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心智
敏感期描述了幼兒從周遭環境中獲取知識的各種形態。「吸收性心智」的現象則說明了幼兒獲取知識的特質與過程。
由於幼兒的精神意志尚未定型,他們必須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向大人學習。大人對於環境已有所認識,可據以建立各種知識,但幼兒卻必須從零開始。這看似不可能的任務,便是由「吸收性心智」來完成的。它使得幼兒可以無意識地吸收周遭的環境,進而組合成自己的知識。「印象並不是直接進入幼兒的心中,他們會先重新組合,再以重組後的形象停留在腦海。」此時幼兒的腦子無意識地預做準備,「隨後則是一自主性的程式逐漸覺醒,並接收潛意識階段所吸收的各種東西,而後成為有意識的行為。」就是這樣,幼兒逐漸建立自己的意志,直到可以記憶各種事物、瞭解及思考為止。
這種吸收而來的創造過程,會擴充套件到各種精神或道德上的性格,包括愛國心、宗教信仰、社會習慣、技術傾向、偏見等,事實上可包括人性的各種內涵。
當孩子到了三歲大時,日後發展與活動所需的潛意識準備工作便告完成。此時的目標在於發展孩子的各種精神功能,「這些功能在三歲之前,逐漸從無到有,三歲之後則進入下一階段的發展。」
蒙特梭利認為,孩子在出生之前即已孕育一種「精神胚胎」,也就是一種心智發展的藍圖。這種胚胎如果要自然地發展,孩子所處的環境與所享有的自由必須有很好的整合性關係。其實在這發展的過程裡,孩子也受到很大的激勵,激勵的強度是三歲以前精神功能逐漸出現時所不及的。由於幼兒必須獨立從未發育的心智構造中脫穎而出,而他們依賴的是天賦本能的完成,這本能就是所謂的「敏感期」與「吸收性心智」。經由孩子的成長,我們會自然發覺大自然控制孩子心智發育的規則。所以蒙特梭利給「兒童之家」的兒童們一個開放的環境,而後在這樣的環境裡,方得以觀察到這些規則的運作並驗證它們的存在。
心智發展的自然原則
工作最重要的規則之一是「工作」的定律。蒙特梭利發覺,在開放自由空間中的孩子,可以透過工作而完整地建立自我。在全神投入自己選擇的工作之後,他們表現出極度的歡愉、平和與寧靜。所有破壞性的行為,不管是侵略性的、有敵意的、消極的或者散漫慵懶的也都隨之不見了。【所有成人認為兒童不適宜的行為的表現其實都是一種內在發展需要沒有得到相應滿足的外顯表現】蒙特梭利指出,經由全神貫注投入活動,孩子某些重要需求必已得到滿足,因此他們所達到的心智上的和諧與平衡的新狀況,其實就是孩子該有的正常情況。
蒙特梭利將這種精神整合的程式稱為「正常化的兒童」(the normalization of the Child).【簡而言之正常化就是兒童的每個當下的成長需要都得到了充分的滿足。假設兒童的成長道路是一條軌道,那麼孩子需要沿著軌道行駛才能到達終點,如果中途成長需要沒有得到滿足,孩子就可能出現脫軌現象,比如:亂髮脾氣、打人、偷東西,這些現象稱為不正常化現象。】
在孩子所透露給我們的訊息中,有一點是很重要的,也就是透過工作所進行的『正常化』過程,可以確信孩子對工作的態度表現出一種積極強烈的本能。如果不經由工作,人格將無法自行組織、從原始結構中分化發展,而人就是要透過工作,才會逐漸成長的。【工作的本質就是為了創造健全的人格】
經由工作可使孩子成為真實的自我,因此孩子對經常性的活動有內在的需求動機,幾乎保持在最大活動量的原則下。他們無法安靜不動,「而且受到追求成功的壓力所驅策,要求自己獨立且成功地完成,他們會不停地加緊努力。」因為如此可實現自己的目標,不管之前有多費力,一旦完成之後,孩子都會顯得輕鬆與滿足。
