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兒童成長心理學案例—79)

在丁寶上二年級的時候,榮幸地被老師封了個官-小隊長,負責放學管站隊紀律。剛開始幾天還挺新鮮,興致勃勃,可新官三把火沒兩天,卻又興致了了。

有一天,哭喪著臉回來跟我說:媽媽,我不當小隊長了。問其原因,她說:自從我管了隊伍的紀律後,同學們都不跟我好了。

原來是因為管了紀律,“得罪了”好同學,有幾個同學合起夥來排斥她。因此壓力山大,也不知道該怎麼面對這樣的情況,按照“經驗”,她覺得自己如果不當這個小官兒,回到原來的位置上的話,就可以維持以前的友誼狀態。

我當時幫她擦去眼淚,跟她說:這個小隊長是老師對你的信任,也是鍛鍊的機會,別的小朋友想當還當不上呢!你可以不用管那些排斥你的同學。

可是,丁寶不可能不理會那些同學,那幾天時間內她都很沮喪。後來我看她自己也不能處理,就偷偷去找了班主任,老師幫忙立了威。當然,在同學們逐漸習慣後,她這小隊長的官兒也算順利地當了下來。

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一個明顯的特點:密切關注別人的想法

學校這個小社會的等級逐漸形成,每個娃都在其中爭先恐後地尋找自己的位置,總是希望得到所有人的喜歡,幾乎所有的娃都會為了適應環境和獲得地位而改變自己。

所以,像丁寶這樣因為同學和同伴的壓力,想改變自己,融入大集體中的心理是非常正常的。儘管我希望她獲得鍛鍊,發展個性和多樣性,但是,這種從眾的心理還是不能隨意打破的。

今天是關於小學生來自同伴壓力的案例:

辛老師,我家男孩,三年級,最近他的事情很讓我苦惱:

前兩天他放學回家,我發現他的臉上有一塊青,我問他怎麼了,他說課間的時候,和幾個同學一起“收拾了”隔壁班的同學們。

我一聽,這不是打群架嗎?非常生氣,就訓斥他:你什麼時候也開始打架了?多危險!你還敢打群架啊!

娃一聽也不高興了:我也不想去打架啊,可是,我不去,他們就不和我玩了!我想跟他們一起玩!

後來我瞭解到,他們同學中有兩個男孩子比較“野”,比較“厲害”,是男生裡的“大哥大”,我家孩子很佩服這樣的人,特別想融入他們中間。

我也能理解男孩子長大了,喜歡這種有力量的感覺,但是我還是很擔心,擔心他“學壞”,我該怎麼引導他?

我們先來看發生了什麼?

1. 娃遇到了來自同伴的“極端”壓力:“不跟我們去打架,就不帶你玩”。這種現象在小學、中學都很常見,也讓很多本性就不會打架、善良的孩子很矛盾:不從眾,就被孤立,但友誼和團體的關係又是他們這個階段的主要需求。

2. 娃的這種“從眾”心理讓他處於危險之中:“打群架”是危險的行為,對於學齡兒童需要學會如何抵制這種影響個人安全的來自同伴的壓力。

3. 媽媽不知道怎麼可以有效地幫助孩子:如果強制孩子不跟這些同學玩,很可能影響孩子在學校的關係,進而影響上學積極性;如果放任不管,又很擔心孩子的安全,甚至怕他“學壞”。

作為家長要知道的事:

1. 6歲以上的孩子會變得越來越不以家庭為導向,而是以同伴為導向;換句話說,同學和同伴的關係更吸引和影響孩子;

2. 當你發現孩子已經處於危險的同伴壓力時,並且用“每個人都這樣做”“我想跟他們一起”的說辭來為危險的活動辯護,就是我們要幫助孩子抵抗同伴壓力,進行訓練的最佳時機

3. 同伴壓力並不總是消極的,除非小團體有個別人具有破壞、暴力的行為,否則不要試圖打破孩子的從眾心理,這在兒童心理發展上是很正常的。

如何幫助孩子應對同伴的壓力呢?

1. 使用“如果......那麼......”的遊戲,幫助孩子練習“做決定”的能力

比如,“如果你同學讓你去打另一名小朋友你會怎麼辦?”“如果你的朋友讓你拿筆在學校的牆上亂畫,你會怎麼辦?”

這種辦法有利於幫助孩子使用問題解決的技巧,來思考危險活動可能導致的後果,並由自己做出明智的選擇。

我們家長可以在他的選擇上幫忙分析利弊,開拓思路,讓孩子做出決定。

2. 在孩子適應團體的同時,鼓勵個性化和多樣性的發展

學齡兒童在這一階段開始想要適應團體是非常正常的,儘管為了適應團體需要改變自己,但是作為家長,還是要繼續鼓勵孩子發展個體的獨特性和多樣性。

比如,這位男孩子就非常喜歡體育,媽媽就可以鼓勵孩子在運動會上成為閃耀之星,讓他在小團體裡提高“地位”,而逐漸變得有“話語權”,這樣在很多時候,就可以有能力拒絕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丁寶也是在當了小隊長之後,在老師的幫助下,變得越來越自信,逐漸學會在如何融入團體的同時還能當好自己的小官兒,而且還在五年級的時候榮升為班長。

所以,孩子的多樣性和個性的發展是提升自信,發展自我認同的基礎,同時也有利於在小團體中提升地位。

3. 保持親子順暢交流來保護孩子不受同伴壓力的影響

要保持和孩子交流渠道的暢通,告訴他們:當面對朋友和同伴的要求舉棋不定的時候,可以來和你談談,不要擔心你生氣。

當然,作為父母,要做到一個前提:聽到這樣的談話時,要保證自己可以控制住情緒,做到不生氣。

同時,要清楚、明確地讓孩子知道,危險的活動不會因為“大家都那樣做”而變得安全。

4. 利用同伴壓力的積極作用,讓孩子取得更大的進步

同伴壓力也有積極的作用:

對同伴認可的需要可以激勵孩子努力成為最棒的——在學習、體育、音樂等方面;

可以獲得更多的社交能力,和朋友們在一起,就必須學會傾聽、分享、交流;

家長可以幫助孩子瞭解自己,從別人的角度看自己,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長處,並克服自己的缺點。

縱貫整個學齡期,孩子都在探尋自己是誰,與同伴的交往過程就是自己的鏡映。來自同伴的壓力,會讓孩子主動去尋找自己的角色和位置,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助他們在路上不斷地正向前進。

9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女士生活習慣致4次流產?醫生檢查後卻發現,並沒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