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說到關係,人人都有且離不開。一段安全信任被滋養的關係,是一個人心靈的港灣和加油站,相反,一段充滿破壞力的關係,無疑成為幸福生活的絆腳石。

01 關係,僅僅是互動嗎?

場景一:爸爸陪兒子

一位年輕的爸爸,在陪四歲的兒子。只見兒子手拿一輛玩具警車在地上跑來跑去,嘴裡不時喊到‘’爸爸快看~‘’。爸爸呢,在一旁撥拉手機,聽到兒子的喊聲,抬頭看一眼,回一聲‘’嗯‘’,接著撥拉手機,偶爾再抬頭看一眼兒子,說一句‘’慢著點‘’,繼續看手機。

這種場景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吧,看似爸爸和兒子的距離在兩米之內,但他們之間有關係嗎?內心是在一個世界裡嗎?兒子會感覺到爸爸在陪伴他嗎?爸爸能體驗到兒子當下的需要及感受嗎?

場景二:孩子不上學了

十三歲的婷婷,因為學習成績差和人際關係困難暫時不上學了。爸爸擔心,只會埋怨媽媽把孩子慣壞了才會這樣,時不時的對孩子訓斥幾句。媽媽害怕,對孩子苦口婆心,想各種招兒勸孩子回學校上課。孩子痛苦茫然,卡在自己的困境中不知所措。每個人都只在自己的感受中,沒有能力照顧情境和他人。爸爸媽媽心裡裝的,都是自己的恐懼、焦慮和挫敗,根本沒有裝孩子這個人。

02 建立安全信任關係的步驟:

首先是承認在關係裡發生的一切(有覺察有意識並且顯化出來,說直白點就是‘’把話說在明處‘’。

比如前面提到的婷婷媽媽,一提上學的事情孩子就惱火,索性只談表表面面的事情,但自己心急如焚。

一段關係,如果有不可觸碰不可以談論的部分,這個關係就不是安全可靠的關係。

爸爸媽媽需要坦誠開放的說出自己的想法或建議,表達自己的感受(比如擔心焦慮等),也要給孩子表達的空間,耐心的聽聽孩子怎麼了,發生了什麼讓孩子不願去學校。雙方都能充分的談論各自的想法感受期待等,就可以達成一致目標,一同面對困境,一起跨越障礙。也恰恰透過一起做事,從而建立鞏固安全信任的關係。

其次,要分清界限,然後自我負責。

分清界限,就是分清楚“你的”和“我的”。是“我的困難”還是“你的阻礙”、是“我的焦慮”還是“你的擔心”。

現在流行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很冷”,就是沒有界限的典型代表。以自己的感受和認知,代替別人的感受和認知,我喜歡就等於你喜歡,我不需要就等於你不需要,這是對人極其不尊重的表現。重要的界限是: 我的體驗是我的,你的體驗是你的,而不是攪成一坨。

有的父母自己一心想學醫,種種原因未能遂願,就逼著自己的孩子學醫,有的父母搞地質很辛苦就堅決反對孩子幹這一行;有的父母陪孩子學鋼琴,比孩子還操心,越俎代庖,比孩子彈的好;還有的父母替孩子做手抄報,把自己練成了高手……這些都是沒有界限的做法。

在其位謀其政,不能安住在自己的位置上,就只能跑到別人的位置上瞎指揮啦,對別人來說不是幫助是干擾。

最後,是建設和創造。就是如何與對方連線,如何互相合作。比如真實的表達自己遇到的困難是什麼,需要的幫助是什麼,或者明確告訴對方自己可以提供的幫助是什麼 自己做不到的是什麼。

“你需要什麼”、“我可以為你做什麼”, 每個人都自我負責的同時,帶著關切聆聽對方的訴求,這就建立關係啦,否則各管各的,就沒有關係,顯得冷漠了。

4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你給的和他(她)想要的,中間隔著一個侏羅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