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馬克吐溫說:“上帝給了人類兩隻耳朵和一張嘴巴,是希望人類少說多聽的。”傾聽他人說什麼,是一種非常明確地對他人表示尊重的方法。如果我們要了解被指導者的想法,就必須傾聽。

傳統的觀念認為,輔導他人是說多於聽的活動,至於聽,往往是為了解決問題、做出判斷或給出建議才去聽。

除了具備傾聽的能力之外,管理者還需要傳遞一種慾望,即願意傾聽被指導者說了什麼,這對於雙方關係的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

但是,不僅僅是人們不善於傾聽,很少有人接受過有關如何傾聽的培訓。大多數人並不是為了理解才去傾聽——而是為了回答才去傾聽。他們不是真正發言就是準備要發言。

反思一下你自己最近在不同的環境下的傾聽等級。在不同的場合,一般而言你處在哪一等級呢?

在教練的過程中,傾聽分為三個層次:傾聽事實、傾聽情緒、傾聽需求。

傾聽事實,就是指教練要聽進對方的想法。雖然這個很容易理解,可是多數情況下,很多人難以做到。對待任何事情,每個人的態度都會有所不同,能夠聽進去別人意見,是教練的基本素質,在教練過程中,切忌以自我為中心,以教練自己的價值觀來對被教練者的觀點進行評判,這樣會導致教練的無效。你可以透過確認的方式來確保你聽到對方所陳述的事實:“你剛剛說你希望會計部門此周完成審計報告,而會計部門認為等到假期結束後也是可以的,是這樣的嗎?”

傾聽情緒,就是要以同理心去充分的感受對方內心的情緒變化,你可以這樣確認:“聽起來你感到非常的鬱悶,有點不知所措,是吧?”這時,被指導者會感受到自己被深深的理解,願意敞開心扉繼續交流。

傾聽需求,需要教練時刻思考“怎樣最大限度地發揮對方的潛能”這個核心問題,談話要圍繞被指導者展開,傾聽被指導者希望達成的目標。這符合成果導向的教練技術要求,只有聽懂了需求才能明確改變的方向和對話的目標。事實上,任何情緒的背後都有正向需求,很多情緒是被指導者不想要的,只有需求才是他想要的。如果教練真正做到用心傾聽,被指導者的思維座標會自然轉向期待的結果,如此會大大提高教練的有效性。

在傾聽他人的事實、情緒和需求之後,我們可以主動確認我們的理解。如果我們已經準確領會了他們的意思,我們的確認將幫助他們意識到這一點。反之,如果我們的理解還不到位,他們也就有機會來糾正我們。此外,這樣做還有助於人們體會自己的狀況,從而深入瞭解自己。

建議大家使用封閉式問題表達確認。這將便於他人對我們的理解作出必要的補充。我們的確認可以集中於以下幾個方面:

1.他人的事實:“上週三我有三個晚上不在家,你說的是這回事嗎?”

2.他人的情緒:“你很灰心?你希望得到肯定,是嗎?”

3.他人的需求:“你是想請我幫你預訂酒店,是嗎?”

請注意上述問題與以下問題的區別:

1.“你說的什麼事?”

2.“你現在的心情怎麼樣?”“為什麼你會有那樣的感覺?”

3.”你希望得到什麼?”

上述這一組的問題並不需要我們用心體會他人。這些問題看起來很直接,但根據我的經驗,它們並不是獲得資訊的最佳方式。這樣的提問方式就像心理諮詢師在幫助客戶,容易產生距離感。如果我們真的要這麼問,那麼,在提問前先提及我們的感受和需要,將鼓勵人們主動表達自己。例如,如果我們想問別人“你說的是什麼事”,我們可以說:“我有些困惑,我想知道你是指哪件事,告訴我好嗎?”雖然,這並不是必要的——有時,我們的語氣已經表明了我們的感受和需要;但我還是建議主動表達對方的感受和需要,特別是情緒很激烈的時候。

確認在傾聽時如此重要,那麼什麼時候需要對對方的表述進行確認呢?首先,在對自己的理解沒有把握時,我們需要對方的確認。然而,即使確信自己已經明白了,我們可能還會發現別人正期待我們的理解。有時,人們甚至會直接問:“我的意思清楚嗎?”或“你明白我的意思嗎?”這時,簡單回答“是的,我明白了”可能是不充分的,人們也許期待我們說得具體些,你可以說:“你的意思是….是嗎?”。

案例分析:

