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著名社會心理學家喬納森·海特說過:“人的心理可分為兩半,一半像一頭桀驁不馴的大象,另一半則是理性的騎象人 。內心的大象對遇到壞事比遇到好事的反應更強烈,從進化的角度來看更有生存優勢,但它的副作用是會放大負面情緒反應,讓人類感到不幸福。如果騎象人能夠正確引導大象的話,人就有可能找到通往幸福的道路。”

有些孩子不知道如何控制情緒,一點小事就會點燃心中怒火;當他們傷心時,身邊的一切又能觸景生情;當他們著急時,身邊的一切,都成為障礙,讓自己掉進壞情緒的漩渦裡。

那麼,應該如何幫助孩子處理壞情緒呢?

01 幫助孩子認知情緒

管理情緒的第一步,就是教會孩子認知情緒,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害羞、嫉妒、難過、生氣、害怕和焦慮等情緒,豐富孩子的情緒詞庫。

02 幫助孩子認知情緒

引導孩子多去關注生活中的美好,隨時指出生活中一些值得品味的細節。比如前幾天我們這裡下雪了,接兒子放學回家的路上,太滑摔了一跤,他坐在地上並沒有馬上起來,指著被雪覆蓋的灌木叢說:“媽媽,你看像不像棉花糖”,他自己起來後踩著腳下的碎冰,說簡直就像冰雪奇緣一樣,依舊在冰上一邊轉圈一邊傻笑,一點沒有因為剛才的摔跤而惱火,感受身邊的美好,也能讓自己的心情美好起來。

03 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有心理學家發現,有著興趣愛好的孩子,對新鮮事物更感興趣,學習能力也會更強,同時也有著更強大的意志力。

04 不做情緒綁架

我們經常會對孩子說“你再這樣,媽媽要生氣了”,家長用情緒管教孩子的方式,會讓孩子覺得要照顧大人的情緒,從而忽視了遵守規則本來的意義,在這個過程中產生自責和內疚。

孩子可以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前提是家長們要引導,比如很常見的孩子到飯點哭鬧不吃飯,我會跟他說:“你哭只會耽誤自己的時間,並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哭完還是要吃飯的,如果你早點吃飯,吃完飯你會有更多的時間玩”,把這些道理講給孩子,當他們出現情緒時,也會試著冷靜下來,練習處理自己的情緒。

05 接受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出現消極情緒,我們不要去貶低、壓制和懷疑,也不要說“這沒有什麼的”、“你不應該發脾氣”,而是先了解孩子生氣的起因,然後試著站在他的立場理解、接受他的情緒。

當孩子出現消極情緒,我會先反思自己,是不是還有哪些地方沒有做到位,因為孩子是自己教育出來的,這樣也會讓自己控制住情緒,才能更加理性分析問題。

06 讓孩子學會自己處理情緒

有孩子的家長不難發現,有時不在孩子身邊,孩子一整天可能情緒控制得都特別好,但只要爸爸媽媽在身邊,總是會有這樣或那樣的情緒。

我剛開始處理孩子壞情緒的方法就是,當發現孩子有情緒時,我先找個藉口離開他的身邊,在暗處偷偷觀察,只要我一走開,他的情緒不一會兒就調整過來了,所以孩子有自我調節情緒的能力,很多時候很多問題都是家長小題大做,請給孩子一些空間。

07 教會孩子如何處理情緒

如果孩子一時不能調節好自己的情緒,我們可以教會他們一些方法,透過這些方法來消除情緒。

消除負面情緒的小遊戲有很多,比如“枕頭大戰”是一個非常適合孩子宣洩情緒的遊戲,兩個人拿著枕頭酣暢淋漓的玩完一場枕頭大戰遊戲後,你會發現孩子又恢復到天真無邪的樣子了。

10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早穿鞋”和“總光腳”的孩子,長大後有啥差別?父母要心中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