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Jason Leung on Unsplash
關鍵詞:情緒 Emotion
Q:孩子現在4歲8個月,大概從2歲左右開始追求完美,比如,餅乾開啟有壞角就情緒崩潰,大哭大鬧。
我一般是會抱起她、安撫她,但後面還是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
孩子很喜歡畫畫,到4歲左右,有時畫錯了,也是情緒失控、大哭大鬧。和小朋友玩時,別的小朋友不小心弄壞她的東西,她也哭得不行。
我一直在幫她,認可她的情緒,教她深呼吸、讓自己放鬆,發生事情告訴媽媽,可我的孩子遇到問題第一時間就是哭鬧,問她發生什麼事,她也是大哭,之後才會告訴你發生的事。
我還給她報了線上英語課程,她聽課很認真,也很喜歡上課,但是,一做練習她就退縮了,怕出錯。因為電腦上做題有時間限制,她怕時間趕不上,就是不敢做。
在幼兒園也有這樣的情況,她怕輸,就不願意參加遊戲和各種比賽,才4歲就把輸贏看得特別重要。作為媽媽,我就希望她能開開心心、快快樂樂,享受參與活動的過程和快樂。
孩子其他各方面都很好,就是情緒控制不住。我要怎麼做才能幫到她呢?
簡簡周 跟你有同樣困擾的媽媽不在少數。從你的描述來看,你最大的困擾在於孩子的情緒。看到事物有缺憾、或是自己做不好、做錯了,孩子就容易失控大哭。你很擔心孩子會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緒。
但其實,這才是孩子該有的樣子。根據腦科學的研究,大腦中負責情緒管理和理性思考的前額葉皮層,要到25歲左右才能發育成熟。
因此,期待一個4歲多的孩子擁有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有點不切實際,不符合孩子發展的科學規律。
同樣地,很多父母也常常會要求孩子,遇到事情別總是哭,有事說事,但這個期待對孩子來說也很難達到。
著名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研究發現,10歲以內的兒童,都很難清晰地用語言來表述,困擾自己的到底是什麼。
孩子天生就具備豐富的感受力,但受限於語言能力和大腦抽象思維的發展水平,他們沒有辦法用語言來表達自己內心的複雜感受。
很多時候,孩子更傾向於通過具體的影象、符號或是動作來進行思考和表達,比如,在遊戲中玩出來,而不是說出來。
而哭是人類本能的自我療愈機制,當孩子的感受特別強烈,或是有挫敗感、無力感的時候,就很容易用哭來宣洩和表達情緒。這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
情緒沒有錯,我們之所以害怕情緒,是擔心情緒的爆發會帶來行為的失控,或是情緒背後的行為,比如,你提到的孩子怕犯錯、怕做不好,於是乾脆選擇不去做。
針對你的困擾,我們先把情緒和行為分開來看。
對於情緒的部分,理解孩子的情緒並允許表達是很重要的。只有情緒通路是暢通的,孩子的情緒能力才會得到良好的發展。
換位設想一下,殘缺的事物讓孩子感覺很難過,畫得不好讓孩子覺得挫敗,參加遊戲或是比賽輸了會很失望、很沮喪……這些反應都很正常啊,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感受只有真實與否,沒有對錯之分。
那對於行為來說,當孩子出現一些退縮、不敢嘗試的表現時,也意味著她需要得到成年人的幫助。具體怎麼幫呢?
首先,在理解孩子情緒的基礎上,給予孩子共情。比如,把你感受到的孩子當時可能存在的情緒直接表達出來,“我知道你有點擔心……”“你害怕自己做不好”。
正是因為孩子很難說出自己的感受,所以,你的共情可以讓孩子深深地感受到被理解,這對孩子的情緒來說,也是很大的安撫。
其次,看到孩子逃避、退縮背後的心理需求——她其實很渴望被看到、被肯定。你可以帶著發現的眼光,看到孩子真正有做得好的地方,並且用語言敘述出來。這就是對孩子最好的看見和肯定。
需要區分的是,這種肯定不是表揚,也不是誇讚,就是帶著欣賞的語氣,客觀地把孩子做到的行為敘述出來就足夠了。
第三,儘量多地跟孩子游戲,並在遊戲中向她示弱。這對內在緊張的孩子來說,有很好的情緒釋放作用,同時,孩子也能從遊戲的勝利中,獲得內在的力量感。
很多父母會擔心,如果在遊戲中讓著孩子,那不就是給孩子創造一個虛假的成功嗎?在現實生活中,誰會一直這麼讓著孩子呢?
但事實不是這樣的,遊戲對於孩子的意義,就是她與現實世界的緩衝器。再小的孩子,也有能力分清遊戲和現實,但她仍然需要在遊戲中去經歷和體驗。
雖然只是遊戲,但孩子在遊戲中的感受以及她所體驗到的力量感都是真的,這些都能幫助她更有勇氣去面對現實生活的挑戰。
最後,當孩子遇事退縮時,一定不要強逼她,可以隨時按下暫停鍵,但永遠不要輕易放棄。有的時候,孩子不是沒有能力做到,她只是顧慮太多,患得患失,或是當時當刻,被緊張的情緒給徹底淹沒了,沒有辦法去展現自己的能力。
也有的時候,孩子的確欠缺一些獲得成功的能力和經驗,陪著她,哪怕一次進步一點點,對於孩子來說,也是很好的能力鍛鍊和經驗積累。
當然,中間慢慢推著孩子往前走的這個力度,需要你來掌握。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過程,有其自然的規律,時候未到,就急不得。
先看見自己的焦慮,嘗試讓自己放鬆下來,然後,再慢慢地陪著孩子,一起去迎接成長中的挑戰。
希望這些內容,能給你一個新的視角,對你的養育有所幫助。
- 今日坐診 -
簡簡周
遊戲育兒講師、兒童遊戲治療師、親子關係顧問
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