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給我講了她育兒上遇到的一個問題。透過觀察,她發現自家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不是太好,因為他很少能夠完整、流利地講清楚一件事,形容詞更是匱乏嚴重。看到鄰居家同齡的娃像個小大人一樣講起話來繪聲繪色,朋友有點焦慮了——“為什麼有的孩子能說會道,語言能力很強,我家娃就做不到?”
這個問題是否也在困擾著你呢?
《父母的語言》這本書的作者達娜·薩斯金德是芝加哥大學婦科及兒科教授,也是小兒人工耳蝸專案負責人。她和同事研究發現,不同的家庭當中,對於孩子教養方面的差距更多的不在於物質條件,而在於父母和孩子所說的詞彙量,在0-3歲,不同的家庭與孩子互動的詞彙量達到3000萬字左右的差距。
作者在人工耳蝸植入研究專案中,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兩位耳蝸植入患者扎克和米歇爾,在手術成功後出現了截然不同的康復結果。扎克性格活潑開朗,就讀於一所公立學校,閱讀水平達到了正常的三年級水平;同樣上三年級的米歇爾卻不得不在“特殊教室”裡學習,只會比劃簡單的手語和說一點點話的她,閱讀能力僅達到幼兒園水平。
作者薩斯金德醫生不解:他們明明有著差不多的智力、同樣深愛他們的父母、同樣的先天性耳聾,並同樣地接受了高階儀器治療,為什麼有如此大的差距?
於是薩斯金德醫生就到這兩個孩子家裡去觀察,發現扎克的家庭在他獲得了聽力以後,他的爸爸、媽媽和哥哥、姐姐每天不斷地跟他說話,他每天獲得大量來自外部的資訊。
而另一個孩子米歇爾獲得聽力以後,沒有人刻意跟她多講話,而且她之前是沒有聽力的,所以,她的語言學習速度就比別的小孩子要慢很多,老師和同學也漸漸忽略她,這導致她的語言接受能力變得越來越差。最後,雖然她具備著完備的聽力,但她只能夠去上殘疾人的學校,這讓薩斯金德醫生非常觸動。
她認為一個語料豐富的語言環境對於嬰兒和兒童大腦的發育是至關重要的。
正如書中所寫:“我們有一種非常重要的資源是被大家忽略的,而這種資源是不要錢的,那就是父母的語言。”
家長們要意識到,也許給孩子最好的語言啟蒙教育存在於我們的每一個詞、每一句話、每一次和孩子的交談與互動裡!
描述日常活動
即多給孩子描述出正在做的事情。
這樣做除了能拓展孩子的詞彙量,還能讓孩子明確知道詞彙和意義之間的聯絡。
教孩子刷牙時,父母可以這樣說:
“到刷牙時間啦,我們誰先來?”
“找到你的牙刷!你的是紫色的,爸爸是綠色的。”
“現在我們要把牙膏擠到牙刷上。”
“來,一點點擠,幹得真棒!”
“好,現在準備刷牙了,開始刷吧,從上到下,記得刷刷舌頭。”
儘量不用代詞
稱謂對孩子的詞彙意識和認知的理解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如果有人對你說,“你能去那兒把那個帶回來嗎”,即便是成人也會感到迷惑不解。同理,父母和孩子總講代詞,孩子既容易感到困惑,也不利於孩子接觸更多的詞彙。我們可以把代詞換成具體事務,比如:“你能去桌子上,幫媽媽把水杯拿過來嗎?”久而久之,孩子也會學會讓自己的表達變得更準確、具體。
訓練孩子“脫離語境的語言”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談論的都是當下發生的事情;年歲稍長後,他們就會用語言來描述當下沒看見或未曾體驗的事物,這樣的語言叫作“脫離語境的語言”,這是一種非現實的交流,它要求說話人具有高階的思維、資訊處理能力和迴應能力,孩子能進行這樣的交流,也是其智力提升的一個重要標誌。
父母可以使用雙方都熟悉的詞語進行“脫離語境的語言”訓練,比如和孩子聊聊一起做過某事的經歷、孩子喜歡的玩具、以前認識的小夥伴等等。孩子在這種情況下不得不根據自身的詞彙水平來理解未知的概念,從而鍛鍊了孩子的表達能力。
“擴句”
擴句指語言內容的拓展——即在他們現有的詞彙水平上進行更復雜、更深層次的對話,這樣的方式可以幫助孩子完善他們的表達。如果你希望孩子能說出有邏輯、結構複雜的句子,他首先必須經常聽到這樣的語言。
具體操作為:在給孩子的回覆上增加詞量。孩子說出一個詞的時候,父母最好回覆兩三個詞;孩子說三個詞,父母則以短句回答。
比如:
孩子:“抱,抱!”
爸爸:“來讓爸爸抱!”
孩子:“爸爸,抱抱我!”
爸爸:“你是不是累了,想讓爸爸抱?”
久而久之,孩子的語言就會進化為:
“爸爸,我好累,你抱抱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