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本週繼續閱讀《和孩子劃清界限》中篇第92-116頁的內容。讀完以後有以下一些感受:

中篇前半部分主要探討了“什麼是非愛行為”、“什麼是真愛行為”以及這二者之間的區別。

這個世間“愛”有很多種,父母對孩子的愛也分很多種,正如書中提到的如有條件的愛、不負責任的愛、依賴性的愛、永遠無法滿足的愛、犧牲者討債的愛等等。天下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父母,但我們的愛是孩子需要的愛嗎?是適合孩子心靈成長的愛嗎?我們給孩子提供豐盛的物質支援的時候,我們是否注重給孩子提供精神成長的心理營養呢?在我們訓育的過程中,是否讓孩子感受到“我是一個有價值的人”呢?懂得真愛的父母,一定會在孩子的精神層面給他提供充足的營養,比如尊重孩子的意見、願意傾聽孩子的心聲等。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不管面對生活中的任何挑戰和困難,都不會退縮,勇敢地接受困難並能戰勝它。

真愛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真愛的行為是建立在我們瞭解我們的孩子、尊重我們的孩子、傾聽我們的孩子、願意花時間陪伴我們的孩子。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真的很難。特別是當我們大人有情緒的時候,或者想要儘快達成自己某個目標的時候,可能會採取一些“非愛”行為,但我們無需自責,正如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所說:只要我們做個足夠好的媽媽就可以了。我們已經在育兒的這條道路上努力前行,只要我們沒有停止我們的努力,正如派克醫生說的,生活多艱,愛不是容易的事情,這不要緊,只要我們努力,就是最好的結果。

願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道路上,多一些真愛行為,少一些非愛行為,為了孩子未來走得更穩、走得更健康,我們一起努力吧。

未完待續……

5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想讓寶寶主動起床,家長抓準孩子的心理訴求,養成早起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