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孩子做對了事情,一定要給他獎勵;孩子做錯了的事情,絕對不能輕易放過。

我們常說,家庭是孩子的一個教育環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什麼樣的家庭,什麼樣的父母,就會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因為一切基礎都在這裡奠定。

當然,作為父母,誰都想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卻經常由於不注重方式方式而事與願違。

每一個問題孩子背後,都有一對不那麼靠譜的父母。

今天我們分享父母在教育孩子中的6個“不要”,助力你盡好父母的責任,為孩子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礎。

1.不要遇事就說教

一個家庭如果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孩子就不知道要聽誰的,就會很痛苦。所以對孩子的教育,父母首先要有一致的看法。

而且聰明的父母知道,教孩子最好的方式不是直接說教,說教孩子根本聽不進去。

最好將一些問題、講一些道理透過聊天的方式告訴孩子,孩子在旁邊聽了就會吸取經驗,這就是“兒童本位教育”。

比如在吃飯的時候,爸爸說,我以後要少吃一點,因為吃多了消化不良。媽媽說,對呀,我現在煮菜也不敢放太多鹽,因為太鹹對身體不好。

爸媽這話當然是說給孩子聽的,而且他也聽得懂。這種方法事半功倍。

2.不要獎罰不明

孩子做對了事情,一定要給他獎勵;孩子做錯了的事情,絕對不能輕易放過。這是不能改變的教育原則。

有些父母,孩子做錯了事情說不定還給他獎勵,孩子做對的時候,卻給他難看,把因果關係整個扭曲,孩子就無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同時父母也要注意一點,孩子做得好,不要公開獎勵,怎樣做呢?

父親透過母親,母親透過父親跟他講出來。

比如媽媽跟孩子說:“你這次考的比上次好,爸爸很開心,不要看爸爸表面上無所謂,實際上他很關心你。”

孩子就感受到了,但是爸爸沒有講話。彼此交換去講,孩子很容易聽進心裡去,這種方法可以一直用到孩子長大。

3.不要動輒打罵

父母責罵小孩只能有一個目的,讓他知道錯在哪裡,再引導他把不好的習慣改掉。

而且一定要慎重自己的言語,不可以生氣了就口不擇言。

有些父母一旦對孩子的表現不滿意,就罵孩子“你怎麼這麼笨,這點小事情都做不好”之類的話。

甚至有些父母一旦聽說孩子做錯了事情,動輒亂加打罵,這都是非常糟糕的行為,還會養成孩子自卑、膽小怕事的不良心理。

作為父母,難道你就沒有責任嗎?你應該幫他改正,讓他知道錯在哪裡,下次不再做錯就好了。

所以,父母要客觀冷靜,很明確地把事情搞清楚之後,再做處理,這樣才不會傷害親子感情,才能幫助子女不斷進步。

4.不要喜怒無常

做父母的要明白,子女不是你的出氣桶,也不是你的開心果。

你不能高興了就捧他,不高興了就給他難看。

父母作為過來人,任何事儘量都要溫和而堅定,切忌喜怒無常。

如果喜怒無常,對孩子的態度完全是為了自己的情緒發洩,那就太不應該了。

如果你真的生氣,最好的辦法是暫時出去一下,呼吸一下外面新鮮的空氣,回來就沒事了。

當然,孩子有時候也有情緒,需要發洩,他想哭,讓他哭就好了,不能禁止他哭。發洩了也就沒事了,否則越是壓抑他,結果越是適得其反。

5.不要口無遮攔

很多父母經常出於逗孩子的目的,跟他開玩笑,把他當做玩偶,經常口無遮攔,什麼話都說,後果是很糟糕的。

“像你這麼沒有出息”,就是開玩笑的話,孩子會當真的。

他分不清楚什麼是開玩笑,受到你的暗示,就會接受,真的當真了。

“我看你將來當工人算了”,他就會接受你的暗示,然後真的去做工人了。

這並不是說工人不好,只是說你沒有權利去擺佈他的命運。

甚至有些父母給孩子化妝,讓他穿得奇形怪狀,逗別人笑,都是很不對的。

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人都是有自尊的,不容許別人隨便侵犯,孩子也是一樣。

6.不要把孩子當做圓夢的材料

有些父母,自己的夢想實現不了,就完全寄託在孩子身上,把他當成做夢的材料。

“媽媽這輩子很可惜沒當成畫家,你要好好給我學畫”,這不是強人所難嗎?除非他有興趣和天賦,否則越勉強,他就越苦惱。

父母可以做父母的夢,但千萬不要把自己沒完成的事情寄託在孩子身上。

因為他是他,你是你,你可以自主,他也要自主。記住,子女是父母所生,不是父母所有。

父母對子女沒有所有權,也沒有支配權。孩子不是你口袋裡的錢財,想買什麼就買什麼。

子女有自己的興趣、自己的願望、自己的夢想,他的夢不一定是你的夢,不要勉強,否則徒勞無功。

身教的效果遠遠大於言教。孩子從小就看著父母,他會模仿父母,會把父母當榜樣,父母再怎麼教都沒用。

因此,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言傳身教,做好子女的榜樣。

再加上一家人有共同的看法,有共同的步調,家和萬事成,這才是最正當的家庭教育,也才能成就最美滿的親子關係。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父母在這3個方面“越摳門”,孩子將來越沒出息,家長別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