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希望男孩能成為勇敢的人,但他有時候卻會將這種希望理解得過於簡單,認為只要他敢於去做事,無論是什麼事,只要做了就是勇敢的。
這種過於簡單的認知,會讓男孩的勇敢行為變了味道。
我們需要提醒男孩,勇敢並不等於冒險,如果盲目冒險,受傷害最大的只能是自己。
1.幫男孩區分冒險與勇敢冒險,就是不顧危險地進行某種活動。
而勇敢,則是人們有勇氣做成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乍看上去,冒險與勇敢有一定的關聯。而還很小的男孩,很可能就會混淆這兩個概念。
他也許會為了表現自己的勇敢而做出一些危險性極大的活動,而這些活動甚至有可能會威脅到他的生命。
我們可以透過一些例子或者故事書來提醒他什麼才是真正的勇敢,讓他不要盲目冒險。
2.提醒男孩不要逞能很多男孩小時候可能都有類似這樣的“攀比”,比如,比誰爬樹爬得高,比誰翻牆翻得快,比誰敢去捅馬蜂窩,比誰敢去摸大狼狗,等等。
認為誰敢去做一些很危險的事情,誰才是最勇敢的。
大部分男孩好勝心強,而且又好面子,他不會容許別人看扁他,更不好意思說自己“不敢”。
於是,很多男孩為了不切實際的面子,去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也不管這之後會給自己帶來怎樣的後果。
所以,我們要提醒男孩,逞能只不過是匹夫之勇罷了,並不能給他帶來什麼榮耀,謹慎行事才是勇者所為,千萬不能因為一時的“面子”而使自己受到不必要的傷害。
3.讓男孩做事前要有詳盡的考慮男孩往往會因為一時的衝動和冒險事件本事的刺激感去產生冒險行為,但冒險所帶來的後果卻又經常會讓他感到追悔莫及。
所以,當男孩要做一件事時,父母應該及時幫他先冷靜一下頭腦,向他提幾個問題,讓他對所有情況有一個大致的考量。
比如,父母可以問他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做了這件事會給他帶來怎樣的後果,這件事又會給他人帶來怎樣的影響,等等。
這樣可以培養男孩自主考慮的習慣,從根本上避免他出現莽撞行為,使他不會因為盲目冒險而留下遺憾。
4.告訴男孩要從內心勇敢起來在很多男孩的認知中,勇敢就是“敢於做某些事”。
但我們要幫他“拓寬”這個概念,勇敢不僅僅是行為上的敢於做某些事,一個人內心的勇敢要比行為上的勇敢更重要。
比如,男孩敢於在眾人面前發表自己的意見,能夠果斷地在某件事情上作決定,勇敢地承認自己犯下的錯誤並積極地去改正等,這些都是更為可貴的勇敢行為。
家長要讓男孩明白,只有從內心勇敢起來,他才會有更為嚴謹的思考,他的行為也會受到內心的約束。
而且,一個人只有從內心真正勇敢起來,我們才能說他是一個真正的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