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孩子摔倒了不能扶,要讓孩子自己站起來,否則會養成懦弱的性格。
果然是經典永流傳,這不就和那個“嬰兒不要一哭就抱,否則會養成壞習慣,以後脫不了手”的說法如出一轍。
還是那個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磕磕碰碰是難免的事情。孩子摔倒了,家長正確的做法是怎樣的呢?
扶不扶看情況
孩子摔倒了,冷眼旁觀與一個健步衝上去抱起來,這兩種做法都不可取。
在孩子摔倒時,家長們很可能會心疼得不得了,甚至比自己摔了還痛。
但是,扶不扶這裡還得看情況:
孩子摔倒時,可輕可重。
若是孩子摔得嚴重,貿然去抱孩子的話,可能適得其反加重孩子的傷勢。
若是孩子沒有大礙,家長突然緊張兮兮地將孩子抱起,反而有可能嚇著孩子,以為發生了什麼事情。
因此,最好的做法就是家長先保持冷靜,觀察一下孩子的反應。
如果孩子有磕傷碰傷或擦破皮之類的損傷,但寶寶意識清醒,沒有異常反應,那家長可根據寶寶受傷情況進行處理。
如果磕傷碰傷是如頭部等重點部位,做完傷口處理後,雖然當下無不良反應,但家長還是應該密切關注寶寶的情況1~2天,避免有個萬一。
當然了,如果說孩子已經摔得意識模糊、暈厥了,那就不是扶不扶的問題了,而是要趕緊打120叫救護車了。
如果寶寶只是輕微摔倒了,但對身體並沒有造成什麼傷害的,嗷嗷兩聲後又正常該吃吃該喝喝,這類家長並不用大驚小怪。
否則,孩子有可能不是因為摔倒哭的,倒有可能是因為你的過度反應給嚇哭了!
這個做法不可取
孩子摔倒了,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反應。
有的孩子可能當沒事一樣,自己起來拍拍手就跟沒事發生一樣;也有的孩子可能會“哇”地一聲,哭得可來勁了。
孩子哭了,很多大人第一反應會去安慰孩子“不哭不哭”之類的,其中有個在長輩帶孩子時最常見的做法,就是會用手去打桌子、地板之類的然後說一些“打這個壞地板,害寶寶摔了”、“這個凳子太壞了,絆倒了寶寶”這類的話。
不少寶寶很吃這一套,一下子就被逗得破涕為笑了。
這種“摔倒了就怪地板”的做法,雖然有快速止哭的效果,但這個是一種錯誤的歸因方式。
如果家長經常用這種方式去安慰寶寶,會養成寶寶推卸責任、遇到挫折或失敗都認為是“別人”的原因,從而難以意識到自身的問題,推卸責任的習慣。
摔倒的正確做法三步走
詢問
對於輕微的摔倒,在扶起寶寶之前,家長可以先詢問寶寶感受:“有沒有事,身上有沒有哪裡疼?可以自己起來嗎?”
給寶寶以安全感,讓寶寶知道:“媽媽一直在,我很安全”。
肯定感受
“媽媽知道寶寶摔倒了,手手有點痛對不對?”肯定孩子的感受,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
有的家長孩子一摔倒哭了,上來就是“不哭不哭,我們不痛”或是“叫你別跑,不聽我的話,這下可好了吧。”
雖然都是心疼孩子,但摔倒了明明很痛,媽媽卻一直說“不痛不痛”,這下哭得更兇了!
而另外一種,明明受傷了正是需要安慰的時候,你卻還在孩子傷口上補一刀。
孩子不難受你難受還是咋滴?
找出原因
“吃一墊,長一智”,安撫好孩子後,可以和孩子一起找出摔倒的原因,是跑太快了還是沒認真看路導致的呢?
引導寶寶找出問題的所在,尋找解決的方法,幫助寶寶積累經驗,才是避免再次摔倒的最好辦法。
嬤嬤碎碎念:
寶寶摔倒其實是一件好事,這是寶寶在成長過程中鍛鍊平衡和協調能力不可或
缺的一部分,也讓孩子學會評估環境的風險。
對待孩子摔倒這件事,家長們不必過於緊張兮兮,更不要盲目崇拜挫折教育的“毒雞湯”,讓孩子沒了安全感,也喪失體驗生活的重要經歷,影響了正確的性格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