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涉及到的話題有:誇獎、批評,詢問學習內容等。

1. 如果對孩子說家裡沒錢,你又花錢了,咱家很窮之類的話,很窮不管是否是真的,會讓孩子覺得對家庭產生不安全感,甚至產生要儘早賺錢的想法,特別是小學五六年級以上,孩子這時已經有了自己想法,有的孩子會覺得,我是不是應該不上學了,早點工作,幫家裡分擔。

其實,什麼樣的家庭環境,只有充滿愛,都可以過得很幸福,相反,如果缺少愛,多少錢也無法彌補,我們要引導孩子學習,一些正能量的東西可以分享給他,比如看場有意義的電影,透過故事讓他學習領會,又增加了親子關係,又學到了人生價值。或者用其它正能量的事情,去引導孩子,這樣是不是更好呢?

2. 你再鬧,媽媽就不要你了。如果寶寶不上幼兒園,可以自查是否跟說過這句話有關。影響安全感,不自信媽媽是愛他的。千萬不要說。如果知道鄰居或親戚用這話逗孩子了,要儘快澄清自己對孩子的愛,避免心靈創傷。

3. 不聽話,不好好學習,長大隻能收破爛,掃大街,你看你爸幹活累吧,你學他啊,等等……不要拿職業來說教訓孩子,這是職業歧視,對孩子百害無一利,收破爛怎麼了?是不是還有破爛王非常有錢?而且如果沒有他們的工作,我們環境會怎樣?掃大街的阿姨,每天,天還沒亮,就打掃城市街道,沒有她們的勞動,我們怎麼會在乾乾淨淨的城市生活,她們的職業我們應該敬畏尊重。

4. 可疼了?都是xxx不好,如果寶寶摔了,一定不要把責任賴到別人或東西身上,要從自己找原因(至少在孩子面前要這樣),比如你下次小心點,下次別跑這麼快,下次看路……不然孩子只會認為“世界應該圍著我轉”。進了社會,結果可想而知。

5. 今天都學什麼了這種問法非常抽象,幼兒園寶寶根本無法回答,只能說沒學啥,大點的孩子,更加不會回答你,然後敷衍兩句了事,他們覺得你對他學習特別在意,會對學習產生牴觸情緒。真想知道孩子一天的行動,就要具體提問,比如說先關心一下他,在歡笑中問,你今天做什麼遊戲了?今天老師表揚你什麼了嗎?表揚了誰?為什麼誇?等,慢慢的就知道了,問出一個問題,就可以對症下藥了。

6.都是你爸不好,不要在孩子面前說父母彼此不好,誰都一樣,夫妻間多溝通。要讓孩子看到父母彼此間有愛,缺誰都不可,這樣孩子才能學會愛,有愛的能力。同理,不要在孩子面前說某某親戚不好,不要讓自己的喜好影響孩子的判斷,或許人家對孩子很好,另外不要讓孩子知道這些大人之間的事情,拉仇恨會讓孩子永遠失去對這個親戚好感,難道一輩子自己過日子嗎?上一輩的恩怨,沒必要讓孩子擔著。

7.你真棒,你真聰明,想吃啥?這種話空洞抽象,最好不要對孩子說。孩子根本不知道你為什麼誇他,就算知道了,也反而會變得虛榮,求表揚。

要針對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比如你今天按時起床做得很對;你今天自覺寫作業做得對;你這個問題回答得很準確……用物質來嘉獎也要看情況,我們不要站在自己角度去給他獎勵,比如給你一千塊啊,可以用小小的獎勵就可以,孩子愛吃糖,今天做對了,就獎勵一塊糖,這樣就很好。

另外大家給個關注吧

4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產後乏力不是病?忍一忍就過去了?中醫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