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正月十六,我們習慣性認知是,到今天,這個“年”才算真正過完了,大家要各奔東西、努力奔跑了,你作好準備了嗎?
孩子們要開學了,你也要開始上班了,是嗎?
寶媽們的早上,都是怎麼過的呢?是忙亂無序,打仗一般:早飯在燒,孩子在叫,衣服要洗,鍋碗要刷,恨不得有三頭六臂分身法嗎?
你會不會隔三岔五心情煩躁,因為愛人一句話、因為孩子打翻了牛奶而徹底崩潰、生氣斥責呢,把一個美好的早晨浪費(破壞)了呢?
忙亂會讓你焦慮,會讓你的心情陷入煩躁,你的心亂成一團,成了越抽越緊、剪不斷理還亂的線團,可以想象,你會處於煩躁、困頓之中。
同樣的時間,有人只能做3件事,有人可以做6件,還可以完成得從容淡定,這背後有什麼邏輯呢?
從兒子上幼兒園開始,我有十幾年早上送娃經歷,總結出了一套簡潔高效的安排時間的方法,看看是否對你有幫助呢?
我每天早上是這樣安排的:
每個早上,我的時間幾乎精確到秒,5點起床,先開火,燒開水,蒸煮的同時,自己洗漱,洗再去做早飯,5.20-5.30基本完成(看每天早飯的複雜程度),5.30-5.40晾衣服、整理、自己吃早飯,如果有多餘時間就手機打卡樂群,5.40叫兒子起床,同時我拿好他車上吃的早飯,清洗鍋碗瓢盆,5.55分準時出門,上學。
當然,這有一個前提,頭一晚做好所有的準備工作,吃什麼?蒸還是煮、煎,早上只需開火就行了。
每一個早上,我都安排得井井有條,時間誤差不超過2分鐘。
那麼,要如何做到呢?兩個方面
一 科學、統籌安排要做的所有事情
花幾分鐘時間,大致把早上需要做的所有事情統籌安排,先做什麼後做什麼,在做哪件事的同時,可以同時做什麼?
比如用燒開水、蒸包子的間隙,自己去洗漱;起床第一件事先把衣服放進洗衣機,等做完早飯自己洗漱完,就可以晾衣服了;在叫孩子起床、等待出門的時間,自己吃早飯。
有的事情需要時間長,可是不需要一直守著,比如蒸包子;有的事情時間短,但需要一眼不眨地看著,比如自制手抓餅。
在同一段時間裡,經過科學的統籌安排,可以多做很多事,有一個關鍵前提是,要算好大致完成時間,不然可能會手忙腳亂,反而得不償失。
如果能客觀估算時間、合理安排所有的事情,早上的時間就會過得得有條不紊、井然有序。
第二 分出輕重緩急,作出取捨
每個人,不可能完成所有想做的事情,我們需要對即將要做的事情分級分類,分成輕重緩急,四個象限,從中做出取捨。
最重要緊急的事情馬上做;不重要,但緊急的事情,提前做;重要不緊急的事情,抓緊時間做;不緊急,不重要的事情,可做可不做,看時間允許不允許,要好好思考,什麼事應該放在哪個象限裡。
要知道,喜歡跟“重要”、“緊急”是兩回事,要分清,要捨得。
取捨有一個標準,就是你忘了的事情,在你潛意識中,這件事情是不重要的。
春天來了,萬物復甦
摘錄一段“小林”的金句:
當有一個地方,你猶豫該不該去的時候,你應該選擇“去”。 當有一個商品,你猶豫該不該買的時候,你應該選擇“不買”。 當有一件東西,你猶豫該不該給的時候,你應該選擇“給”。 當有一句話,你猶豫該不該說的時候,你應該選擇“不說”。 當有一個人,你猶豫該不該喜歡的時候,你應該選擇“喜歡”。 當有一個美味,你猶豫該不該吃的時候,你應該選擇“不吃”。
如果你能夠從容踏實地完成所有重要緊急、不重要緊急的事情,你的心情,一定會變得更加暢快,而且會更有成就感。
祝願各位寶媽每天都有好心情,用極簡思維安排好生活、工作、家庭、自我成長。
PS:本文所有配圖來自小林 林帝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