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我們必須要停止去用孩子在十八歲時的成就來定義成功,比如說像爬藤,進好的大學,這種思維會毀了孩子在他們二三十、四五十歲成功的能力。”
——Dr. Kenneth Ginsburg
賓西法尼亞大學醫學院兒科教授
電影《你好,李煥英》以其強大的口碑傳播成為了2021年春節檔最大的票房黑馬。感動的同時,走近李煥英式教育,這位母親的“笑育法”的確發人深省。
李煥英用“笑的教育”
培養孩子強大的內心
影片中的李煥英有個並不完美的女兒,賈曉玲“幹啥啥不行,犯錯第一名”,但李煥英總能用“笑的教育”鼓勵孩子,從不因此埋怨。現實中的賈玲也是如此,母親的言傳身教支撐她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光,這種教育帶給她的不僅是事業上的成功,更讓她成長為一個人格健全、樂觀堅強的人,把快樂帶給更多的觀眾。
回看賈玲的成名之路,我們更能感受到這種“笑的教育”的偉大力量。
18歲,賈玲高考落榜,有些心灰意冷的她,在家人的鼓勵下選擇二戰。後來如願考上中央戲劇學院相聲班。然而,對女生來說,說相聲並非易路。中戲畢業後,賈玲開始四處演出。為了生存,擠在被朋友形容成“狗進來都只能上下搖尾巴”的地下室裡,北漂6年,卻還是一無所成。
28歲,她第一次登上春晚舞臺,但其後仍舊不溫不火。直到兩年後,她進軍真正適合自己的小品界,國民度才實現質的飛昇。
38歲,導演賈玲的處女作《你好,李煥英》問世。這是賈玲寫給媽媽的情書——“我不是為了當導演才去拍電影,而是為了拍李煥英才去當的導演。”有母親的言傳身教才有了今天的她。李煥英雖然早早離開,但媽媽身上那股樂觀積極的精氣神和那抹笑容永遠陪伴著賈玲,化為她內心的強大,在漫長的辛酸歲月中給她堅持下去的力量。
賈玲大器晚成,也許小時候的她並沒有給母親爭過多少光,但如今,《你好,李煥英》成為了一枚“喜劇核彈”,幾乎所有人都會發自肺腑地說:李煥英,你女兒真行!
用“笑的教育”
賦予孩子“試錯權”
傳統教育被形象地概括為“填鴨式教育”,其突出特點在於用統一的標準去定義教育的成功,用"傳送帶"式的、大批次生產的方式來培養孩子。反觀英國家庭,這些家長們鼓勵孩子調皮,透過“試錯教育”讓孩子在“錯誤”中成長。
有網友稱英國家長的“試錯教育”曾給他上了生動的一課。當看到朋友9歲的兒子約翰能像大人一樣把家務做得井井有條時,他很驚訝,朋友卻笑笑說:“你太小看孩子了,約翰5歲時對洗碗產生了興趣。那一次,約翰不僅把自己渾身弄溼,還打碎了碗。他嚇得直哭,以為我們會責怪他。我什麼也沒說,只是給他洗了澡,換了乾淨衣服,然後繫好圍裙,給他仔細示範如何才能把碗洗得乾乾淨淨。在我的示範下,經過多次練習,約翰慢慢學會了洗碗。”
“在英國,孩子不論年齡大小,都是重要的家庭成員,也要像大人一樣負起該負的責任,而承擔家務則是最好的方式。孩子一開始當然是不會做家務的,但英國家長實行的是‘試錯教育’,孩子做家務時,家長只需要在旁邊時時監督,不但能保護孩子,還能及時糾正錯誤,並給他們做出正確的示範。
經過多次練習和嘗試,讓他們在錯誤中成長、成熟。中國不是有句俗語叫做‘實踐出真知’嗎?小孩子一樣有試錯的權力,老怕做錯,什麼也不讓他幹,那他什麼時候才能真正學會呢?”
試錯不是賭博,
“笑育”不是沒有原則的溺愛
電影中的李煥英能坦然地接納孩子的不完美,給孩子成長的時間和犯錯誤的機會,沒有因為孩子眼前的不成器,貶低其未來的發展潛力,沒有用孩子一時的表現去定義孩子的一生。
然而現在有很多家長不是如此,他們對於孩子的期望僅僅就是考上一所好大學,考上了,孩子就是光宗耀祖,沒考上,就把自己的孩子定義為“失敗者”——然而,教育真該如此嗎?
