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一位兩三歲的小孩,發脾氣打人、咬人,讓大人吃不消,更別提9歲的孩子發起脾氣來,也是如此。醫學博士施琪嘉,就曾治療過這樣的案例。9歲的孩子,很是鬧騰,施琪嘉見到他,當抓住他的時候,孩子對施琪嘉又是咬,又是吐口水,施琪嘉除了溫柔地抱著他,其他什麼都沒做。孩子發現大人除了抱著他,其他沒什麼對抗性的感受,並且聽到大人在談論自己,就漸漸安靜下來,半小時後開始和施琪嘉正常的語言交流。

對這位9歲孩子,父母平時很是煩惱,孩子太容易情緒化。在沈祖雲的全球教育報告中,分享未來會有很多的職業消失,也會有更多的新興職業出現。新職業需要的人,更多的是具備掌控情緒的人。情緒穩定,是未來必備的一項技能。

有人天生就可以和自己的情緒相處得很好,而有人需要後天修煉,大人尚且如此,更別提小孩。當孩子情緒化的時候,父母的角色,更像是工地上的腳手架,幫助孩子理解情緒,與情緒和解。

丹尼爾·西格爾與蒂娜·佩恩·布賴森合著的《如何讓孩子自覺又主動》中,提到培養孩子的開放式大腦,關鍵的一點,是讓孩子學會接納自己的情緒。而情緒有三色區,大人儘量讓孩子回到平和的綠色區。就像上面提到的9歲男孩,施琪嘉擁抱的做法,就是讓孩子回到綠色區。

9歲男孩的案例,是施琪嘉在《療愈你的內在小孩》中分享的經歷,在《療愈你的內在小孩》中,有如何和情緒化孩子相處的技巧。施琪嘉是醫學博士,也是註冊心理督導師,《療愈你的內在小孩》從內在小孩講起,療愈自己,這是看見自己、看見孩子、看見愛的過程。

為什麼會情緒化?

《療愈你的內在小孩》中,施琪嘉分析,一個情緒化的孩子,是因為情感上更多的是簡單情感。什麼是簡單情緒?

簡單情感就是喜、怒和恐懼,這些動物性的原始情感。

只有簡單情感的孩子,不太能理解人際關係中的變化,長大後,並不太懂對方口中的幽默感。也許別人只是開玩笑,他卻當了真,這會影響到一個人的人際關係。

日本心理學家河合隼雄分享過這樣一個例子,一個重點大學畢業的高材生,進入公司後,卻不能勝任職位。河合隼雄瞭解之後,發現那位高材生,雖然具備足夠的經濟學知識,但是對於公司中的人際關係,卻完全不知道如何處理,甚至連怎麼和別人打招呼都不清楚。這種學業之外的能力,河合隼雄指出,應該透過家庭教育或孩子們的人際關係而習得。

那麼,在家庭中能做什麼,讓孩子不僅僅獲得簡單情感?用《如何讓孩子自覺又主動》中的說法,就是讓孩子感受到4S。什麼是4S?就是讓孩子感到安全、被關注、被安慰和可靠。這個本質是,真正“看見”孩子的過程,也是讓孩子變得不那麼情緒化的過程。

施琪嘉在《療愈你的內在小孩》中,分享可以從兩方面入手,讓情緒化的孩子有所改變。一是將簡單情感,轉變成複雜情感;二是改變依戀模式。這兩種方法,需要在關係中實踐,重建失衡的親子關係。

如何與孩子重建一段關係?離不開老生常談的陪伴。陪伴,是情感聯結的一個過程。

鏡映過程的陪伴

沒有什麼比你和孩子的關係更重要。——《如何讓孩子自覺又主動》

關於陪伴,施琪嘉在《療愈你的內在小孩》中,講出了背後的本質。

孩子在跟母親互動的過程中會逐漸將母親作為一面鏡子,從中看見自己。這就是某些心理學家提到的鏡映過程。——施琪嘉

孩子是在鏡映過程的互動中,感知自己是否被愛著,而這種與母親所有的互動,構成了一種“母親環境”,比如聲音、遊戲、擁抱等等。既然提到“陪伴”,又回到如何“陪伴”的話題。和孩子一起玩耍,玩耍的過程,是增加複雜情感體驗的過程。

