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朋友對我的評價都是很外向健談的人,有我在場合可以聊的趣事就會很多。
在我小的時候,經常晚上都有人來家裡做客,我一定要湊到爺爺身邊聽他們跟爺爺聊什麼,並且不時地接話和他們聊起來。
爺爺曾經開玩笑說,要找個大水缸把我扣起來,才能求得片刻安靜。
我們家小朋友從一歲多點開始說片語,一歲半可以說短句,兩歲溝通完全無障礙,在街上遇到誰都要聊上幾句,哪怕遇到個蟲子也要和它說說話。在家自己玩得最多的也是配音遊戲,一人控制幾個玩偶,分別給他們配音,開展不同的故事。
很多人問我怎麼引導的小朋友說話,也有人直接丟兩個字給我-遺傳。
是的,遺傳因素不可不看,但這種可遺傳的特質,不只是在基因裡,更是影響了家庭環境氛圍,是不容忽略的。
那就是,我一直很”矯情“的和寶寶說話。
在諮詢中,不論是不好好吃奶的,還是追奶的,我大都會鼓勵新手媽媽們去和寶寶說話。
但是經常會得到回答“他能聽懂嗎?”
或者“這個樣子,覺得自己好矯情啊”諸如此類。
可是,和寶寶說話的確非常的重要。在和寶寶說話之前,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相信他是一個有感受有情緒的獨立的人。
寶寶在子宮就對聲音有反應,到孕晚期甚至會發現,當週圍有明顯的噪音/音樂,他似乎會醒來踢媽媽的肚子。
剛出生的時候,寶寶的聽覺明顯比視覺發育得好(當然視覺也會迅速的跟上節奏),爸媽很快會發現寶寶可以扭動腦袋和脖子去尋找爸媽的聲音。
新生寶寶來到這個全新的世界,他最需要一個舒適的環境,作為爸媽在這個時候要做的就是儘量滿足他的需求來積極積極的回——溫暖的懷抱,甘甜的乳房,溫柔的聲音。
而在寶寶出生的前三個月裡,大多數寶寶偏好較高的音調,但不是尖銳的。所以我們可以多用兒語來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嘗試不同的音調,看寶寶是否會轉向我們,然後去摸索出來,他聽的方式和他的喜好。
比如在黃昏的時候,寶寶積累了一天的疲勞,耐心逐漸消失,對聲音等都更為敏感。
如果這個時候我們用高音去誇張的逗他,他可能會反應有點過激,甚至開始哭起來。
而這時候如果我們不懂也不理解寶寶的情緒,我們自己可能也會跟著焦躁起來,甚至會煩躁的脫口一句“你到底是怎麼了呀!”這時候,寶寶繃緊了身體,似乎驚慌失措的想要逃開,因為這種聲音讓他抓狂。
而如果我們不理解他的感受,我們會誤會他在拒絕我們,讓我們難過,而我們一緊張的時候,更會不由自主地加快語速,提高音量,身體僵硬。就這樣一個黃昏,兩人槓上了,疲憊不堪。
如果這時候,我們能理解寶寶的感受,知道他的疲憊與敏感,我們去放慢語速,同時降低音調,把寶寶抱在胸前,或者吃個奶,輕輕搖晃低聲哼著兒歌。
我們調整的聲音、面部表情和輕柔的愛撫以及敞開胸懷,都可以涵容他的情緒,讓他放鬆下來。
這個時候想和寶寶說話的時候,一定要先站在寶寶的角度,去描述他的處境描述他的感受。
比如“寶寶,你是累了嗎?剛剛和外婆玩了好久了,現在累了是吧。哦~你想喝neinei了是吧,喝著neinei還哭啊,還是很委屈是吧,想媽媽早點抱過來你的,但是媽媽剛剛吃飯去了是外婆抱著的是吧,所以想媽媽了。
哦,媽媽陪著了哈媽媽來了,寶寶又困又累委屈了,剛剛外婆還批評你了是吧,寶寶就更委屈了。想吃neinei想媽媽抱,外婆不知道是不是啊。媽媽陪著的哈,你吃吧,困了就睡一會兒媽媽抱著的哈。”
看起來這些語言都很細碎,用溫柔的聲音講出來,卻有神奇的效果,是媽媽努力去看到寶寶感受的過程,是寶寶被尊重與接納的過程。
當然,每個寶寶不一樣,如果發現寶寶對聲音的反應很小,我們就需要更加誇張的強調來和寶寶說話,不能一本正經,而是要活潑生動,我們說的話要好像每一句都打上了驚歎號一樣。
比如經常會有媽媽問我,為什麼我們家的寶寶,一換尿不溼就狂哭啊。我都會開玩笑的說一句:突然脫你的褲子你不緊張啊。
所以在這個情景,我們就可以先用生動的表情跟寶寶打個招呼,告訴他媽媽接下來要幫你換紙尿褲了哦,媽媽需要開啟你的褲子哦,媽媽會用暖暖的軟軟的水來幫你擦洗哦,洗的寶寶小屁股乾乾淨淨的滑滑的,然後擦上香香軟軟的保溼霜,再穿上乾淨的紙尿褲哦。
這樣一個換尿不溼的事情,就變成了一項愉快的互動,寶寶參與其中,並且隨著媽媽的解釋,去感受不同的觸覺質地,去聽媽媽有趣的聲音,好似身臨其境了一個有趣的故事。
那麼下次他可能還會期待媽媽再次幫他更換紙尿褲。
這些,作為一個單身的人去看去想,確實都很矯情,在剛當媽媽還沒有完全進入角色的時候,覺得很難。
可為什麼和寶寶”矯情“的說話如此的重要?
因為它是幫助寶寶處理聲音資訊,聲音可以使它與爸媽或者其他人建立起良好的關係,是情感的紐帶,並幫助他學習溝通和思考,去感知理解這個世界。
而且,我們這種積極的去溝通,去與他親近的做法,會讓寶寶深深的感覺到他對於我們來說很重要。
雖然寶寶不能知道我們每一句話每一個字的意思,但是他會感知我們說話時候的語氣以及營造的氣氛。
寶寶出生後,爸媽與寶寶的說話,是他後期智力發展的基礎,當然也包括語言能力。
隨著爸媽與寶寶說話越來越多,你會發現當寶寶大一些了,有的時候及時離他很遠,父母的聲音總能讓他感受到關愛與呵護,他會更加放心大膽的去探索外部世界。
諮詢師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