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有次週末我帶孩子去遊樂園玩,很多小孩當時搶著要玩新開的專案,兩個小男孩因此產生了一些推搡,差點打起來。

尾隨在後的雙方父母趕緊拉開孩子,互相道歉後,各自批評了自家孩子幾句。其中一個小男孩被父母安撫後,臉一下子陰轉晴,拉著一起來的小夥伴去別處玩了。

而另外一個小男孩情況則完全不同,被爸爸訓了幾句話,全程嘟著嘴不出聲、臉漲得通紅,過一會兒哇地一聲哭了出來。

察覺到身邊的人都看向這邊,小男孩的爸爸臉色瞬間變得難看,馬上提高音量對兒子說“別動不動就哭,小小男子漢有淚不輕彈,趕快把眼淚給我憋回去!

男孩天生就應該堅強嗎?

那天回到家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在反思當天遇到的情況。

孩子之間的哭鬧本來是常見的事情,但在現代社會中,很多父母似乎會對女孩的軟弱表現抱以同情理解、認為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放在男孩身上,一旦他們表現出任何哭哭啼啼或者懦弱無能的情緒,就會被斥責:

"女孩子才會哭。"

“不要讓別人笑話你。”

“要像個男子漢,彆扭扭捏捏的!”

“像個男子漢”“男兒有淚不輕彈”——多數父母在教育自家的兒子時,有意無意之間都說過類似的話。

然而,誰規定男孩生來就應該勇敢堅強呢?

哈佛大學曾進行過一項研究,他們發現:

6個月大的男嬰比女嬰更愛哭,對父母的面部表情也更敏感;小學階段的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建立親密的同性友情;但進入到15歲,男孩會突然減少哭泣的次數,也不再輕易對朋友吐露心事。

這說明男孩壓抑情緒並非天生獲得,而是後天學習的成果。

而男孩進入青春期後開始學會隱藏負面情緒,源於整個社會對男性的普遍期待拔高,即要多具備男子漢氣概。

對男性的社會期待沒有改變

有趣的是,大眾對於這個概念並沒有統一具體化的表述,而是用一些缺乏邏輯的行為來反向解釋,比如男孩子等於不哭哭啼啼、不吹毛求疵、不娘娘腔或女性化、不軟弱無能。

美國有一位關注性別議題的紀錄片導演 Jennifer Siebel Newsom,她的第二部紀錄片《面具之下》(The Mask You Live In),想要探討男性面對社會對“男子氣概”、“陽剛之氣”的狹隘定義時,所面臨的掙扎與奮鬥。

片中最開始是給一群小男孩帶上紙面具,並要求在正面寫上,他們認為自己應該具備什麼樣的形象,很多人寫著“酷”“強壯”“陽光”“幽默”之類的詞語。

但在面具背面,男孩們要寫出他們被迫隱藏起來的內心感覺,幾乎所有人都寫了“憤怒”“悲傷”“脆弱”等詞語。

最耐人尋味的內容,當屬對一群男囚犯的採訪。

導演發現,每一個犯人或多或少都會將自己的犯罪行為歸因為對自身的判斷失誤。比如,一名殺人犯認為是自己的不自信衍生了罪惡,從而對自己瘋狂迷戀的異性痛下殺手。

男性自殺率普遍高於女性

男性刻板印象對人的影響之深,可以從片中這些統計資料中窺見一二:和同齡女性相比,美國青春期男孩更有高几率輟學、被開除甚至走向自殺。

男性偏高的自殺率,同樣發生在其它國家。

究其原因,是男性在心理健康問題(大多是抑鬱症)上尋求幫助的可能性較小,他們將心理疾病視為一種軟弱的象徵,而不敢或者不願意主動尋求幫助。

他們擔心身邊的人會認為自己不夠堅強、不夠男子氣概,要依靠其他人才敢面對社會的“歷練”,所以他們選擇獨自吞嚥負面情緒,相信著自愈的力量,說不定只要幾瓶酒的幫忙。

如何養育出一個有同理心的男孩

在這個表現得“要跟別人一樣”的時代,如何幫助男孩們擺脫過時的男性刻板印象,似乎沒有想象中容易。

1.展露並分享情緒是完全可以的

傳統觀念裡,男孩較不被鼓勵隨意表達自己的情緒,大眾也更看重他們在體育技能或學業上的傑出表現。

雖然社會進步飛快,但即便是最好的父母,內心仍不免有“男兒有淚不輕彈”“要有男子氣概”等過時心態。

父母首先要自我灌輸並認同的是,男孩可以去打架、上躥下跳、調皮玩火,也可以表現出脆弱的一面,這是人類正常的情緒,應該被承認且接納,父母可以在孩子哭泣的時候抱一抱他,告訴他你會永遠支援他。

2.不要被小事所拘束

孩子所擔心的事情,通常和他們的年齡和發展階段有關。

對於男孩來說,尤其是十幾歲的青少年,身體和人際關係的變化會讓他們感到焦慮,因此很容易情緒失控。青少年階段,可能是男性一生中最艱難的時期,這其中可能有諸多原因。

鼓勵你的男孩把注意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比如培養紮實的心理來明辨是非,放棄一些不太重要的瑣事。

3.學會讚美和自己不同的人

教導孩子去讚美、欣賞他人的不同之處,這是在培養他最基本的同理和包容能力,同時也讓他能夠認可、愛自己的不同之處。

4.教孩子“推己及人”

教孩子學會遵循“黃金法則”,即對待別人,要像你希望如何被別人對待一樣,也要告訴他,尊重固然需要雙方共同的努力,包容與接受同樣很重要。

教養作家Dana Williams認為,只是告訴孩子推己及人是不夠的,有時候父母必須得向孩子解釋會有一些不良善或不公平的事情發生在他們身上,互相尊重只是走向接納邁開的第一步。

5.懂得說“對不起”

對於很多人來說,特別是男性,最難說出口的無非是“對不起”三個字。相比之下,女性則經常被訓練要學會道歉,無論是否真的有道歉的必要。

教導男孩說出“對不起”,將會幫助他們懂得自我審視和謙虛,並讓他們早一步明白為自己負起責任會對他們未來極有幫助。

6.做好自己

不管你的男孩喜歡運動還是洋娃娃,讓他了解並接受自己本來的樣子就夠了,這會極大地帶給他愛自己的力量,不論他揹負著什麼樣的外部文化、社會壓力或閒言閒語。

向他強調一點,所謂的“男子氣概”並沒有任何單一的評判標準,它取決於自己對一個成熟男性形象的理性認知,也就是男效能做到做好的樣子。

如果他認為男性應該尊重女性,那麼男子氣概意味著懂得尊重和接納他人;如果他認為男性應該威懾他人,那麼男子氣概可能就意味著“變得暴力”。

男子氣概可以成為潛在侮辱或鼓勵的話,客觀地看待這句話的魔力,將有助男孩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

10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男童火車上鬧騰吃火鍋,爸爸的舉動引人稱讚,最好的教育是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