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與既有的父母相處

孩子們有與生俱來的依戀傾向——他們沒有選擇。無論他們的父母或養育者是充滿關愛的,還是疏離的、遲鈍的、拒絕的,甚至是虐待的,孩子們為了滿足基本需要,他們都會發展出對應的依戀方式。

兩位美國科學家,瑪麗·安斯沃斯(Mary Ainsworth)和瑪麗·梅因(Mary Main)以及她們的同事多年來數千小時的母嬰行為觀察,我們現在可以依靠評估和辨認依戀風格。

安斯沃斯基於此前的觀察創造了一個實驗程式,叫作“陌生情景”(strange situation),用來觀察母嬰短暫分離時嬰兒的反應。正如鮑爾比之前觀察到的一樣,安全依戀的嬰兒在母親離開時會感到痛苦,但他們在母親回來時表現出愉快,而且在短暫地確認母親的存在之後,他們可以平靜下來繼續玩耍。

但不安全依戀的嬰兒表現出更復雜的反應。那些擁有反應遲鈍,或拒絕接納的養育者的嬰兒,會發展為以下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式以應對焦慮。研究者們發現,他們中的一些看起來長期沮喪,或對母親苛求;另一些表現出退縮和被動。擁有這兩種與母親關係的嬰兒都難以平靜下來——當母親回來後,他們沒有辦法像安全依戀的嬰兒一樣繼續玩耍。

其中一種模式叫作“迴避依戀”,嬰兒表現得好像無所謂一樣——他們在母親離開時不會哭鬧,但當母親回來時他們也忽略她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母親離開對他們毫無影響。事實上,他們的心率長期較高,表明他們長期處於過度喚起(hyperarousal)中。我和我的同事把這個模式叫作“解決但不感覺”。迴避依戀的嬰兒的母親看起來好像不喜歡與他們孩子接觸。她們不太會抱緊嬰兒,她們也不能用面部表情和聲音來與孩子進行愉悅的節奏交流。

另一種模式,叫作“焦慮”或“矛盾”依戀,嬰兒持續透過哭泣、大叫、糾纏或尖叫來獲得注意:他們是“在感覺而不解決”。

看起來,他們好像發現,除非他們把事情弄大,否則沒人關注他們。當他們不知道他們的母親在哪裡時,他們變得極度苦惱,母親歸來也不能緩解分毫。甚至,他們不再享受母親的陪伴,他們變得被動或生氣地注視著母親,甚至不參與那些其他小孩都非常喜歡的遊戲。

依戀的研究者認為,這三種“有條理”的依戀策略(安全、迴避、焦慮)都是有效的,因為這些策略能讓他們的養育者提供儘量多的關愛

如果嬰兒能夠獲得穩定的照顧——即使這種照顧充滿著情感疏離或遲鈍——他們都能夠適應自我,以維持與養育者的關係。這並非毫無問題:依戀風格會持續到成年期間。焦慮的兒童會變成焦慮的成年人,迴避的兒童會成為迴避的成年人,不能感覺到自我和他人感受(正如這句話所說的:“打小孩沒什麼錯的。我小時候被打,才有我今天的成就”)。

在學校,迴避的兒童很有可能欺負其他小孩,而焦慮的兒童通常是受害者。然而,發展過程並不是線性的,很多生活體驗會影響、甚至改變這些後果。

但有另一組的依戀方式並不那麼,而這一組是我們在兒童醫院以及之後在精神科遇見的成年人之中的大多數。20年前,瑪麗·梅因和她在伯克利大學的同事就發現了一組孩子(大約佔他們研究物件的15%),似乎無論如何都無法與他們的養育者打交道。最後,他們發現這一問題的關鍵是:養育者成了兒童痛苦和恐怖的來源

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們無從依靠,而且他們面臨著一個無法解決的困境:他們的母親既提供他們生存的需要,又是他們恐懼的源頭。他們“既不能靠近(安全和矛盾依戀所採取的‘策略’),轉移他們的注意力(迴避依戀的‘策略’),也不能逃走”。

如果你在幼兒園或依戀實驗室觀察到這些孩子,你會看見他們瞟見父母走進房間之後會立刻轉頭。無法靠近又無法迴避他們的父母,這些小孩的手或膝蓋會抖動起來,好像進入了催眠狀態,又好像只要一朝他們的父母招手或者站起來與他們的父母問候之後就會立刻倒下。

不知道誰是安全的、不知道他們屬於誰,他們可能會對陌生人表現出強烈的關愛或者無法信任任何人。梅因把這種依戀風格叫作“混亂依戀”(disorganized attachment)。混亂依戀是一種“無法解決的恐怖”(fright without solution)。

6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以下這4種父母,很容易把孩子養成“仇人”,希望你不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