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少少都會聽聞一些神乎其神的事情,比如孩子特別“通靈”的說法,有的時候我們只是當做茶餘飯後的閒談,不會當真。
但有些看似玄乎的事情,其實都是有依據的。
寶寶一看到爺爺就大哭,什麼情況?
張女士有一個剛滿兩歲的寶寶,平時丈夫上班,寶寶都是她自己帶。
這兩天公公婆婆提出要來看孩子,張女士欣然答應了,原本這是一件開心的事情,可沒想到尷尬的事情卻發生了。
寶寶平時都很乖,但是當公公,也就是寶寶的爺爺,一靠近寶寶的時候,寶寶突然像受到了什麼刺激一樣放聲大哭,當爺爺一遠離的時候寶寶又恢復平靜。
張女士平時有聽說過一些“靈異事件”,就是寶寶小的時候是最“通靈”的,可以看得到“不乾淨”的東西。
張女士想起以後不由覺得背脊發涼,但是由覺得怎麼可能會有這樣不科學的無稽之談。
於是她帶著疑問去詢問了身邊同樣是寶媽的同事趙女士。
趙女士問張女士,是不是寶寶的爺爺有什麼不良嗜好,張女士想了想說公公平時喜歡吸菸,而且為人比較嚴肅。
趙女士說可能是孩子聞到了爺爺身上的煙味,覺得不舒服了,或者是看到爺爺嚴肅的神情,覺得害怕了。
張女士覺得這樣的解釋比較合理,於是瞭然地笑了起來。
孩子一看到“某些人”就大哭不止,很可能是這些原因
①中老年人身上多有異味
人到中老年,新陳代謝減慢,加上體弱多病,經常吃藥,所以很多老人身上都會有一些異味。寶寶的的嗅覺還是比較靈敏的,可能我們只是覺得能稍微聞到一點,對孩子來說其實味道已經是非常濃郁了。
而且他們對身邊環境的變化也非常敏感,一旦聞到這些異味,他們就會覺得非常不舒服,變得很抗拒接近,寶寶還不會說話,只能用大哭大鬧來表達自己的需求了。
②不熟悉人的氣質或“氣場”
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過,有些人天生就比較招孩子喜歡,即便是剛剛認識,孩子們也會很主動地來靠近交流,而有些人即便是跟孩子認識好一陣子了,孩子見到他們還是會猶豫不前,不敢搭話。
其實這就是因為每個人都會形成自己的氣質或者“氣場”,有些人面相和神態都比較有親和力,而有些人天生就比較嚴肅冷漠,讓人感覺看起來很“兇”。
寶寶對人的面部識別能力較弱,還不能理解很多微表情,如果一個人稍微長得比較“兇”,或者氣質比較彪悍、冷漠,那麼很容易引起孩子的恐懼,不願意靠近,甚至嚇得大哭起來。
很多人看到寶寶可愛,都很喜歡逗一逗,但是逗娃也要講求方法,有些人逗娃能把孩子逗得咯咯笑,而有些人一逗孩子就哭。
不同的逗娃方式也會讓孩子留下很深的印象,如果有人每次逗孩子都比較大聲、粗暴,或者讓孩子感到不適,那麼孩子會抗拒這個人,也是很正常的。
④單純認生
當然,也不是每個孩子排斥某個人都是有具體原因的,有些孩子天生就比較認生,除非很熟悉的人在身邊,否則就會感到恐懼,這是天生比較缺乏安全感的體質。
所以他們在見到陌生的親朋好友時,本能反應是想要保持距離,不願意靠近,於是大哭大鬧。
寶寶開始認生時,父母要怎麼做呢?
多帶孩子出門
孩子剛來到這個世界不久,對一切都很陌生,一開始會比較依賴自己的父母,尤其是媽媽,見到生人的時候會產生本能的恐懼。
因此,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出門,鍛鍊孩子的膽量。
就像新生的小貓咪一樣,小貓咪如果在出生的2-6個月期間沒有接觸過人類,那它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再相信和靠近人類。
孩子的心性也是最接近小動物的時候,一切依照本能行事。
一開始孩子可能會連出門都抗拒,會不停得哭鬧,家長這個時候不要輕易放棄,多安撫和鼓勵孩子,告訴孩子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和值得期待。
久而久之,當孩子不再抗拒出門的時候,也會慢慢地認識和接受新認識的人。
給寶寶逐漸適應的過程
寶寶面對新見到的人的時候,大多就會恐懼和抗拒,這時候家長不僅要做好寶寶的工作,也要做到第一次見到寶寶的人的工作。
比如有些人特別喜歡寶寶,一看到寶寶就忍不住想親親抱抱。
家長就可以告訴這些人先不太激動,不要一見到寶寶就動手動腳,這樣會驚嚇到寶寶,得讓寶寶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當寶寶一見到“某些人”就大哭,寶爸寶媽不必過於驚慌,這是寶寶在成長當中必然會經歷的認生階段,人類對未知的事情都會寶寶恐懼,這是人的本能。希望寶爸寶媽們能夠多給寶寶一點耐心,正確地引導寶寶度過這個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