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父母能夠共情,是培養孩子善意的最好環境

在家庭教育中,夫妻之間的關係往往會直接反應在孩子的行為表現上,父母的共情同樣也是孩子認識自己的鏡子。

父母的辛苦只有他們自己知道,面對孩子的諸多問題加上工作以及家庭的壓力,很多家長往往會煩躁,焦慮,這都是正常的。

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成為一個優秀且自信的人,一旦落實在實際行動中卻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

關鍵其實就是共情能力有待提升,孩子和家長都沒有錯,只是因為雙方不能互相理解,從而導致溝通出現了問題,進而引發了親子矛盾。

沒有共情能力,就不能有足夠的耐心去包容孩子的錯誤,更不願意傾聽他們的想法,只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去批評孩子的缺點和錯誤。

當孩子說自己不行的時候

當孩子說自己不行的時候,家長先不要從內心升起批評的聲音,更不要試圖去反駁孩子,先要承認當下的真實情況,去聽孩子是如何解釋的,這就是共情的開始。

然後家長可以講一講自己小時候經歷類似情景的時候是怎麼做的,又或者幫助孩子回憶他們受到表揚的時刻,就是在幫助他們樹立信心,讓孩子再試一次。

要讓孩子學會不光是表達積極否定的想法,要從失敗中給自己以鼓勵,在消極狀態中,父母的接納和鼓勵,就是他們重新振作最好的助力。

當孩子哭鬧著說自己很笨不行的時候,有的父母也會跟著心生焦慮,然後跟著孩子一起著急,急著否定他們,忙著否定他們的想法。

這樣的不冷靜,會讓父母失去耐心去看看孩子哭鬧的背後,到底有著什麼樣的想法。

其實這個時候孩子未必需要家長的解決辦法或者否定他們,而是需要被理解和被看到。

精神分析領域有一個分析術語,叫做“投射性認同”意思是透過他人的行為和態度,讓自己回憶起不好的體驗,從而產生焦慮和抗拒,雙方互相讓對方感受到不愉快的情感體驗。

有的時候孩子無法用語言將自己內心難受的感覺表達出來,父母的溝通需要做的就是共情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否定他們。

孩子並不是想讓父母難受

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哭鬧或者不講道理的時候,就會認為他們是故意給自己找麻煩,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其實孩子的很多表現都是為了能夠讓家長去體驗自己內心的痛苦和難受,這是在向家長求救的訊號,他們希望透過自己的行為來讓父母理解自己內心的感受,僅此而已。

當孩子抱怨或者是哭鬧的時候,家長要明白他們並不是故意的,只是因為沒有更好的方式來表達自己而已,家長需要關注的並不是事件本身,而是這件事給孩子帶來了什麼樣的感受。

如果只是盲目的鼓勵“你能行”“加油”其實對於孩子來說也沒有什麼實質性的作用,可以試著從孩子的感受來回應他們,之所以會哭鬧可能是因為之前試了很多次都失敗了,內心有挫敗感。

當孩子知道自己的感受是可以被理解的時候,情緒的困擾就會大大地降低,當我們可以這樣告訴孩子的時候,孩子就會覺得自己覺得難受的,不好的情緒被接納了。

把情緒和現實的問題分開,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

表達共情,鼓勵克服困難

最後一步才是家長透過共情來表達對孩子的理解和接納,如果此刻他們內心已經平靜下來,家長可以鼓勵孩子自己去克服困難,實在不行再出手相救。

過程中要不斷肯定孩子的能力和他曾經付出的努力,這樣才能讓孩子有信心自己去面對問題,不要讓孩子認為自己做不好,家長就不喜歡他們了,而是要給予足夠的鼓勵,讓他們增強信心。透過提問來了解孩子真實的想法和情緒,更重要的是要表達自己的愛和理解,這種共情能夠讓家長與孩子之間做到真實的溝通。

當孩子有困難挫折,或者是各種苦惱情緒的時候,父母要自然而然地讓情緒流動,而不是透過煩躁和焦慮去否認孩子的感受。

要讓孩子從家長的身上學會處理問題的方法,而不是一有問題就用發火或者逃避的方式去面對。

家長看著孩子,就像看著鏡子中的自己,從另一個角度詮釋自我,當家長能夠共情孩子的感受的時候,也是自我情緒處理能力升級的時候。

迴應對方就是在表達善意,在面對問題的時候,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協作而並非競爭,夫妻關係也同樣如此,和諧的家庭往往能夠培養出自信有愛的孩子。

家人之間的關係不應該是你高我低的競爭關係,而是需要互相理解和協作,凡事都要商量著來,在彼此之間能夠感受平和放鬆的時候,除了能讓關係更加親密,更重要的是能讓彼此之間的心態更加平穩,從而有助於提升情緒處理的能力。

不要小看微小的互動和理解,這些都能夠增加彼此的善意,少了這些可能會讓關係朝著更糟糕的方向發展。

多多確認對方的感受,而不是反駁,這就是高階的共情能力。

4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我與女兒“相愛相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