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在崇建老師《對話的力量》第三集的視訊中,崇建老師回答了三位學員的提問:

自己經常不開心,不會引導孩子的情緒表達;

如何與青春期、打岔的孩子對話;

如何處理孩子的憤怒

在和這三位學員的互動中,崇建老師細緻的羅列了對話的脈絡:

當孩子......的時候,你的感受是什麼?

你是如何照顧自己的感受的?

你是如何迴應孩子的?

寫出來比較簡單哈,做起來,很難。

覺察自己的感受就會很容易被忽略,尤其是衝突一觸即發的時刻。

我們的冰山,是小時候生活的環境形成的,我們會從過往的經歷中形成自己的想法,觀點,信念形成自己的內在冰山,自己對自己的看法。

所以,當我們遇到事情的時候,就會不自覺反映,用我們慣用的姿態去應對。而孩子現在狀態的形成也是因為我們的慣用應對姿態。

我們能覺察到多少自己的感受呢?

又是如何去照顧自己的感受呢?

這是需要內在成長的很重要的部分。可以自己探索,可以上薩提亞的成長課(例如:張天安:薩提亞家庭共好系統深度成長課程),可以找心理諮詢師,一點一點整理自己的內在。

因為,只有我們內在和諧了,可以自我接納和愛自己,我們的力量才可以出來。

這是一個歷程。

它也違法了我們現有的認知慣性。

如果,你覺得我寫的看著都難,那請聽聽崇建老師送給我們的期待(雖然在現場是送給家庭教育工作者的,但我覺得我們爸媽也是):

請你給自己一個巨大的接納和愛,因為只有你不後退,這個孩子才可以漸漸漸漸走過來,正是因為你的堅持,所以,請對自己產生尊敬和欣賞。偶爾我們也會沮喪,你就容許沮喪,但是愛它一點。這是我對家庭教育工作者最深的期待。

因為沒有我們的後退,孩子才可以漸漸走過來!

專注致力於心理健康服務與幸福家庭教育的專業機構,是西北唯一國際官方認證的薩提亞教育與應用機構。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父母和孩子是朋友還是“管理者”?把握尺度,設限的人生同樣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