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從有同情心的母親那裡得到愛和同情的幼兒可能更願意把對他人寬容的想法變成行動。
在實驗室研究中,測試了4歲和6歲的孩子,當存在兩個條件時他們更願意放棄他們贏得的代幣給實驗中虛構的有需要的孩子們:如果他們在有機會分享的時候出現了身體上的變化,並且接受了能夠樹立這樣善良的榜樣的積極教育。最初,這項研究包括74名學齡前兒童和他們的母親。兩年後,在孩子6歲時,他們被邀請回來,研究人員分析了54對母親和孩子行為和反應。
為什麼選擇了4歲與6歲的兒童?
領導這項研究的博士生導師,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心理學教授Paul Hastings說:“在這兩個年齡段孩子,如果生理調節能力較強並且母親表達出更強烈的富有同情心的愛,更有可能捐出更多的收入。”實驗中的研究人員說:“富有同情心的母親很可能在情感上與孩子建立起親密的關係,同時也在早期為孩子提供了關注他人的親社會傾向的例子。
這項研究發表在11月的《心理學前沿:情感科學》(Frontiers in Psychology: Emotion Science)上。合作者是斯坦福大學精神病學和行為科學系的Jonas G. Miller,撰寫本實驗時是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博士生;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精神病學和行為科學系的Sarah Kahle;還有現在Facebook工作的Natalie R. Troxel。
實驗過程
每一次實驗練習,在安裝了一個監測器來記錄孩子們的心率活動後,研究者告訴孩子們他們將透過各種活動獲得代幣,這些代幣可以用來換取獎勵。這些代幣被放入一個盒子裡,每個孩子最終都獲得了20個代幣作為獎勵。在實驗結束前,孩子們被告知他們可以將全部或部分的代幣捐贈給其他孩子(起初的第一個例項,他們被告知這些是給那些生病的孩子,他們不能來玩這個遊戲;在第二個例子中,他們被告知其他的孩子處在困境中。)
與此同時,母親們回答了有關她們對自己的孩子和其他人的同情心的問題。母親們在調查中選擇了這樣的短語:
“比起參與能幫助我自己的行動,我更願意參與能幫助我孩子的行動。”“那些我在工作和公共生活中遇到的人會認為,如果他們需要我,我會在那裡。”“我寧願自己受苦,也不願看到別人(陌生人)受苦。”實驗結果
綜合研究結果表明,孩子的慷慨是由他們的社會化經歷——他們母親的同情之愛——和他們的生理調節相結合的結果,這些就像“內部和外部支援以促進親社會行為的能力,這種能力是建立在彼此的基礎上的。”並且,4歲和6歲的結果相似。
除了觀察孩子們捐贈遊戲收入的傾向之外,研究人員還發現,更慷慨的行為似乎也會讓孩子們受益。4歲和6歲的孩子的生理記錄均顯示,與沒有或很少捐贈代幣的孩子相比,捐贈更多代幣的孩子在活動後更加平靜。他們寫道:“親社會行為可能在本質上對舒緩一個人自身的覺醒程度有作用。”Hastings認為,分享後處於一種更平靜的狀態可以強化產生那種良好感覺的慷慨行為。
參考文獻
Jonas G. Miller, Sarah Kahle, Natalie R. Troxel, Paul D. Hastings. The Development of Generosity From 4 to 6 Years: Examining Stability and the Biopsychosocial Contributions of Children’s Vagal Flexibility and Mothers’ Compassion.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20; 11 DOI: 10.3389/fpsyg.2020.590384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Davis. (2020, December 1). Is it better to give than receive? Children who experienced compassionate parenting were more generous than peers.ScienceDaily. Retrieved February 21, 2021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0/12/2012011036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