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父母的直觀感受和行為往往會影響到孩子。
很多媽媽可能會有這樣的一種感覺,如果自己壓力很大,寶寶好像也會有所反應。比如在給孩子餵奶的時候,自己如果在無意中表現出不上心、不耐煩,寶寶就會哭鬧、溢奶、打嗝,睡覺也會很不踏實,而且醒來後容易發脾氣。
孩子似乎有個小雷達,總能敏銳捕捉到媽媽的焦慮或壓力情緒。
最近一項發表在《家庭心理學》雜誌上的研究表明,母親的情緒會傳遞給孩子,如果母親極力隱藏自己的壓力,結果更是如此。
為了研究壓力是如何從父母傳遞給孩子的,溫哥華華盛頓州立大學的 Sara Waters 和他的同事們測試了父母抑制焦慮時的生理反應。
研究人員給總共107位家長及其年齡在7歲到11歲之間的孩子安裝了心電感測器,用於測量心臟的射血前期(Pre-ejection period,簡稱 PEP,射血前期是一種衡量交感神經系統啟用的指標,類似於 HRV 心電變異指數),然後讓他們透過耳機聽5分鐘的輕音樂。隨後,父母開始進行壓力測試。
五分鐘演講
測試內容是讓父母在兩位評委面前做一個5分鐘的自我演講,然後再用5分鐘時間回答評委提出的問題。在測試過程中,評委在臺下會給演講者一些負面的、非語言的反饋——搖頭,抱臂,皺眉-_-#等等,目的是讓父母進入壓力狀態。
控制分組
這些處於壓力狀態的父母被分成兩組——對照組和抑制組,然後與孩子見面。
抑制組的父母被要求掩飾自己的情緒,努力表現得若無其事,儘量讓孩子看不出來他們的壓力情緒。而對照組的父母則被要求正常表現,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全身心地投入到與孩子的相處過程中去,不去進行情緒管理。
親子互動
研究人員對所有家長與孩子之間的親子互動進行了評估。
他們發現,抑制組的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互動並不太熱情,沒有全情投入。
在抑制組,母親的生理壓力和孩子的生理壓力之間存在很大的聯絡:孩子在某一時間點之後不久的PEP反應與母親在那一時刻的PEP反應有關。
然而在對照組,母親的壓力PEP反應卻並沒有傳遞給孩子。
更有趣的一項發現是,無論是抑制組還是對照組,父親都沒有將壓力傳遞給孩子。
研究小組認為,這可能與男性平時處理壓力的方式有關。由於男性在日常生活中更習慣於掩藏自己的情緒,而女性更有可能直接表現出自己當下的感受,因此,孩子們可能已經習慣了父親的情緒壓抑狀態,所以受到的影響較小。
然而,抑制組的父親確實也與孩子的生理反應存在聯絡,只不過與母親和孩子之間的反應聯絡恰恰相反:孩子把壓力傳遞了給父親,而不是父親把壓力傳遞給孩子。
這項研究僅僅關注了父子或母子之間一對一的反應聯絡,未來的研究可以擴充套件到更大的群體或家庭系統中的情緒壓抑和壓力感受,例如孩子的兄弟姐妹或其他家庭成員會如何影響這種生理聯絡。
我們可以理解父母在有壓力或感到焦慮時,選擇向孩子隱藏情緒的做法。因為家長們總是希望保護孩子不受負面情緒的影響,自然而然地會將壓抑自己的情緒視為面對孩子的最佳方式。
不過,孩子們顯然比我們想象中的更為「敏感」,他們能夠清晰地捕捉到那些被隱藏的情緒,然後感到不安。
因此,家長們千萬不要低估、小瞧了孩子對情緒的認知和理解。
以下是我們往期分享過的 10 個管控情緒的小技巧,如果爸爸媽媽感到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時,不妨一試。
溝通情緒
我們不要避諱和孩子談論情緒,而是應該多和他聊聊控制憤怒的方法,這可以提高孩子對憤怒的意識以及控制憤怒的能力。
身為成年人的我們,每當感到生氣的時候,第一反應往往是和身邊值得信任的人聊聊,希望得到他人的支援,孩子也是一樣。
請記住一點,和孩子聊情緒的時候,不要讓談話變成怒吼,要把談話引導向一個良好的方向。發洩憤怒只會招致更多的憤怒。
我們在管理自己的情緒時,也不要選擇把孩子當作傾訴物件,而是可以轉向其他值得信任的成年人——比如伴侶、親友或好朋友。
識別自己的憤怒
回想一下,有時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正在生氣,在沒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我們就可能帶著情緒與他人相處、帶著情緒做事。隱藏的憤怒只會吞噬我們,所以我們要幫助孩子在發脾氣、憤怒時,識別到自己的情緒。
首先,我們可以給孩子講解人們在發怒時的一些體徵,例如心率變快、肌肉緊張、頭痛、呼吸快、胃部不適,或是咬緊牙齒。同時也會有一些心理跡象,例如注意力變得集中、對某些事感到困擾、感到壓力、感到憂慮或緊張。
如果發現自己有了這些變化,就能快速識別出憤怒的情緒,才可以更好地去管理它。這一點無論是對孩子還是對我們成年人來說,都同樣有效。
找到憤怒的導火索
每個人生氣的點都不同——可能是排了一條大長隊,可能是朋友或家人一句無心的話,可能是你的電腦宕機了,也可能是作業怎麼都寫不好……
我們可以引導孩子找到日常生活中讓他生氣的導火索,再退後一步、冷靜下來,這對後續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想法、情緒和行為是十分重要的。
