況,不用問孩子或者寶媽本人,就能推知一些現實的情況。而且基本上也是比較吻合的,說明我的推斷沒有偏差太多。
我為什麼能做出比較準確的推斷呢?
主要是因為我知道考試應該持有怎樣的心態,以怎樣的做法去面對。我重新回到自己當年考試的那個場景,回想那個應試的感覺。
我是有條不紊,按部就班,寫字認真,並且生怕出錯而反覆檢查的那種考試狀態。我的準備充分,也十分重視每一場考試。在我第一次踏上考場之前,我媽教了我非常好的應試技巧。前面的文章我已經寫過了,這裡再補充兩條:
一、定期看手錶,注意考試時間(我那時有個電子錶)
二、不會做的時候抬頭,看看周圍,別人可能也不會,不要怕,大家都不會等於大家都會
所以我應對每一場考試,都是非常莊重的態度,而且比較從容,不怕失敗,最終結果也都是比較好的。就是最重要的高考,語文感覺考得不好了,我也是沒在怕的,信心不變,繼續完成剩下的考試。
這是一個理想的應試狀態,發揮就很好。輪到那些發揮不好的孩子,我就可以推斷他們可能在哪些方面出了問題,進而提出問題的原因和解決方案。
然而,這並不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而是因為許多家長,常年缺乏一個解決問題的基本流程,即使有,也是很不成系統的。所以當她們遇到不熟悉的問題時,就會變成摸石頭過河,或者就是隨機猜測原因,不能全方位地分析問題。
如同上面的寶媽意見一樣,存在很多的猜測因素,這並非分析和解決問題的上佳之選。
當然,不排除有隨機的因素存在,或者隨著小朋友年齡的增長,問題就會得到解決。但是這樣很危險,因為現實可能不是這樣的。如果錯過了解決問題的時機,那麼等小朋友習以為常了,就積重難返了。
防微杜漸,最是重要。
遇到問題的時候,應該分成幾個流程:
第一,定義問題;
第二,分析問題;
第三,解決問題。
其中最重要的是,定義問題。你應該確保自己找的問題是對的,不能想當然。像成績不拔尖,不能簡單歸結為粗心,或者年齡,考試壓力的因素。這樣的話,就無法觸及問題的實質,提出來的解決方法又毫無用處。
不能定義的時候,就要找反面例子來評價這個因素。比如粗心,是考試粗心,還是幹自己喜歡的事也粗心;年齡,為什麼同齡人就不一樣;考試壓力存在,為什麼同學就沒有壓力?
透過問自己一些例外的問題,就能離問題的真相越來越近。
定義問題,我們可以從要素來進行,比如效果、效率、成本、收入、心態、情緒、過程等等,將這些要素都列入我們定義問題的基本因素。
以上述試卷為例,可以發問:
1.是否對考試不重視?
2.是否沒有檢查複核?
3.是否缺乏解題步驟?
4.是否對概念的理解不清晰?
5.是否計算失誤?
6.是否寫字過慢?
7.是否做題安排不當?
……
從這些基本因素,針對每個問題,我們都可以做出分析,離真相更近一步。
如果這都沒能找到癥結點,就可以考慮額外的因素,比如考場環境的問題。上面一位寶媽說過了,可能是,所以這個隨機因素,就可以變成新的基本因素,進一步豐富解決學習問題的系統。
這樣的話,你解決孩子學習問題的能力,就會越來越高。因為這是可以積累的經驗,會越來越完善,越來越熟練。
假如自己真的找不出問題來,那就可以找別人幫你分析,比如我就是一個比較好的人選。像上述幾位寶媽,就不是,隨機性太強,缺乏系統思維。
只要你能找到正確的問題,那麼解決起來,就非常簡單了。磨刀不誤砍柴工,基本上是一抓一個準。
推薦一本很薄的書《你的燈亮著嗎?》,幫助你定義孩子學習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