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我們經常會聽到孩子給家長說這樣的玩笑話,一家人玩的正開心的時候,兒子突然給媽媽告白,長大以後我要娶你當新娘。

這個時候大多數媽媽都會特別開心誇獎自己的兒子有眼光,有的甚至還會調笑著說那你可要記住了,媽媽等著以後做你的新娘。

可能很多人覺得這就是一句玩笑話,可是在玩笑話的背後卻隱藏著一個戲劇名詞:戀母情結。

1、戀母情結

他第一次出現是在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哈姆雷特》中表現出來的。

主要描述了孩子對母親油然而生的依賴和複雜感情,主要是講述了王子哈姆雷特在為父親復仇的過程中,所爆發出來的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殺父娶母"情結,其實這只是一個孩子對母親過分的依賴和控制慾。

之前看過一個電影裡面有兩個年歲相仿的小男孩他們關係非常好,可是稍微大一點的那個男孩從來不讓弟弟叫他哥哥,反而是讓叫他叔叔。

一直等到大男孩兒長大以後,大家才發現戀母情結對這個孩子的影響,原來在這個孩子小的時候,他的媽媽就離開了他,而他的嫂子順理成章的承擔了這個孩子生命中母親的角色。

長兄如父,長嫂如母,從這個男孩記事起他就非常依賴嫂子,並且在長大以後勇敢地向離婚後的嫂子告白兩個人成功的在一起了,這就是一個很典型的戀母情結的案例。

2、 戀父情結

有一就有二,有戀母情結就有戀父情結,在歐洲文學史上戀父情結又被稱之為厄勒克特拉情結。

我們經常可以在一些新聞中看到類似於花季少女嫁給七旬大爺並且生有一子這種有噱頭的文章,讓人真假難辨,而我們能夠從中獲取到的資訊就是孩子對父親的格外依戀和崇拜。

民國時期非常有名的才女作家張愛玲為什麼會一輩子在與比自己大很多歲的胡蘭成愛情中沉淪,並且套用他的經典語錄:遇見你我變得很低很低,把自己低到塵埃裡去,但我的心裡十分歡喜,並且在那裡開出一朵花來。

讀不懂的人覺得這句話非常浪漫,但是讀得懂的人就會明白一個童年時期缺少父愛的孩子長大以後在面對和自己父親一樣角色的人面前是多麼的自卑和卑微。

這種自卑和卑微就算是世界知名女星奧黛麗赫本也無法倖免,由於童年時期父親的缺席,導致赫本在以後很長的婚姻生活中一直沉浸在和父親一樣的成熟男性的控制和折磨中。

我們在平常的家庭交流中,有的時候為了表達自己和父母之間的親密,可能會說出長大以後找另一半叫找一個和自己爸爸一樣疼愛自己,把自己當女兒寵的人。

這兩種情結的存在有它的必要性,但是也有一定的不穩定性,很容易讓孩子步入歧途。

特殊情結的幾點弊端:

1、 無法辨別未知危險

世界知名女星奧黛麗赫本一生經歷了幾段婚姻,但是從一開始她就在不斷受傷,當她認識第一任丈夫梅爾之後,她瘋狂崇拜這個如父如兄一樣的男人,並且甘心被他所控制,成為斂財工具和生育機器。

梅爾對赫本有極強的控制慾,從生活、心理到事業都給赫本設定了限定,可是一生都在渴望父愛的赫本只把這些當做是丈夫愛她的表現,最後傷身又傷心。

2、 不正常的婚戀觀

童星miki在小的時候認識比自己大12歲的鋼琴老師張木易,兩人一見鍾情,相約等到miki16歲就會嫁給張木易,當時很多人都在抨擊說張木易是個變態,專挑孩子下手。事情真相到底如何我們無從知曉,但是這背後所隱藏的孩子從小就刻在心裡的畸形婚戀觀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真的只是一段浪漫的感情期許嗎?

抱歉我只看到這背後不正常的婚戀觀給孩子造成的影響,尤其是在明星效應越來越廣泛的今天來說,類似於陳小春應採兒,吳奇隆劉詩詩這種女婿只比岳父小兩歲,而他們所帶起的這種畸形婚戀觀會被多少不成熟的青春期孩子效仿。

3、 影響孩子建立正確的感情觀

在一個家庭中父愛或者母愛的缺失是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的很大原因,有的孩子終其一生都在無意識的想要彌補這種感情缺失,所以在很多時候孩子往往無法分辨什麼是孺慕之情,什麼是真摯的愛情。

而在一個家庭中孩子對父親或者母親有一方的過分依戀和親密更有可能導致孩子感情認知困難。

就像文章開頭提到的那樣,之前上大學時住在宿舍,晚上開座談會時有一個舍友說自己的擇偶觀,開口第一句就是我以後一定要找一個和我爸一樣疼我的男朋友。

他必須成熟懂事包容我,無條件寵我,關心我,給我足夠的安全感,要是比我大上幾歲就再好不過了。

面對各種各樣的情結,我們不能否認它的存在必要性。但是在家庭親子關係中,某一種關係一旦過渡,對於正處於成長髮育階段的孩子來說,都會造成很嚴重的不良影響,甚至有些影響是隨著孩子長大而慢慢加深的。