孩子的工作和成人的工作很顯然地有所不同。孩子利用環境來改善自己,成人則透過自己來改善環境。孩子的工作重在過程,成人則針對結果而工作。「創造一個自然的環境是成人的任務,這是需要智慧與努力。我們稱之為生產性的工作,其本質上也具備了社會性、團體性與組織性。」成人的工作是冀望以最小的努力獲得最大的成果,要求有所收穫與獲得幫助;孩子則在工作上不尋求幫助,必須靠自己獨力完成。
由於孩子生活的社會化本質既不適合於成人社會,也不具生產力,現代的孩子通常被剝奪了這些活動。他們被放逐在學校中,而學校常是壓抑他們的建設性發展與自我實現能力的地方。隨著成人角色的日漸複雜,目前文明社會的問題日益嚴重。在原始社會,工作通常較為單純而且可以任意地進行,成人可以與孩子較少磨擦地共同生活在工作環境中。現代複雜的生活則使得成人「很難配合孩子的步調與成長過程的心理需求。」
獨立 在孩子發展過程中所透露的第二個原則是「獨立」的規則。「除非有退化的傾向,否則孩子的本性對自己機能上的獨立有直接且熱切的要求。隨著年齡的增加,這種動機會愈來愈強烈。」他們藉著這種獨立來聆聽自心內在的指引,「這種內在的力量會影響他們的選擇,這種功能被剝奪,孩子的意志力和注意力將受到阻礙」,【往往阻止內在力量選擇的就是成人,所以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讓成人去了解兒童的成長。】使得他們的許多潛能無法發揮。其實完整的人格發展對外在的指示以及依賴能否逐漸解放。
注意力 第三個原則牽涉到「注意力」(Power fAttention).在成長過程的特定階段,孩子會以前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周遭環境中的特定事物。「問題在於如何激起對孩子人格有重大影響的注意力。」【透過敏感期的外顯特徵及準備滿足敏感期的環境】孩子集中注意力來發展並鞏固自己的人格,此時並非終點,而是起點。首先他會被可吸引他本能注意的東西所吸引,比如鮮豔的顏色等。隨著經驗的累積,他內心對已知的事物逐漸有了認識,進一步對於新奇的未知世界有更大的期望與興趣。
孩子會注意他心中已有印象的事物,還有前一階段已吸收的事物,而且對於已吸收的事物皆有一種慾望要把它們長留腦海、反覆思考。就是這樣,以理解力為基礎的敏銳興趣取代了以天生慾望為基礎的本能興趣。一旦孩子可以集中注意力在這種以理解力為基礎的興趣,他們會變得較為冷靜且懂得控制自己。他們十分明顯地表露出因為全神貫注所得到的樂趣,而顯得輕鬆與滿足。蒙特梭利認為這些外在的表現,正是孩子的內在正逐漸定型的證據。
意志力 當孩子集中意志力的時間逐漸延長,內在各種能力的協調順暢無礙後,與意志力有關的第四個心理原則便會出現。「意志力的發展是一種緩慢的過程,必須透過與環境持續互動的關係才會出現。」通常孩子選擇一種工作,然後會剋制自己不要做出無關的動作,因而漸漸適應工作的限制,意志力在內心也就逐漸形成。此時決心與行動是意志力發展的基礎。【工作的過程就是意志力逐漸形成的過程】要求孩子應該怎麼做是無益的,因為其中並沒有涉及決心或行動。相同的,就是這種意志力的實際發揮作用在內心定型,使一個人可以逐漸有效控制自己的行動。由於傳統的學校教育嚴格限制了孩子選擇與活動的機會,蒙特梭利女士認為「如此不僅剝奪了孩子發揮意志力的機會,而且直接阻礙了意志的表達。」
關於孩子意志力的發展,蒙特梭利觀察歸納出三個階段。第一是孩子會重複的動作,這種重複會在極度專心於某一動作後發生。他們甚至會因不停地重複而表現出明顯的滿足。這種成就對於成人來說微不足道,卻帶給孩子能力與獨立的訊息。如果大人干擾了這種重複的動作,將會傷害他們的自信心與在工作中堅持的能力。而且此一階段的干擾,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不愉快的。蒙特梭利認為,「如此會使他們如同生活在一連串的夢魘之中。」
