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們全家人都很欣慰——11個月,我們已經可以用中英雙語來讓小佐小佑指認家人、家裡的東西和身體部位之類的了。
更重要的是,她倆現在學習興趣挺濃厚,教點什麼很快就能學會,更是讓我們極有成就感。
在一歲之際,這意味著很多。我們尊重了客觀規律,並且付出了大量時間精力,最重要的是,它證明了我們的教育方法是奏效的。
仔細回首這一年來的“陪學”經歷,我把它歸結為基於“讀懂人性”的有效拓(雞)展(娃)。
今天的文章是【一歲之際回頭看】系列的第三篇,戳連結可看前兩篇:
一歲之際回頭看:關於寶寶的睡眠,你得避開這些坑
一歲之際回頭看:身為忙碌的奶爸,我是這樣陪娃玩兒的……
人類的認知基於多感官的集合
大家可能感同身受,中學時從收音機聽過幾遍的歌的歌詞,我們都能記得清清楚楚。可為什麼背課文的時候,就吃力了很多呢?
這是因為,我們是在透過記住音樂旋律的同時記的歌詞——音樂中的起承轉合調動了更多的感官參與、去加深記憶。
學習也是這樣。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親身體驗——越能豐富、立體地調動人的多感官參與,記憶越深刻。
這就是著名的
Orton-Gillingham Approach
例如:讓佐佑認識鐘錶——我們會抱著他們在家裡走動,在鐘錶面前停下,指給他們看,然後說給寶寶聽這是鐘錶(This is the clock),然後讓他們用手摸一摸觸感,之後再找機會問他們,表在哪裡呀(Where is the clock),如果寶寶沒有反應,就再指給他們看……如此反覆,充分調動寶寶的多重感官去記憶事物。
這是倆寶學習apple這個詞的過程
最近我們經常問她倆蘋果在哪
倆人還給我們指客廳裝蘋果的箱子
除此之外,向寶寶們求助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在“沉默期”的時候,寶寶很難一蹴而就地說出單詞來,所以也用不太著急。例如我們經常不是問佐佑“這個東西叫什麼”,而是“你能給爸爸指指聖誕老人在哪嗎”——透過這樣的發問形式,可以有效降低難度,激起寶寶們的表達慾望。
人類的本質是復讀機
這句話大家並不陌生。
記憶的深淺不僅與刺激的強度(上一段的多感官刺激)有關,更與重複的次數高度相關。不斷地重複,不停地repeat,是形成長期記憶的最好方法。
我家平時除了我和佐佑媽,還有四個老人+阿姨,總共7個人——一天一人問一遍(有時不止一遍)的話,這就是7遍。在這種強度的重複下,記憶肯定會被反覆地加深。
MIT研究證實,在嬰兒時期父母經常與之交流的孩子
語言和表達能力都會發育得更好
所以小月齡寶寶的認知教育需要家裡“話癆”越多越好
但真實生活中,不是什麼時候唸叨都合適的,時機也是有講究的——我們要避開寶寶困了、餓了、累了的時候,選在他們狀態上佳、不太煩躁的時候發問,這樣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除此之外,寶寶自己在專注玩兒的時候,我們最好不要去打擾他們,破壞他們的專注力。因此,再加上寶寶的吃喝拉撒睡所佔用的時間,真正的有效“學知識”的機會並沒有那麼多,需要我們每天認真觀察,好好把握,可勁兒唸叨
對於中英文雙語的啟蒙,我家奉行“不翻譯”原則。舉個例子——認“舌頭(tongue)”,我們在教他們“舌頭”這個詞的時候會只用中文,而在所有關於“tongue”的對話中,我們會保證只用英語。
這樣就避免一個問題——“用中文去學習英語”,這也是我們這代人很多人學習英語的時候,走過的一條彎路。
在美國,很多家庭都有天生的多語言環境。事實證明,孩子是可以同時掌握兩種及以上語言的(儘管孩子在雙語掌握中很可能不是均衡的,會有更強勢的語言),而且越早開始,孩子能更加適應第二語言的存在,建立外語的認知和思考。所以美國兒科學會(AAP)的觀點,也是推薦儘早地直接進行雙語教學。
“教”寶寶時的說話方式也有講究,它和我們平時逗寶寶時的語氣和用詞略有不同——口令應該簡單、發音清晰,語氣溫和,這樣才能確保給寶寶的資訊準確、直接。
雖說人類的本質是復讀機,但復讀機也要按說明書,用正確方法使用嘛。
“支援”是親子最好的相處方式
當我給朋友們看開篇影片的時候,有很多人都說:
確實,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子,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在我家,我們都會為彼此的成長喝彩。這是非常好的氣氛,我們也相信這些正面的情緒和反應會影響到寶寶,向他們傳遞積極的訊號。
但誇獎小孩子的方式,和大人之間的相互鼓勵還不完全相同。
例如:平時我們誇孩子,會有兩個方向:
一個是誇孩子“聰明”
另一個是鼓勵孩子嘗試的行為,例如“真棒”
而後者,是我們更加推崇的鼓勵方式。
因為小孩子跟我們不一樣,他們聽不出“言外之意”,不知道一些時候我們所說的“真聰明”,其實也是“加油”、“支援”的意思,所以需要我們更加講究一點方法、更加註意。
任何成功,都是建立在無數次嘗試、無數次失敗、無數次量變直到質變的基礎上的。即使是真正聰明的天才,要想成功也要經歷迷茫和痛苦,遠甚於普通人。
因此,我們誇獎孩子,除了表示對於孩子完成“任務”的讚賞,表揚完成時的那一次成功,更重要的是要傳達一種支援。它的潛臺詞是:無論你是否能做到,我都願意在身後一生支援著你。
在我看來,這也是親子關係最好的樣子——親子關係從來不是“教”會什麼,而是源源不斷地(相互)支援著,去探索世界。
當孩子對新的認知是迷茫的
這時我們的鼓勵和支援更加重要
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更加勇敢地去嘗試,而不是長大後為了守住“真聰明”的標籤,一味去選擇低難度、低風險的事情,畏葸不前。
也只有相互支援,我們才能和孩子一起,在學習和生活的無盡旅程中,勇於突破舒適圈,去擁抱新的東西。
總結一下
1、調動寶寶多重感官立體地去感知事物,加強記憶的深度;
2、把握時機科學地進行重複,強化記憶的次數;
3、支援孩子探索新事物,無論成功與失敗,做他們的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