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開放,很多家庭都開啟了二胎備孕模式。二胎家庭歡樂多,也有因為生二胎,鬧出親子關係緊張的情況。之前親戚家就出現過,二胎女兒生出來之後,大兒子變得更敏感了。每次,看到妹妹有什麼,他也要什麼。玩具、好吃的都不會讓給妹妹,家裡人就會說他,一點都不像哥哥,會跟妹妹搶東西。關係最緊張的是,有一次,男孩生氣地把自己的玩具都收拾起來要拿去扔,媽媽要去打他,家裡爺爺奶奶趕緊去攔著。孩子的媽媽不理解為何孩子變化這麼大?有時候還會跟我們吐槽,孩子越長大越不懂事。難道真的是這樣的嗎?
阿德勒在《兒童教育心理學》一書裡提到:每個孩子和成年人都有自卑的心理。
自卑心理的人,外在表現就是行為的怪異,他們想透過異樣極端的方式引起在意人的關注。
孩子是家庭中的一員,家庭裡的事情可以聽孩子的意見。如果準備要二胎,可以事先問下大寶的想法。父母如果沒有提前和孩子溝通,事後也沒有給孩子充分的關注,孩子的安全感會削減,自卑心理也就來了。
那麼,父母該如何與孩子溝通二胎的事情?又該如何平衡大小寶的愛呢?
這套書是“中國神獸”系列中的一本,這本《麒麟送來小妹妹》藉助中國神獸故事,結合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習俗,用精美的圖畫、細膩的情感、可愛的畫風把家裡有了小妹妹之後,小狐狸呼呼心理的跌巖起伏,繪聲繪色地展現出來,父母和孩子共讀的過程中,都會有不同的收穫。
元宵節的花燈結合二胎到來
注入時代氣息的故事開頭神秘吸引人
故事的開始,小狐狸呼呼一家迎來了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日元宵節。按照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元宵節這天,家家戶戶掛花燈,五顏六色的花燈裝扮著大街小巷。
媽媽想要和呼呼一起做一個麒麟燈。呼呼好奇地問媽媽,麒麟燈是什麼?在呼呼的問題裡,故事開始了。媽媽告訴呼呼,麒麟是一種可以帶來祥瑞的神獸,更神奇的是它還會送來小寶寶。
呼呼好奇,一個普通的燈怎麼會帶來小寶寶呢?他左看右看都沒有發現麒麟燈的神奇。
繪本上,這一處的圖畫把呼呼的好奇心描繪得淋漓盡致。這副圖從立體的角度觀看,呼呼看麒麟燈的姿勢就有四種,不相信想要探個究竟的好奇神情更是表現得具體形象。
元宵節麒麟燈的二胎故事
還原二胎懷孕的家庭日常熟悉又親近
呼呼和媽媽在元宵節這天製作了麒麟燈,自從家裡掛起了麒麟燈,呼呼就發現,家裡的一切在悄悄地發生變化。
爸爸對媽媽的關心更具體細緻了,媽媽的鞋帶鬆開了,爸爸都會立馬蹲下去小心翼翼地幫媽媽繫好。
媽媽的步伐沒有以前輕盈,對呼呼的要求也不是有求必應,呼呼想要抱抱,媽媽只能有氣無力地讓他去找爸爸。呼呼難免有些失落。
呼呼也越發地好奇:為何爸爸媽媽喜歡買很多的東西,奶粉都是一整箱地買,還囤積了很多玩具,呼呼好奇這些都是買給誰的?難道是爸爸媽媽買給自己的?
呼呼正疑惑著,突然有一天,爸爸媽媽就告訴了他緣由。家裡要多一個妹妹啦。呼呼盯著麒麟燈想著,難道是麒麟送來的?
爸爸媽媽都去醫院了,呼呼在家左等右等,漸漸地,他就給睡著了。夢裡,他看到了一個嬌滴滴的小妹妹,是麒麟駕著祥雲送來的。
二胎家庭該如何平衡大小寶的愛?
神獸故事背景下父母的語言和動作模板
呼呼終於要面對家裡多了一個妹妹的現實。他發現大家都圍著妹妹轉。他還來不及準備,就已經當上哥哥了,他的心裡一點都不高興。
他開始表現出比以往任何時刻都細膩的內心,用各種方式纏著爸爸媽媽,試想著讓爸爸媽媽多關注下自己。但是,他總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迴應和關愛。爸爸總是那麼忙,顧不上他;媽媽還不時地提醒他:“長大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呼呼的心裡徹底崩潰了,他氣得隨手扯下麒麟燈,把麒麟燈扔出窗外,他不想當哥哥,他不想要小妹妹,他只想要以前的爸爸媽媽。
呼呼帶著一股怒氣離家出走了。
接下來,繪本里溫情的一幕幕出現了。
由麒麟燈幻化而成的小麒麟,一直默默地陪在他身邊。就像爸爸媽媽對他的愛,從來沒有改變,也從來沒有消失。
得知呼呼離家出走,爸爸媽媽的言行值得二胎家庭的父母學習。
首先,父母要有不揭穿孩子內心的智慧。
媽媽走到呼呼的帳篷前,輕輕地開啟帳篷,若無其事地對呼呼說:“寶貝,回家洗澡睡覺啦。”媽媽的笑臉印在了暖暖的燈光中,呼呼一下子感受到了媽媽的愛,跳到媽媽的懷抱裡,感動得快要哭起來了。
世界上最脆弱的是孩子不懂父母的心,最堅強的是父母愛孩子的心。
其次,父母要勇敢地對孩子說抱歉,表達對孩子的愛。
爸爸給呼呼洗完澡之後,對呼呼說了心裡話:“對不起,爸爸媽媽最近太忙了,忽視了你的感受。就算有了小妹妹,你也永遠是我們的寶貝!”
呼呼感受到爸爸媽媽對自己一如既往的愛,他也開始理解父母,變得懂事起來。他迴應爸爸,沒有關係,自己沒那麼小氣。
父母千萬不要吝嗇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愛。愛孩子就大膽地告訴孩子,這會讓孩子的內心充盈踏實。
最後,愛孩子就抱抱孩子、親親孩子。
“愛我,你就抱抱我;愛我,你就親親我~”親子爸爸透過親暱的行為(親親呼呼的小鼻子)、加強呼呼對小妹妹成長的參與感(讓呼呼幫小妹妹拿奶粉等)、對呼呼表示肯定(爸爸媽媽的小幫手)等,讓呼呼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歉意、關注和肯定,以及自己作為“哥哥”這個角色的責任。
呼呼參與到爸爸媽媽養育妹妹的細節中,感受到一家人的團結友愛,也讓呼呼找到了當哥哥的樂趣。最後,他終於接納了麒麟送來的小妹妹,並且向朋友驕傲地介紹。
父母多向孩子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愛,不僅讓孩子懂得父母真的愛孩子,也教會孩子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做一個會與自己情緒相處的高情商的人。
閱讀,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