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早上送安寶寶去幼兒園,剛出小區門口,就看見放置垃圾的推車旁邊有三隻老鼠,安媽嚇得趕緊大叫,這下可好,驚動了安寶寶。於是激發了她的好奇心,“媽媽,你為什麼那麼害怕老鼠呀?”“因為媽媽小時候被人故意用老鼠嚇過,現在留下心理陰影了啊!”“媽媽,你真可憐,我才不怕老鼠呢?”“嗯,安安真勇敢!”

我相信很多朋友都會害怕某樣東西,或許是個小動物,比如說蟑螂;或許是某件事,比如說受過重傷;或許是某個人,比如說曾經被欺負過的人,等等等等。諸如此類,其實根源還是出在當時,有些人並不是害怕那件物品或者人,而是周邊人的反應。心理學有過很出名的專家就用一個孩子做實驗,當然這是很不講倫理道德的。當時用的就是毛茸茸的小白鼠做實驗,剛開始,孩子是根本不怕的,可是後來反覆訓練,受到驚嚇之後,孩子連毛茸茸的玩具都害怕,比如聖誕老人,或者其他皮毛玩具。當然這種現象,雖然被禁止了,但是站在倫理道德的角度來說,是明令禁止的,也是非常不人性化的。聽說因為孩子的媽媽當時養不活孩子,才答應去做實驗的,就是為了賺取那一筆費用來養家餬口。最後的最後,相信大家都能猜到,孩子在恐懼中度過了他的一生。

我經常在想,如果科學實驗不直接用人而是用到其他人做的道具,會不會更理想呢?貓貓狗狗雖然有生命,但是至少不會對親人造成傷害吧。就像前面所說的參加實驗的那個孩子,無辜地成為了犧牲品。可能他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媽媽要把他賣給別人做實驗,當小白鼠。究其根本,是因為家裡窮。

我不知道安媽到底經歷過什麼,為什麼會那麼害怕老鼠。我猜測可能因為她小時候,被人故意把老鼠放在她面前,然後再故意很大聲地叫喚。

就好像我被一輛貨拉拉撞過一樣,現在看到那種規模比較大的貨車就會遠而避之。雖然當然只是蹭破了皮,但心裡還是有點後怕,所以萬事還是多加註意為好!

以前看到一本書上,寫到一個媽媽為了給孩子樹立榜樣。當孩子碰到自己最害怕的毛毛蟲時,假裝什麼事都沒有發生,儘管當時已經起了全身雞皮疙瘩,但還是佯裝鎮定。我反而不太贊成這個觀點呢,孩子難道不會注意到媽媽的神態變化嗎?如果孩子真的心疼媽媽,遇到媽媽害怕的東西,是不是也不會去糾結這些細枝末葉呢?

每個孩子都是上天派來的天使,每個媽媽都有義務保護好自己的寶寶,但是在自身都有恐懼情緒的時候,爸爸是不是應該站出來行使這個義務呢?畢竟培養和照顧孩子並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情!

但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在以後的生活中坦然面對過往的恐懼,一步一步去淡化那些傷痛,從此生命只有陽光和快樂!

2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從“李湘”事件看孩子早期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的養成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