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心理#
一位朋友曾經向我求助,她家的第二個孩子還小,實在忙不過來,就請了一位月嫂來照顧二寶。孩子逐漸長大,月嫂也準備離開,但她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孩子哭鬧時,只有月嫂能哄好,自己怎麼都哄不好,這讓她非常焦慮。[微風]
1.
有時候家長遇到問題的第一反應是——現在該怎麼辦?可是我們還應該考慮以後會發生什麼。
如果在月嫂走之前,媽媽無法跟孩子建立好關係,良好的親暱的感覺無法重新連線,那麼孩子會經歷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呢?
對孩子來說,首先媽媽離開,不管怎麼哭鬧,媽媽還是離開了,不得不依賴月嫂。終於跟月嫂建立了安全感,月嫂又要離開,回到媽媽這邊。經歷了兩次分離,再回到媽媽身邊的時候,孩子會有一種擔心,會不會有一天我又被拋棄?當然這種擔心並不是他腦袋裡思考的,而是本能告訴他的。
未來他可能很難面對分離,或者恐懼與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
2.
童年的經歷會捉住人們的潛意識,因為那個時候人們並不會思考,只是簡單的覺得事情一定會發生,這種感覺不是想出來的,是潛意識的直覺。[沙塵暴]
舉個例子,有一天我們約好全家出去玩,我們一家四口加上我的爸爸媽媽。我在我家出發的時候,提前跟我爸爸打電話說我們快到了,還有10分鐘,你們提前準備一下。
我的意思是說:最好我開車到他們小區門口,他和我媽媽直接上車,這樣可以比較節省時間。
爸爸:“有什麼可準備的,又不是去舉辦婚禮,就是出去溜達一小圈。”
3.
我給別人講課的時候一溜一溜的,對人講怎麼看自己的情緒,怎麼處理自己的模式,但自己真正遇到問題的時候,事後也會分析,也會進步,但在那一刻,我的慣性就蹦出來了,也沒有了理性的思考。
我覺得我爸這樣就是在找事。是什麼給了我這種感覺?哪怕我現在已經在理性上和感性上都與爸爸非常的親近了,但他仍然會給我這種感覺。我的第一反應仍然就是煩躁,但我的理性告訴我,我現在要緩一緩,不立刻解決,請老公幫忙。
回頭一看還是因為童年時,爸爸對我的那種說一不二、命令、強迫、從來不顧及我的感受,引發了我的憤怒。
4.
我們童年時的那些創傷是很難被呈現出來的,一旦呈現就容易和解。長大了,我們可以分析,可以思考,可以理解,但是在長大之前呢?
就像我朋友的孩子,他需要在不安中度過很久。如果我們作為父母再不理解他,無法支援到他,那就不是這樣一個創傷的問題了,就會形成固化的模式。[狗頭]
5.
反過來我們都知道孩子需要被建設、被支援,有的時候我們真的沒有辦法理解他。但是,就算我們無法理解,壓不住脾氣,當我們看到這一點。改變也就產生了。
所以當孩子很難哄的時候。
看著孩子,少說話,告訴自己:“我知道你現在很煩躁,我會陪著你。”
“在你每一次無助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