經由活動的體會而建立起獨立與能力後,第二階段的意志力發展便開始了,此時他們以自我學習作為生活的方式。如同大人一般自己做抉擇,這並非結束而是開始,這會使他們逐漸認識自己與擁有自己。這一階段的特徵會透過活動表現出來,而不是傳統學校中強調的「秩序」來的安靜不動。此一階段的孩子對於自己的能力各種創造性的表現,也會接受自己行為的責任,同時配合現實的各種限制。
在自我學習之後,孩子進入第三階段,此階段主要特徵在於服從的能力。這是自然的現象,「在經歷一段漫長的成熟過程之後,會出人意料地表現出來的能力。」
服從的現象或許是今日蒙特梭利哲學中,令美國人最難接受或理解的,因為它暗示著孩子可能會自然地服從老師,這一點使美國人心生恐懼:害怕他們的孩子會變成順從成人世界的奴隸。這種恐懼部分是因為對西方世界來說,服從與意志力是截然不同的兩種觀念。以往的教育方法是壓抑孩子的意志以使用老師的意志取而代之,無條件的服從因而被認為是破壞孩子意志力的方式。蒙特梭利則持不同的看法,她認為服從與意志力皆是同一現象的一部份,在意志力發展的最後階段,服從才會出現。
這種宇宙力量並無實體存在,而是進化過程中生命本身的力量。它驅使每一個生命走向進化的過程,也因為它,才能產生動力。進化並不是偶然發生的,而是有一規則在監督。所以,如果人類的生命表現了這種力量,那麼人類的行為,自然也要受其塑造。
在孩子的生命中,如果可以從容地按照自己的意志完成活動,這所謂宇宙的力量就進入了他們的意識之中,意志力也開始發展。這種過程持續不斷進行,只是必須透過實際的體驗方能發展。因為我們不得不聯想到意志力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必須經過發展的程式,同時由於它是自然界的一部份,這種發展過程必須透過遵循自然定律方可達成,也是透過與環境持續關聯的活動來完成的緩慢過程。
最後階段完成時,對於生命力的服從會出現,也就是這種服從,使得人類生命與社會的延續成為可能。
意志力與服從,此時並行發展,在發展的次序上,意志力是先前的基礎,根據這個基礎,服從是後面的階段。事實上,如果人類不曾經過某種進化的程式而具備服從的特質,那麼人類的共同生活幾乎是不可能的。
蒙特梭利所謂的服從,絕不是指現代社會中常見的盲從現象,這種盲從曾帶給人類許多恐懼與破壞。
目前世上的一切足以清楚地告訴我們,所謂服從的人是怎樣的,這種服從說明了為何許多的人會受到傷害,它是一種未加以控制的服從,會毀滅整個國家。我們的世界中從來不曾缺乏過服從,只是很不幸地缺乏對於服從的控制。
對於服從的控制需要兩個條件,即服從的完整發展,還有意志力發展過程最後階段的達成。就如同人的其他性格特質一般,服從也是分階段來發展的。
首先它是單純由內在的理性衝動所驅使,隨後提升至自主性的,然後一階段一階段地發展,最後會受到意志力的控制。
這種自主性意志力如果在自然的狀況下發展,就不會導致破壞性的行為,因為它是來自生命力。
實際的狀況是意志力並不會導致不守秩序與暴力,這些其實都是情緒上受到干擾與痛苦的徵兆。在適當的情況下,意志力反而會驅策某些對生活有益的活動。大自然賦予孩子成長的任務,配合他們的意志力使他們有進展,並且逐漸發展自己的能力。
在蒙特梭利哲學裡,所謂服從被認為是人的天性之一。此天性必須可控制或者具備智慧,方能夠與生活中的各種力量配合,而且成為人類生活與社會生存所依賴的本質。
當代作家丹尼遜(George Dennison)對於孩子智慧性服從與合作的發展,以及它們在孩子與成人世界間關係發展的方式有深刻的觀察。他認為孩子先透過與父母,其次是其他成人的相處經驗,而瞭解「成人的天生權威」。成人接受了對孩子的責任,在照顧的同時也加註其他的需求與期望在孩子身上。在他的名著《孩童的生活》(TheLives of Children)一書當中,丹尼遜描述自己與一個名為約瑟的小男孩之間的關係發展。
