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許多科學家能夠取得成就,都是與人合作的結果;很多成功人士能夠取得成功,也是與人合作的結果。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是最重要的關係,學會關心他人,不僅是助人為樂品德的具體體現,也是與人合作的重要素質能夠形成的前提條件。
當今社會,講的都是協作,一個不會與他人溝通協作的人,是無法在社會上立足的,更別談有什麼成就,而這一能力,要從小開始培養。
父母對孩子從小就施以關心他人的教育,能夠培養孩子與人為善的品德,是孩子學會做人的基本條件之一。在幼兒時期,是性格習慣形成的最重要時期,家長定要重視。
關心他人是構成當今世界高素質人才非常重要的品質要素,培養幼兒從小關心他人,對促進幼兒今後具有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人的生活都是由與他人的相互交往構成的,關心他人,就是要求人們善於理解他人的處境、他人的情感和需要,隨時準備從道義上去支援別人,從行動上去關心、幫助別人。
當前社會的情況是,有一部分孩子在智慧、體能發展方面比較佔優勢;但是在個性品德方面很是弱勢。這是由於有一部分他們處於“四二一”的特殊家庭地位,沒有兄弟姐妹一起生活,這就失去了許多和別人分享食物、玩具、爭論、吃虧、讓步或合作互助的實踐機會。加之長輩不鼓勵、不引導孩子與其他夥伴交往,不要求他們關心別人,導致他們“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念非常嚴重:只知自己需要接受愛撫和關心,不知他人也有被愛撫和關心的需要。所以,當他們一旦進入集體生活,就會在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方面遇到較大的困難,缺少“關心他人”的責任心和義務感。
有一部分二胎家庭,不重視孩子品德習慣的養成,導致不會關心他人,不會團結協作。
教育孩子從小學會關心他人,這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一個人如果沒有同情心,沒有責任感,就不能積極團結他人、精誠合作,不會關心他人,對於自己的學習、生活和將來的工作,以至個人事業發展都是有害無益的。世界上許多科學家能夠取得成就,都是與人合作的結果。學會關心他人,不僅是助人為樂品德的具體體現,也是與人合作的重要素質能夠形成的前提條件。父母對孩子從小就施以關心他人的教育,能夠培養孩子與人為善的品德,是孩子學會做人的基本條件之一。
許多心理學家和教育家認為,最容易使孩子養成習慣的最初年齡是5歲左右。此時,幼兒的個性基礎已形成,幼兒時期的教育對其一生都將起到重要作用。但他們的成長和發展是持續的、不間斷的,也不是說,家庭教育也不能停止。孩子的品格成長隨時需要家庭教育的引導。
對孩子進行關心他人的教育,在中國現階段的家庭中,應該是一項有針對性的教育,原因是獨生子女還是佔有相當一部分。曾經有專家對六省市1600名3-6歲幼兒的調查顯示,得分最高的是“守紀律”,得分最低的是“關心他人”。
專家分析簾,這個結果表明,“守紀律”是因為在幼兒園有所要求,並可以透過外力的影響達到目標。而關心他人,則要透過孩子自身來體現。很多家庭在對幼兒“關心他人”的教育方面仍處於無意識狀態,很少有父母有意識地教育孩子關心他人。可以說,從目的性這一點來看,家長是被動的,因此,容易使孩子養成自私自利的心理。而這種心理及其表現,對於孩子未來走向社會是不利的。由此看來,家長應該教育孩子並幫助他們擺脫“自我中心主義”的束縛,學會關心自己,更要學會關心他人,培養孩子助人為樂、團結互助的優良品質。
一、 家長應充分發揮榜樣作用
家長是孩子接觸最早、最多的親人,發揮榜樣的作用教育孩子學會關心他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家長在生活中不僅要對孩子進行關心他人的教育,同時也要做好孩子的榜樣,要讓孩子們相互學習、相互促進。
充滿溫情的家庭氛圍,對培養孩子的愛心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父母間經常爭吵、謾罵甚至打架,孩子就會時常處在恐懼、憂鬱、仇視的心理狀態,又怎能學會關心他人呢?所以家庭成員之間要互相關心,特別是夫妻之間要恩愛、相互體貼。
二、 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關心他人的品質
在平時生活中,家長應引導幼兒對家人、同伴、客人表現出熱情,對陌生的求助者更要熱情。家長應經常與孩子談談日常生活、幼兒園、家鄉,乃至國家和世界上的重大事件,尤其應鼓勵孩子關心自己周圍發生的重要情況,對環境變化保持敏感。家長還要鼓勵孩子參與社會實踐活動。要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對孩子的事,孩子自己能做的應讓他們自己做,並且要多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學校乃至社會組織的各項活動。
三、 利用文藝作品及時對孩子進行引導
家長應利用幼兒文學作品,針對孩子的心理特點和愛好,講一些關心他人的故事。如用“孔融讓梨”的故事,啟發、教育孩子從小尊敬老人、關心小朋友,讓幼兒初步懂得關心他人是一種美德;讓幼兒知道關心父母、老師、小朋友、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乃至關心社會,是一種大家稱讚的好品質,從而激發他們對“關心他人”這種美德的心理需求。
四、 及時肯定,幫助孩子建立初步的道德意識
幼兒的認知能力比較低,他們需要家長給予認識上的指導和肯定。家長應該細心觀察幼兒的行為,當孩子有幫助小朋友的良好行為時,應注意及時對他們的行為進行肯定和鼓勵。這樣,可使幼兒初步和鼓勵不僅可以使孩子的良好行為得以強化,而且可以使孩子體驗到關心與助人的樂趣。經過長期、有意識的薰陶,必然能使幼兒建立初步的道德意識和道德情感。
培養幼兒關心他人的品格,並非一朝一夕就可以達到目的,而是需要透過幼兒園、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努力和相互配合,使幼兒產生持久而穩固的關心他人的行為。這對幼兒的一生將有非常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