一位女士到一個醫院當了義工。一些護士請她去和一位老太太談話。護士們告訴她:“老太太的病並不重,只要吃藥,病情就會好轉。可是她聽不進去,整天坐在屋子裡喃喃自語‘我不想活了’,‘我不想活了’。”這位女士見到老太太時,就像護士們說的那樣,她獨自坐在房中,不停地說“我不想活了”。

“你的意思是你不願意活下去了?”這位女士問老太太。老太太很驚訝,停了下來,表情也輕鬆多了。她開始講,從沒有人知道她是多麼痛苦。這位女士繼續表達她的理解。很快,她們就感受到彼此的情意,手挽手地坐在一起。當天晚些時候,老太太就開始吃飯、服藥,情緒也明顯好轉。儘管護士們一直在安慰老太太並給她建議,但只有這位女士為老太太提供了她真正需要的東西——她需要有人能理解她深深的絕望。

一般來說,如果一個人在說話時有明顯的情緒,他一般會期待得到他人的理解。如果我們自己是說話的那個人,我們不妨清楚地表明我們是否期待對方的理解。

在給他人反饋時,我們的語氣十分重要。一個人在聽別人談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時,將會留意其中是否暗含著批評或嘲諷。如果我們的語氣很肯定,彷彿是在宣佈他們的內心世界,那麼,通常不會有好的反應。然而,一旦別人透過我們的語氣意識到我們是在體會,而非在下結論,他們一般就不會產生反感。

有時,我們的意圖可能會被誤解。人們也許說:“不要用溝通技巧來套我的話。”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可以繼續傾聽對方的感受和需要。這時,我們也許會發現,對方並不信任我們,除非對我們的意圖有進一步的瞭解,否則他不會喜歡我們表達的方式。然而,就像上面的例子所反映的,只要我們專注於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所有的批評、攻擊、責罵或嘲諷就會消失。我們越是這樣做,就越能體會到一個簡單的事實:有時,我們認為自己受到了指責,實際上,那些話是他人表達需要和請求的方式。如果意識到這一點,我們就不會認為自己的人格受到傷害。反之,如果一心分析自己或對方的過錯,我們就會認為自己被貶低了。作家約瑟夫?坎伯說道:“為了幸福,必須把‘別人怎麼看我’這個問題放在一邊。”一旦我們把所謂的批評和指責看作是來自他人的禮物——為處於痛苦中的人提供服務的機會,我們就會感到這種幸福。

如果人們常常懷疑我們的誠意,那麼,我們就需要好好審視自己的動機。也許,我們只是在機械地運用深度傾聽,而忘記了其目的。這時,我們就可以問自己,我們關心的是加深與他人的關係,還是以“標準的”傾聽方式來對話。或者,雖然我們是以深度傾聽的方式來理解對方,但我們在乎的也許只是改變他人來迎合我們的需要。

有些人認為深度傾聽是在浪費時間。一位政府部門的主管在一個研討班中談到:“我的職責是說明事實和解決問題,不是為每個來找我的人提供心理諮詢。”然而,許多來找他解決問題的市民,對他卻十分不滿。有幾位市民來悄悄告訴我:“你去他的辦公室談點事情,他就給你介紹一些情況,你無法知道他把你的話聽進去了沒有。於是,你就開始懷疑他的資訊是否有助於解決問題。”理解他人是在節約而非浪費時間。關於勞資談判的研究顯示,如果雙方同意在作出答覆前先準確地重述對方的觀點,那麼,達成協議的時間將可以比平時縮短一半。

有一位先生在開始時也不認為深度傾聽有什麼價值。有一段時間,他與太太的關係十分緊張,於是,他們一起參加了一個研討班。期間,太太對他說:“你從不好好聽我講話。”“我怎麼沒有啊?”他答道。“你就是沒有!”太太反駁。

這時,我對這位先生說:“我擔心你也許只是在證實她的觀點。從她的反應來看,你的回答看不出你在認真傾聽她。”

對我的觀點,他感到有些困惑。於是,我問他是否可以讓我來扮演他的角色。他很樂意我這麼做。接著,我和他的太太就展開了以下的對話:

太太:“你從不好好聽我講話。”

我:“聽起來,你很失望。你需要體貼,是嗎?”

這位女士聽到我的回答後,流下了眼淚。她終於得到了別人的理解。我轉過身去,和她先生說:“我相信這就是她的需要——她需要傾聽和理解。”這位先生十分驚訝:“她想要的只是這個?”他很難相信,這麼簡單一句話對他太太能有這麼大的影響。

6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經典小熊行為習慣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