美國心理學家辛格,曾說那些不喜歡參加角色扮演遊戲的兒童,會失去一個重要階段,而這個階段,是學習如何表達情緒的過程。

美國精神病醫生布朗,在1966年負責研究,一起槍擊事件中兇手的行為原因,結果發現那名25歲學生,童年時期缺乏遊戲。布朗後來還對幾十名殺人行為進行研究調查,發現其中有90%的人,童年時代缺乏遊戲。而這些相似性,讓布朗認識到:遊戲是健康幸福的兒童時代的一個重要部分

孩子小的時候,都喜歡玩的一種遊戲,假裝遊戲。這種遊戲模式,是施琪嘉在《療愈你的內在小孩》中,提到的“偽裝模式”。比如孩子手裡拿著玩具槍,大人假裝中槍倒地,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就感受到了比喜、怒、恐懼更多的感受。這也是河合隼雄提到,在遊戲中的融合體驗。這些體驗、感受越多,孩子的複雜情感就更多,而這些是可以在遊戲的互動中獲得。

演員印小天在一次採訪中,分享自己小時候不怎麼玩,和同齡人的玩耍時間太少,他不太能理解人際關係中的技巧。以前他拍完戲,不會主動和人聯絡,而現在就有所改變。

很多事,是需要自己經歷過才懂,但是從簡單情感變成複雜情感這件事,是大人們能做的。從小讓孩子有更多的情感體驗,從簡單情感到複雜情感,是為孩子掌控情緒做的努力,這樣的陪伴,或許是不可缺少的。

沒有憋屈感的共情

陪伴中,除了玩耍,另一個是很多人提過的共情。然而看過那麼多的說法,施琪嘉在《療愈你的內在小孩》中的分享,有種讓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施琪嘉提到,一個人獲取共情能力的兩個時間點,一是當還是嬰兒的時候,父母的共情,能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學會如何共情。二是有了孩子後,在親子相處的過程中,能提高一個人的共情能力。

我們無法選擇父母,那麼能把握的就是有了孩子後,去提高我們的共情能力。

為什麼對孩子共情那麼重要?因為當孩子沒有被理解的時候,或者說被錯誤理解的時候,會產生一種憋屈感

看到“憋屈感”這三個字,腦中浮現了我家弟弟的一次吃飯場景。每次吃飯,我都是坐在離他近的地方,有一次換了位置,坐在離他遠一些,弟弟就變了臉。問他原因,都不對,隨著每一次的錯誤答案,他從一開始的不高興,變得非常地憤怒,直到我明白是位置的原因,重新坐回,他才變得平靜。弟弟的憤怒,一開始是因為打亂的秩序,後來就變成不被理解的“憋屈感”,“憋屈感”帶著憤怒,再理解錯誤,就要嚎啕大哭了。

錯的共情,會帶來憋屈感,長期積壓下來,就會出現新的問題。共情是一種聯結,也是真正的看見。和孩子相處的時刻,施琪嘉提到是共情不斷“糾偏”的過程

什麼是“糾偏”?就像上面提到的,位置不對,原因孩子沒說,只能大人問一個個的原因,直到符合孩子心中的答案,這是“糾偏”。共情對了,孩子的那一個情感點,也就滿足了。就像趙梅如的《開啟愛的生命盒子》中提到的,討愛凝滯點得到滿足。

有時候,並不一定能得到正確的共情,比如孩子太小,還沒學會去表達。又比如高敏感的孩子,拒絕表達,直到大人猜對,然而大人不可能每一次都能正確共情。那麼,還有一種方式去化解——擁抱。施琪嘉與9歲孩子最開始的相處,也是用“擁抱”去化解。擁抱的力量,誰用誰知道。

我家弟弟,每次生完氣,都會過來要求抱抱,抱著的時候,他不再憤怒。很多次,當他變得憤怒,我也不知道原因,用擁抱,總能讓他安靜下來。《如何讓孩子自覺又主動》中提到的,讓孩子回到情緒平和,擁抱也是其中的一種方法。

當做不到正確共情的時候,試試“擁抱”吧。

育兒的過程,也是一場育己的修行。讓孩子不那麼情緒化,是希望他們能與這個世界、與自己平和地相處。孩子還小的時候,家長能做的,就是真正的看見孩子。

想讓孩子不那麼情緒化,那麼從陪伴中,重建親子關係。重視陪伴中的鏡映過程,和孩子一起玩耍,增加複雜情感的體驗。在陪伴中正確共情,從小感知如何共情,理解情緒,與情緒和解。《療愈你的內在小孩》,育己育兒,同時進行。

6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該來的總會來,孩子看到了接吻鏡頭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