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生活節奏太快了,年輕人必須將孩子交給老人照顧,雙方都出去工作才能養活一個家庭。可是婆媳矛盾,讓很多女性都放棄了放婆婆照顧孩子的想法,於是姥姥帶娃越來越流行。
一、孩子明明是姥姥辛苦帶大,最後卻更親近奶奶軒軒今年已經六歲多了,他每個週末都想到爺爺奶奶家裡去玩,軒軒的媽媽卻有些無法接受。她認為孩子沒上學以前,公婆嫌孩子太折騰人,不願意幫忙帶孩子。
軒軒的媽媽只好將姥姥喊過來幫忙,給自己親女兒帶娃,姥姥雖然辛苦也沒有任何怨言。
每次孩子的爺爺奶奶來了都和客人一樣,喝著茶逗著孫子,給孩子買一堆玩具,一點都不吝嗇,卻不願意長期帶孩子。軒軒幾個月大的時候,熬夜衝奶粉,抱著哄睡都是姥姥來,因為害怕女兒太辛苦,姥姥總是願意自己承受更多。
可是孩子長大以後,卻覺得奶奶更親切,軒軒的媽媽還聽到孩子轉述奶奶的話:“你和爺爺奶奶才是最親的,我們是一家人,姥姥姥爺是我們家的客人,你和爺爺一個姓,以後要更親近爺爺奶奶,知道嗎?”
聽到這些話的軒軒媽媽更委屈了,自己的親媽辛苦好幾年照顧孩子,最後孩子卻被爺爺奶奶哄騙得更親近,她不明白自己的孩子怎麼會這麼“白眼狼”。
有不少網友也說:小時候是跟著姥姥姥爺長大,但那個時候一點記憶都沒有,長大以後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姥姥住在其他地方,自然和爺爺奶奶更親,但是我媽很介意奶奶小時候沒照顧過我,我卻沒辦法感同身受。
二、為什麼孩子會成為這樣的“白眼狼”?1. 父母的觀念影響
雖然是姥姥帶孩子,但是很多父母特別是爸爸的觀念中,孩子還是屬於男方家族的孩子。爺爺奶奶才是最親近的人,姥姥姥爺是家裡的客人,這種男權思想下,孩子也有可能日漸被影響,會更親近“至親”的爺爺奶奶。
2. 外婆和奶奶教育方式不同
首先外公外婆和爺爺奶奶的教育出發點是不同的,外公外婆會更希望女兒輕鬆一點,將孩子教育的聽話一些,以後才能讓女兒更省心。
爺爺奶奶更多的是添了孫子的喜悅,隔輩親的心情會讓他們更溺愛孩子,於是各種玩具零食,只要是孩子想要的都不加節制地送給孩子,這樣的方式自然讓孩子更喜歡溫和親切的爺爺奶奶。
3. 社會觀點存在問題
周圍的人對孩子的影響也比較大,大眾也認為爺爺奶奶比姥姥姥爺重要,其實按照遺傳學來說,雙方都是孩子的親人。可是男權社會遺留太久的問題,大眾依舊覺得孩子應該屬於男方,老人對孩子的稱呼都有區別,一個是“外孫”,一個是“孫子”。
三、父母應該如何平衡孩子,和雙方老人之間的關係?1. 帶著孩子一起探望雙方老人
父母不要厚此薄彼,觀念擺正以後,自然可以引領孩子和雙方老人都親近。有時間多帶著孩子們和老人見面,雙方時間安排都需要公平,如果距離太遠,也要讓孩子經常和老人影片電話,能解了老人的思念,對孩子來說也是一個很好教育過程。
2. 不要在孩子面前講老人的壞話
其次在孩子的面前,不要講老人的壞話,大人的恩怨不應該讓孩子承擔。只要是雙方老人真心對孩子好,就不需要讓孩子介入到家庭紛爭中。父母在孩子面前講老人的壞話,會讓孩子很痛苦,雙方都是對自己好的人,他們會難以抉擇,然後陷入自責的愧疚感中。
3. 以身作則,孝順父母
想要孩子孝順老人,其實最重要的還是父母要以身作則,多回家探望老人,尊重老人,孩子肯定會有樣學樣,也能學會和老人相處的方式。將來父母老了,孩子也能知道該怎麼教育自己的下一代,這也屬於家風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