復旦大學副教授沈奕斐說過:“孩子的成長是螺旋性的,要自己不斷去試錯,才會知道前進。”每一個人生階段都存在著無限的可能性,教育不是拔苗助長,不可操之過急,好的教育需要時間,就像再好的玉石也需要時間來打磨。而試錯,正是孩子探索人生的無限可能性的一種方式。
潛龍在淵,沒有一種成功是一蹴而就的。
馬雲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成功人士,在成為中國著名企業家,阿里巴巴、淘寶和支付寶創始人之前,似乎比一般人更普通。求學時期,初中升高中考了兩次,高考參加了三次;他的創業之路也不是一帆風順,連續4次創業失敗,最艱難時銀行卡里只有200元……然而,不普通的是,他也有一位“李煥英”式父親。
每當父母嘮叨時,馬雲總是用英語來回應,馬雲的母親惋惜地覺得兒子已經油鹽不進,但父親馬來法卻有些驚喜,他笑著對馬雲說:“你小子是不是在用英語罵我呢?那好,你好好學英語,學到能隨心所欲地講,那樣罵人才痛快。”於是馬來法就騎著腳踏車帶兒子到西湖邊找老外聊天。馬雲越聊越開心,越聊越過癮,學習英語越來越帶勁了。
第一次高考,由於嚴重偏科,馬雲落榜。馬來法見他意志消沉,就讓他去蹬三輪給雜誌社送書,並對馬雲說:“你每天踩20多公里路來回都不累,為何不能重走一遍高考路?”於是一次不成,那就再戰一次。在父親的鼓勵下,馬雲先後參加三次高考,最後考上杭州師範學院英語專業。
以要不要支援孩子高考復讀這一問題為例,其實很多父母都沒有這種耐心和勇氣讓孩子做出嘗試。即便他們能接受孩子重考一次,但在失敗兩次之後,絕大部分父母都會意志動搖,開始懷疑孩子的能力,打壓孩子的自信,甚至勸孩子放棄。
他們覺得試錯成本太高了,甚至會覺得丟臉,於是想要及時止損,不願再給孩子時間。然而試錯成本高,也許錯並不全在孩子。試錯不是賭博,“笑育”並不是沒有原則的溺愛。在試錯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注重教育方法,幫助孩子在過程中吸取經驗教訓,讓孩子在失敗中磨礪心志,提升心力。
給孩子試錯的時間,
就是給創造力空間
基於我國國際教育高速發展、人才培養模式亟待升級、國際競爭愈加激烈的時代背景,創新能力成為未來社會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因此,無論對家庭教育抑或是學校教育而言,如何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是創新人才培養所面臨的重要問題。而試錯正是培養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正如中國著名畫家李可染所說:“要追求新的東西是一定會失敗的;失敗越多,碰到的問題越多,辦法也就越多。”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經濟研究所副編審範皚皚指出:“學校要為學生創設一個開放、包容的空間和氛圍,透過設計容錯機制減少學生探索和試錯的心理成本,透過鼓勵探究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養成學生的創新意識。”
京領嘉賓清瀾山學校董事、校長辛穎在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中學分會主辦、京領承辦的“中國教育質量提升與創新人才培養”分論壇上講到:“清瀾山學校的校訓是嘗試一切,我們鼓勵孩子們在試錯的過程中成長。校風是仁愛自由開放合作,我想只有這樣的學校風氣才能夠容錯,才能夠允許孩子們去嘗試,去探索未來的無限可能。未來社會的可能性可能是誰都無法猜測的,我們唯有不斷提高孩子們的能力,讓他們勇敢地去嘗試,才能夠在眾多的人群當中脫穎而出。”
達羅捷派學院也為學生們營造了一種“試錯氛圍”,正如敬沛校長所說:“Anything is possible,可能會做的多錯的多,但是要越挫越勇,這是我們的一種精神,而不是不犯錯誤。如果說在這四年裡面孩子沒有犯過錯誤,不是說他很成功,而是他從沒嘗試過,不嘗試的人永遠不會犯錯。” 在達羅捷派學院,沒有“異想天開”,只有“嘗試去做”。
總而言之,給孩子試錯的時間,就是給創新能力成長的空間。
結語
成功的教育是不可複製的,但可以借鑑。李煥英只有一個,賈玲也只有一個,但像李煥英一樣以身作則地“向孩子示範一個堅韌的人、一個幸福、熱愛生活的人、一個充滿愛心的人、一個有生活意義的強大的人是怎樣生活的”,作為家長,應該盡力為之;像李煥英一樣接納孩子的平凡卻始終相信孩子不會平庸,有信心和耐心給孩子一些時間去成長,作為家長,也許不難為之。
賓大教授Dr. Kenneth Ginsburg說:“倘若我們把人生看作一場馬拉松,那麼我們的目標就設的更長遠。當然,成功也包括好的教育、職業以維持生計,但我相信,以上的品質都大大地增強了一個人在社會上的生存能力,而且能在自己做的事情中找到意義和滿足。要是你把成功定義成去哈佛,那你就把孩子的成長過程變成了名校申請履歷表的製作過程。”
成功是考上哈佛,但也不只是考上哈佛,永遠不要拿孩子18歲的成就來定義成功,因為未來未知,而每一個孩子擁有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