我的要求成為約瑟經驗的重要部分。它們不單純是一位老師或一位成人的要求,更是我照顧約瑟的方式。約瑟也能感受到這一點。事實上我覺得他也重視我對他的要求。我們成為生活中的合作伙伴。其實他最重視的是有人願意全心全力地去教導他。當他意識到我的生活延伸到他所不知的許多領域,我身為成人的意義對他而言就更為強化了,我所知道而且可教導他的
事物,也因而在相處的生活中真正獲得發揮。
智力發展 心智發展的第五個自然原則,就是智力的發展,這牽涉到了解生命本身所需的關鍵,也是「教育能否發揮功能的關鍵。」智力被定義為「使人建立自我,同時建立與環境關係的各種反應與組合性或重建性活動的總合。」
智力發展的開端在於意識到環境中的差異。孩子透過自己的感官來獲得這些差異,並將差異在腦中重組成一有次序的組合。身處充滿刺激與不停變化的環境,容易造成孩子腦海中印象的混亂,因此,孩子接觸這種環境是毫無益處的。「幫助孩子智力發展,就是幫助他們腦海中的印象有次序地形成。」這種發展程式在進行的第一個徵兆是對於刺激有反應,其次是他們的反應會呈現秩序。
想象力與創造力 第六個自然定律是幼兒想象力與創造力的發展。這兩種能力是幼兒與環境接觸下形成的心智慧力,而後發展出的天賦本能。此時的環境必須是美麗、和諧,而且以實際世界為基礎的,以便使孩子可以組織自己的知覺。一旦對自己的生活建立了際而且有次序的知覺,他們便可以選擇各種創造力必需的活動與程式,會「將事物的主要特質抽象化而組合成腦海中的形象。」蒙特梭利強調這種篩選的能力需要具備三種特質,第一是有高度的注意力與專注程度,這幾乎是以沉思型態出現;第二是可觀的自主性與獨立判斷能力;第三是對於真理與事實的接納與期待心態。
蒙特梭利特別關心第三點特質,她認為成人常會不經意地阻礙了此一特質的發展。孩子通常有沉迷於各種幻想的傾向,成人習慣於認為這些是孩子想象力豐富的證明。蒙特梭利並不認為這與想象力有關,反而是說明了孩子生活中依賴與無助的狀態。「假如成人採取聽天由命的態度不加以輔導,孩子只好不停地產生幻想。」同時,蒙特梭利也指出,孩子會接受成人的想象,比如耶誕老人的傳說等,但蒙特梭利認為這並不代表孩子的想象力,而只顯示出孩子輕信他人。但這種現象會隨著年齡增長與智力發展而逐漸消失。成人會以自己的想象力灌輸給孩子,其實是因為他們一直認為孩子是極為被動的,必須主動地為孩子做一些事。
孩子常被成人看做是隻能被動接受而不能主動行動的個體,甚至在其生活的每一個環節,孩子的想象力也被如此認為與對待。我們常以為告訴孩子一些神話故事,例如中了魔法的公主······等故事就可以增進孩子的想象力,其實這些故事,只是處於吸收印象的階段,並不能發展整體想象的能力。
除了美麗、有秩序與真實的環境,蒙特梭利瞭解到,如果孩子要發展創造力,他們也需要自由:可以選擇環境中有吸引力的事物,並且擁有不受干擾的自由;發現自己的答案,進而與別人分享他的發現等各種自由。在培養創造力的各個階段,孩子所表現的疏離與孤立,留給造訪蒙特梭利教室的人深刻的印象。然而這種疏離的景象卻常受到誤解。訪客常常只注意到孩子當時所表現出與其他同伴的隔閡,卻忽略了這是孩子培養創造力所必經的過程。
蒙特梭利教室中的孩子,通常可免受各種使創造性動機消失的外來權威的干擾,這和傳統教育方式大相逕庭。在傳統學校中,成人的判斷不時圍繞著孩子。荷特(John Holt)所著《兒童為何會失敗》(How ChildrenFail)一書中,對於教室環境充斥外來判斷與控制所造成的不良後果有很詳細的描述。和傳統的教育方式相比,蒙特梭利能夠理解孩子早期的創造力,並且發展出可促進創造力發展的方法,在這方面,她的確是值得尊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