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有沒有試過跟3歲左右的孩子玩數數,從1數到10是基本沒有問題的,但讓他們從10倒回來數,他們就會一臉懵逼,我還發現如果讓孩子嘗試不從1開始數,從3開始往後數,孩子會反應不過來,還是得從1開始才會往後數。這讓我覺得平時孩子數數只是機械地數,他未必能理解數字背後的含義。
我想既然孩子已經上幼兒園了,數學啟蒙這塊就要開始鍛鍊鍛鍊了,不然等到上小學,他小腦袋跟不上,可就麻煩了。
關於這個數學啟蒙,其實我也跟其他媽媽聊過,他們大部分都說自己的孩子數感不錯,數數可厲害了,可我就有疑問了,會數數就是數感好嗎?
我翻了一些資料發現,其實數感是分為三個方面,一個是數字的名稱,一個是數字的符號,還有一個是實物的真實數量,只要孩子把這三個方面都結合在一起才能說是數感好。
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不同月齡所要求掌握的知識點都有所不同,這個階段家長要做的就是根據孩子的特點和接受程度來讓孩子先愛上數學,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而不是一味拔苗助長,這反而會讓他們厭惡數學,日後學起來就更加困難。
一、不同月齡孩子對數學的要求3-4歲孩子
可以感知和區分物體的大小、多少、高矮、長短等特點,並能用相應的詞來表示,能透過一一對應的方式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能手口一致地點數5以內的物體,並能按數取物,能用數詞描述事物或者動作,例如,我手裡有4本書。
4-5歲孩子
能感知和區分物體的粗細、厚薄、輕重等量方面的特點,並能用相應詞語描述,能透過數數比較兩組物體多少,能透過實際操作理解數於數之間的關係,例如5比2大,還會用數詞描述實物的排列順序和位置。
5-6歲孩子
初步理解量的相應性,可以藉助實際情景操作理解“加”“減”的實際意義,能透過實物操作或其他辦法進行10以內的加減運算,能用簡單的記錄表,統計圖表示簡單的數量關係。
學齡前孩子只要掌握以上的知識點,就可以相對順利過渡到小學階段,那麼以上的知識點,在日常生活中到底該怎麼進行練習呢?
二、怎麼進行數學啟蒙1、玩遊戲
一些簡單的數學遊戲,其實不用額外買一些道具都能玩,例如家長在紙上標註對應的數字,然後用家裡的一些樂高、積木等,讓孩子把對應數量的積木放在相應的數字上,這樣就能把數字和實物聯絡起來。
其次,也可以同樣在紙上寫好數字,然後用其他小字條畫上不同數量的花朵、圖形等,讓孩子進行配對,更好地讓他理解數字的含義。
另外也可以利用家裡的玩具,讓孩子進行顏色、形狀的配對,讓他學會分類和配對。
2、讀繪本
現在市面上有大大小小各種關於數學啟蒙的繪本,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月齡給他挑選合適繪本,平時在讀繪本的過程中,就能讓孩子學會相應的知識。
其中我比較推薦的是《數學來了》這套繪本,它能把枯燥的數學知識轉換成好看、好玩的遊戲,讓孩子輕輕鬆鬆就愛上數學。
這套書一共包含20本,有5個板塊的內容,分別是數與運算、比較與排序、時間與測量、規律與邏輯、空間與幾何,基本涵蓋學齡前孩子需要掌握的知識點。
每一本都由一個獨立的故事去介紹,故事中生動的角色和情節,能很好地吸引孩子主動探索,學習,配合上貼紙,還能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在不知不覺中就能掌握相應的概念。
3、生活中融入數學概念
教育專家陶行知先生一句話:生活即教育,我們除了給孩子看繪本,玩遊戲,還可以在生活中潛移默化給孩子做啟蒙,例如去超市、吃水果的時候,都可以利用現實生活中的物品給孩子做啟蒙。
例如,媽媽想吃3個草莓,爸爸想吃2個,讓孩子給你們拿,無形中孩子就要運用到數數的概念。
4、練習冊
練習冊應該是算是最簡單粗暴讓孩子掌握數學知識的工具,市面上有很多練習冊,例如《階梯數學》、《摩比愛數學》、《七田真》等等,家長不用全部都把它們買回來,孩子也做不了那麼多,而且很多練習冊的題型都是類似的,建議家長從易到難,選2-3套讓孩子在家練習就可以了。
而且做題的時候也要考慮到孩子專注力時間,每次做題15-20分鐘左右就讓孩子休息一下,或者去玩其他相應的數學遊戲和繪本,這樣一個知識點,孩子能透過不同途經學習,掌握起來就更加牢固。
5、家長心態
家長有時看到別人家孩子很厲害,就心生攀比心或過分焦慮,我們先調整好心態,學齡前要做的,就是先把孩子基礎打好,讓他愛上數學,如果家長一味讓孩子刷題,他從小就厭惡數學,那之後只會帶著情緒去學習,這樣成績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家長也要做好心理準備,不要覺得孩子一學就會,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有些東西可能要有教3次,5次,甚至更多次的孩子才能學會,要給足夠的時間孩子去消化。
而且家長要記得,不要去拔高,很多家長覺得提前把以後知識點學了孩子就很厲害,但孩子提前學,到小學階段,老師上課教的時候,他就不會認真聽,但家庭教育未必能跟上學校的節奏,萬一跟不上,孩子已經養成不認真聽課的習慣,以後想要跟上恐怕就更加吃力了。
總結:數學就是科學之母,數學能力強的孩子,日後對生活、管理、領導能力方面都會有一個很大的幫助。而前面提到的這套《數學來了》就是基於這個基礎設計的,即符合孩子認知水平,又能培養孩子對數學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