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昨天朋友帶孩子彤彤來玩,我們兩個在客廳聊天,閨女把彤彤帶到了她的房間去玩。

我們兩個聊得正高興,突然聽到女兒屋裡傳來兒子的哭聲。

跑過去一看,兒子正蹲在地上嚎嚎大哭,見我們過來立刻指著彤彤哭得更大聲:“她推我。”

朋友一聽,二話不說上去打了彤彤一下,厲聲說道:“誰讓你推弟弟的,你怎麼這麼不懂事啊。”

我急忙上去攔住她,“孩子嘛,打打鬧鬧不是很正常嘛,別把孩子嚇著了。”

雖然被我拉住,朋友卻依舊生氣地和我抱怨,“你是不知道,這不是她第一次了,上次去別人家就和人家孩子打架,這樣下去,我還怎麼帶她出來啊。”

我回頭看了眼彤彤,小姑娘已經紅了眼眶,抿著小嘴低著頭一聲不吱。

我正想把她推出去回來問問情況,這時女兒說了一句:“阿姨不是彤彤的錯,是弟弟,他把彤彤搭的積木推倒了,彤彤說了他兩次,他還推,彤彤生氣了才推的他。”

兒子剛剛一歲多,正是調皮搗蛋聽不懂道理的時候,破壞力有多大我很清楚。

所以我說朋友,“你看,也不是孩子的錯,不要再埋怨孩子了。”

這時兒子看我沒過去哄他,也不哭嚎了,蹲在那裡又玩了起來。

朋友也沒那麼生氣了,卻還是和我嘮叨,“也不是就這一次,平時在家裡也是,犯了錯你說她,她就跟沒聽見一樣,一句認錯的話都不說……”

我見她越說越生氣,就拉著她出了女兒的房間,囑咐女兒好好安慰一下彤彤。

回到客廳我讓她消消氣,問她:“你嫌她挨訓的時候不說話,那你給過她解釋的機會嗎?”

朋友聽了哏了一下,沒再吱聲。

每個父母都有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我也不是什麼教育專家,無權去質疑別人的方法,只是經過這件事後想說一些自己的想法。

其實孩子和大人一樣,都渴望得到尊重,都有自己的尊嚴。不要因為他小,是你的孩子,就覺得自己可以隨意訓斥他。

當大人在外人面前大聲訓斥他時,就如同當眾打了他耳光一般,內心的難堪會超過他犯錯的愧疚感,反而成了逆反心理,不想按著大人的意思去做。

如果我們能平心靜氣地問問他為什麼這麼做,就會明白很多孩子都不會無緣無故地和別的小朋友發生衝突。到那時你再和她解釋為什麼他這麼做是不對的,他自然就聽進去了。

只要能讓孩子明白錯在哪裡,並改正了,目的就達到了。

所以適當的溝通遠比批評和斥責更有效。

不要總是抱怨孩子在犯錯時一直低頭沉默,不承認錯誤,其實是大人將孩子的嘴“堵上”了。

我們在看到他犯錯時上來就是一陣不分青紅皂白地訓斥,絲毫不給他解釋的機會,時間久了,他就會認為我解釋了又怎麼樣,反正已經被罵了。

長此以往,孩子還會在意自己究竟做的是對是錯嗎?

教育學家洛克說過,父母不宣揚孩子的過錯,其實是對他們尊嚴、名譽的一種看重,因此孩子也會更加珍惜別人對他們的讚揚。

如果父母經常在大庭廣眾下訓斥孩子,讓他的自尊心受到打擊,慢慢地,孩子維護尊嚴的意識就會漸漸消失。

所以,即便孩子做錯了事情,只要不是什麼原則性的錯誤,就不要表現得那麼不可原諒。你的不寬容會讓孩子覺得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可以因為別人的錯誤斤斤計較,大聲指責。這樣他在以後的人際交往中也會帶著這種觀念,將別人的錯誤無限放大。

而且當孩子在大庭廣眾之下被訓斥時,他幼小的心靈會因此感到恐懼。時間長了很容易養成孩子畏畏縮縮的性格。

大家都說,孩子對我們的愛遠比我們對他的要單純且深厚得多。不論父母怎麼責罵,孩子總會下意識地想依靠在我們身邊,生怕被厭棄。

所以當你平靜下來再想想自己曾經說過的話,再看看孩子對你依舊依戀的眼神,心裡會不會有一絲內疚呢?

7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感謝寶貝,這個“媽媽”我一定會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