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這句話貌似有些誇張了。

但如果這句話的主語是一個小嬰兒那就毫不誇張了。對於一個剛呱呱墜地的嬰兒來說,他除了會哭之外什麼生存能力都沒有。如果他的哭泣呼喚沒有得到媽媽的迴應對他來說就是絕境——對死亡的恐懼。

當嬰兒一哭媽媽的乳房就來了,嬰兒的呼喚得到了迴應,他就會以為乳房是受他控制的,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當他尿了拉了不舒服時他就哭,媽媽馬上就來了,給他換尿布。如果他還哭,媽媽就會把他抱在懷裡,輕輕的搖晃,動作和眼神充滿愛意,於是他感受到了媽媽的關注和迴應。他就會覺得媽媽是受他控制的,是他的一部分。每一次他哭,媽媽馬上就積極溫柔的迴應,嬰兒的全能自戀就能夠被滿足從而建立安全的依戀關係,為安全感打下牢固的基礎。

如果一個嬰兒的全能自戀沒有被滿足,依戀關係不健康,安全感沒有建立好。他可能一輩子(指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滿足)都會尋尋覓覓去找一個能給他無條件積極關注的人也就是去找一個媽媽。

但是這個人存在嗎?

不一定。

他可能一輩子也找不到這樣一個重要他人。

最有可能的是在親密關係裡把對方當媽,希望對方像媽媽滿足嬰兒一樣滿足自己的全能自戀提供安全依戀,給足安全感。但是對方不是媽媽,你也不是嬰兒。而且對方很有可能有自己的匱乏沒有被滿足,於是親密關係就會出現很多問題。

如果每當別人不回覆你訊息,或者你的一些付出努力沒有被看見你就會感到無比失望。這有可能是喚醒了嬰兒期對母親的呼喚沒有被母親聽見和迴應的恐懼,這恐懼是對死亡的恐懼,對未知的恐懼,是人的本能和天性。畢竟我們這代人的童年,父母都活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在育兒的知識和觀念上是非常侷限的。

據說我媽媽生完我之後就開始生病發燒持續了一個多月,眼睛都睜不開,所以她沒辦法做到對我無條件積極關注。

她孕期在深山炭場打工,遠離鬧市。常以鹹魚下飯,導致我一出生就中耳炎,耳朵不停流膿水,持續到我4週歲。我能想象我的嬰兒時期是多麼的不舒適,難怪我小時候常被貼標籤性格不好愛哭。

被忽略過的孩子要做的是區分感受。區分朋友不回覆你的感受和嬰兒期媽媽無迴應的感受不是一回事。朋友不回覆是讓你挺失落的,但他可能是在忙,也可能沒看到你的資訊,也可能他真的不知道怎麼回覆你。他不回覆你不代表你們之間出問題了,也不代表你會死亡。

除了嬰兒時期,兒童成長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重要他人無迴應的情況,可能造成兒童心理創傷。

我記得我6歲剛上幼兒園的一件事情。

我小時候住在農村,家裡大人都忙著幹農活。我奶奶和嬸嬸每天要去山上採茶葉。我父母遠離家鄉在深山老林給別人燒炭。我爺爺每天自己去田裡幹活。我叔叔們當司機開三輪車替別人拉沙子。一家人都很努力的工作。

我們這些孩子都是獨立上學和放學。

有一天我回到家,空曠的大房子裡一個人都沒有,我肚子餓的咕咕叫。但是我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我的絕望被喚醒了,開始滴眼淚。上了一上午課肚子真的很餓,只能靠自己動手。我盛了一碗剩飯,撒上一些白糖,冷冰冰的開始吃。邊吃邊哭,邊哭邊吃,眼淚落在了碗裡。淚眼模糊中,看到碗裡有扭動的疽蟲。我很害怕又迷惑,分不清是淚眼婆娑把米飯看成疽蟲還是剩飯壞了長出疽蟲。於是我不敢吃了,就一直哭一直哭。

這種事情發生過很多次。

所以當別人不回覆我時,這種感覺被喚醒,被啟用,我會非常生氣,甚至會怒刪好友,至少從心裡把他排除出去。我的心理機制是害怕被拋棄於是先下手為強主動拋棄對方。他會非常不解和鬱悶。

我朋友說過一句話:對朋友的要求不要太高。

當時理解的是包容,現在想想應該是指不要去控制朋友,允許對方的自由意志。

當你把朋友愛人或者親人當媽,又把這個“媽”當你主體的一部分時,只要他們不回覆你,想法跟你不一樣,不受你控制時,你就會陷入痛苦中。

只有認清他人是客體,是獨立於你之外的。允許他人做自己,允許他人的自由意志。把他人即客體不斷從你自身即主體當中剝離出去。不再把他人當媽,即使是你的重要他人和你的父母也是要和你分離的,因為只有分離你才能真正獨立和成長,你和他才能獲得自由。這是生命發展的自然規律。

願你有所愛之人亦有人愛你。願你心絢爛,自有瑰寶。也願你遺世而獨立。

4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適合朋友圈公佈生子的心情說說 朋友圈公佈生孩子喜訊的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