所以我們父母應該是要幫助孩子規避這些影響,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感情觀

1、 和孩子親密保持適當的距離

大概半年以前有一個南韓親子節目上了微博熱搜,開始的主題是一個父親控訴女兒長大以後和自己沒有以前那麼親密了有了隔閡了。

可是當我們看這期節目時就會發現事情根本沒有這麼簡單,兩個女兒基本都成人了,可是父親還要鑽進女兒被我叫女兒起床。

給已經成年的女兒洗澡,和女兒親親抱抱舉高高,過得完全像一對情侶,更可怕的是兩個女兒並沒有覺得父親的這種做法有什麼不妥之處,只是覺得父親太粘人了。

對於這種過分的親密沒有絲毫反抗的意識對孩子來說有多可怕父母都可以想象,所以在日常和孩子的相處中就算再愛孩子,孩子慢慢長大以後,有些該守的底線必須要守住。

男女七歲不同席,古人的這種做法和標準很好的教會了孩子和家長應該懂得避嫌,雖然對於現代社會來說有些刻板,可是孩子大了以後還能和父母同住一屋嗎?還能為了拉近關係就蓋一張被子嗎?

不能,孩子還小不懂事,大人應該幫助孩子,引導孩子正確去看待親人之間的親密,告訴孩子就算是家人或者家裡的其他親戚也應該保持適當的距離,不生疏也不過分親密。

2、 給孩子做好愛的啟蒙

其實關於戀父、戀母之類的感情訴求,家長只要在瀏覽器中搜索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他的意思,而當有一天孩子突然跑過來開心的抱住你告訴你:爸爸我超愛你,我以後長大要嫁給爸爸。

這個時候爸爸或者是媽媽就應該清楚孩子可以開始愛的啟蒙了,教會孩子如何正確健康的去愛與被愛,同時通過過家家遊戲或者簡筆畫等手段讓孩子懂得什麼才是畸形的感情觀,是不被提倡的。

3、 給孩子足夠的愛和陪伴

我們在聊到原生家庭這裡的時候有一句很經典的話:童年不幸的孩子一生都在尋找童年。而同樣的道理用在感情上就是童年缺少愛的孩子一生都在尋找愛或者渴望被愛,就像赫本一樣。

大學早婚的女同學吃從小跟著媽媽生活,父親的印象就是每年過年那個發紅包的陌生親人,雖然很渴望父愛但是從來沒有明確請求過。

圍觀她的微博她在感嘆終於找到了能把自己當女兒寵的那個人,就是比她大了10歲的丈夫,可以滿足她的一切孩子氣,也能在她人生遇到困惑後給她指引方向。

然而這一切原本都應該是父親應當承擔的責任,童年就缺父愛的她長大以後的擇偶觀不知不覺就變成了一個"假想父親"。

但是其實只要能夠在成長道路上給孩子足夠的愛與陪伴,去關心孩子,呵護孩子,熱愛家庭,熱愛另一半,那麼無形中也會給孩子樹立榜樣和標杆。

4、 教會孩子如何去辨別隱藏在這些情節背後的危險

如果只是單純對父母的孺慕之情這並不影響什麼,可是前段時間轟動一時每天掛在微博熱搜的鮑疏明性侵養女的案子炒的火熱,就是在給父母提醒。

我們不知道當事人是什麼想法,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可是為什麼類似於這種童養媳的故事還會發生在今天,並且從一開始的時候孩子還天真的以為他們是在談戀愛。

甚至就今天的社會來說很多孩子小的時候並不知道,是在長大以後看到了很多,聽到了很多才發現原來當初和藹的父親或者叔叔對自己做的事是那麼的禽獸不如。

在孩子還小思想還不成熟的時候就被這種不正常的感情觀洗腦,孩子不懂得如何去規避危險,不懂得如何去保護自己,這是家長的失職。

在《爸爸去哪兒》中有一集是嗯哼親了小泡芙一口,當時杜江告訴兒子:嗯哼你要尊重別人尤其是女孩子,不能隨便亂親的,要徵求別人的同意才可以。

而小泡芙的爸爸也馬上告訴女兒:泡芙以後要記住,嘴巴不能隨便被人亂親,如果要感謝別人只能親臉不能親嘴巴,如果有人說我想親你,你就要勇敢的告訴他,必須徵求我爸爸的同意才能親我,爸爸不同意就不能給人親。

教會孩子如何去保護自己,樹立正確的感情觀,不要因為童年的不完整而影響到了美好的未來,這是我們身為家長的職責。

如果再有下次,孩子跑過來對你說"爸爸,長大以後我要嫁給你"。

我希望爸爸可以告訴孩子"寶貝爸爸已經有了媽媽,不能再娶你了了,等寶貝你長大以後會有一個和你年齡相當的帥氣小夥子來娶你做妻子,所以寶貝耐心等待就好。"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為什麼99%的父母對孩子哭鬧束手無措,只因沒做對這兩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