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寶寶像個小肉團一樣坐著,是不是Q萌Q萌的?

光一個簡單的“坐”,仔細分析起來一點都不簡單。為啥這麼說?跟著小南看下去。

什麼時候練習坐?

一般來說,寶寶六七個月大時,就躍躍欲試想要坐起來了:脊背部、腰部都有點力量了,有時候一個翻身“呀,本寶寶坐起來了”,就勁頭十足了。

但畢竟還只是個半歲大的寶寶,還不能一氣呵成,往往會先半躺坐著,再身體微微前傾,最後雙手在身體兩側輔助支撐,三部曲下來才能坐起來。

這個階段的寶寶坐是能坐起來,但是歪倒後就沒法再坐起來了,得到八九個月大才能自己穩穩坐好:骨骼發育、神經系統、肌肉協調能力、頸部發育都上一個臺階了,能獨坐了。

爸媽怎麼幫他?

有的豬隊友看到寶寶學坐,就去輕輕一推,看寶寶歪倒後怎麼也坐不起來,笑得跟個180斤的孩子一樣,趕緊打住吧,寶寶可不是玩具。

你們要做的,是這幾件事:

1、寶寶4個月左右,爸媽用手撐著他的背部、腰部,讓他嚐嚐坐立的滋味。

2、嘗過坐立的滋味,到六七個月學坐了,爸媽放一些玩具在他面前,誘導寶寶去抓握玩具,慢慢讓他從會坐到坐穩。

3、也可以抱他坐到靠背椅上,背部有個支撐,寶寶的膽子會大起來,坐得也更穩。

4、千萬不能讓寶寶單獨坐床上,分分鐘栽下去,除非有護欄或防摔蚊帳。

5、地墊充分利用起來,放一堆玩具在裡面,讓寶寶有一個安全的玩耍、練習地盤,爸媽也能喘口氣。

6、別讓寶寶坐太久,他們的脊椎骨還沒發育完全,久了容易脊椎側彎。

你家寶寶是啥坐姿?

寶寶會坐後,啥坐姿都有,最常見0的就是跪坐和W型坐姿,如圖。

特別是W型坐姿,不管是單腿跪坐還是雙腿跪坐,你從前面看過去,寶寶的腿都像標準或不標準的字母“W”。

常見≠好,長期跪坐/W型坐姿,寶寶的腿部發育就呵呵了,希望你家不是這種坐姿哦。

跪坐或W型坐姿為啥不好?

跪坐和W型坐姿之所以常見,核心就倆字:省力。

當寶寶爬著爬著或走著走著摔了,吧唧一下就W型坐姿了:身體和地面的接觸面積最大,坐得最穩,寶寶最有安全感也最放鬆。

偶爾坐成W型,可以,長期坐成W型,開始走路後,要改:

阻礙髖關節內收,影響骨盆發育。長期W型寶寶雙腳就會內轉,容易內八。可能會讓寶寶腳趾內傾,容易平足或走路不穩,甚至腰痛、膝蓋痛。都W型坐著了,脊椎沒法挺直,容易駝背。

正確坐姿瞭解一下:

盤腿坐。雙腿向內彎曲,形成一個環形,也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坐姿哦。古人誠不欺我。當寶寶開始學坐,可以鼓勵他們先學會盤腿坐。半盤腿坐。和盤腿坐差不多,雙腿向內彎曲變成單腿向內彎曲罷了(另一條腿可以伸直)。V型坐。兩條腿伸直,會有大長腿的既視感,也最適合寶寶的身體發育。

相對盤腿坐,V型坐姿會有點累,寶寶未必願意。那就3種坐姿換著坐,一來能保持興趣,二來能鍛鍊不同的肌肉群,均衡全身的肌肉群發育。

15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元宵節快樂 5款萌趣元宵節手工,讓孩子“滾”出濃濃年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