控制自己的想法
每個人在處於生氣的狀態時,想法都可能會變得非常誇張、甚至扭曲。
舉個例子,你的孩子在與他人發生衝突時,他可能會想:「他們總是討厭我,從來不尊重我!」或是「我從來沒有得到我想要的東西,從來沒有!」
當我們發現孩子在以這種戲劇性的、非黑即白的、偏激的方式進行思考時,這時候使用認知行為療法可能會非常有助於孩子抑制這些誇張的想法,從而減少憤怒。
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是由A.T.Beck在60年代發展出的一種有結構、短程、認知取向的心理治療方法,主要針對抑鬱症、焦慮症等心理疾病和不合理認知導致的心理問題。它的主要著眼點,放在患者不合理的認知問題上,透過改變患者對已,對人或對事的看法與態度來改變心理問題。
具體來說,我們可以讓孩子在心裡問自己:「這是真的嗎?我是否曾經得到過尊重並得到我想要的東西?」
如果孩子誠實地回答了這些問題,通常就不會那麼生氣了——「嗯,有時候我是被尊重的,也得到了我想要的東西。雖然不是一直都這樣。但有時是!這次好像也一樣!」
這種心理結構的調整對於緩和憤怒是非常有用的。
嘗試放鬆
實驗證明,經常冥想、做瑜伽或伸展運動非常助於平息憤怒的情緒。
我們也可以嘗試一些類似的方式來幫助孩子進行放鬆,例如聽音樂、跳舞、看電視連續劇或是閱讀。
在這裡,有一點要特別提醒成年家長們:這裡說的放鬆小技巧不代表使用藥物。
事實上,酒精、菸草或是一些藥物的確可以讓我們平靜下來,但如果用這些東西來「自我治療」憤怒情緒,可能會導致慢性上癮。用藥物來控制自己的情緒是一種非常危險的做法。
嘗試運動
當孩子情緒不好的時候,運動是一種很不錯的緩解方法。
盡情揮灑汗水不僅可以讓身體得到釋放感,還可以幫助冷靜,重置我們的情緒系統。
儘量讓自己冷靜
人在生氣時,憤怒情緒可能會愈演愈烈。因此,生氣時要儘量讓自己停下來,冷靜下,把自己從緊張的情況中分離出來。
對於成年人來說,可以嘗試從激烈緊張的談話中休息一下,或是離開發生爭執的地方,也可以嘗試分散注意力,把注意力從讓你生氣的事情上轉移開。
對於孩子來說,可以把注意力轉移到另一個活動上去,比如玩玩電子遊戲,或是出去打打籃球。
嘗試幽默
在生氣的時候,幽默是一個很好的武器。
如果孩子與小夥伴發生爭執,試著用輕鬆幽默的方式,或是一個玩笑去迴應當下的情況,一笑而過。不過要注意,一定不要嘲笑別人,而是和大家一起笑。
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一段有趣的小影片或是電影,關鍵是把情緒能量從憤怒轉化為幽默。
尋求專家的幫助
其實憤怒並不一定是壞事,它能激勵我們迎接挑戰或糾正錯誤,還可以幫助我們更加努力地掌握技能,克服弱點,堅持信仰。但過度的憤怒卻可能帶來很多有害的後果。
一般來說,憤怒的外在表達包括尖叫、發脾氣、扔東西、打牆壁、甚至攻擊他人等攻擊性行為;內在表達包括心情暴躁、貶低自己。有時候,憤怒根本不會表達出來,而是會在我們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慢慢發酵。
從身體健康的角度看,過度憤怒可能造成睡眠不佳、高血壓和荷爾蒙問題,以及免疫系統的削弱;從心裡健康的角度看,長期憤怒會導致抑鬱、焦慮、藥物濫用、壓力、思維模糊、負罪感和自卑。
在人際關係上,憤怒可能會導致無法解決的衝突,頻繁展露憤怒的外在表達可能會導致被拒絕、孤立,喪失他人的信任;在日程生活中,憤怒會干擾學業、阻礙與同齡人的合作,產生很多負面影響。
當我們無法對自己或是孩子的情緒感到無力應對時,可以尋求心理健康專家人士的幫助。
家長是孩子的榜樣
作為父母,我們對孩子的行為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不管孩子多大,他們都會觀察和模仿我們的行為,因此孩子們會使用和父母類似的習慣和方法來應對各種情況。
如果我們在應對某個事件時情緒失控了,那孩子,尤其是年幼的孩子,就很可能會把這看作一個規範或標準,去模仿和重複這種行為。所以我們更應該以身作則,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當然,人無完人,如果我們不小心在孩子面前情緒失控了,可以在之後與孩子進行一次心平氣和的談話,為我們的過激反應道歉。孩子們越是看到我們大人也在不停改進,就越有動力跟隨我們的腳步,學習管控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這裡要注意的一點是,有些人生來就比別人更容易發怒。每個人生而不同,有些人更平靜,有些人更緊張,有些人容易受挫,有些人更容易受到刺激。對於那些有憤怒特質的人來說,憤怒管理技能尤其重要,也更難掌握。
不過,只要將這些小技巧用起來並定期練習、堅持下去,就一定能看到進步。
參考資料:https://psycnet.apa.org/doiLanding?doi=10.1037%2Ffam0000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