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文共1653字,閱讀時間約2.5分鐘
在育兒路上很多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盼,但是孩子真正的優秀是什麼樣子的?
名校畢業?企業高管?行業翹楚?身家過億?可能每個人對優秀的定義都不一樣。
專家的孩子壓力很大
對於寶媽們都知道的育兒專家李玫瑾,大家覺得她的孩子應該更優秀才對,但是李玫瑾教授的女兒卻只是一所大學的音樂老師。
網友們的心態不淡定了,紛紛指責育兒專家的女兒怎麼這麼普通,就算不是哈佛、劍橋,怎麼該是名牌大學畢業的高材生。
有網友認為:“自己的孩子都沒教育好,這麼失敗,憑什麼還教我們育兒知識?”
李玫瑾自己說:“我並不覺得女兒失敗,女兒上學時不是不努力,反而十分用功但成績卻一直上不去。可她從小對音樂特別喜歡也很有天賦。”李玫瑾也很支援女兒學習音樂,如今雖然是音樂老師,但是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也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
其實她女兒在高考時也非常的焦慮,自己偷偷哭過好幾次,並且和母親說:“我考不上名校怎麼辦?”李玫瑾教授反問道:“為什麼一定要考上名校才行?”
我們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想法很簡單,“人生是個多面體,孩子的可能是無限的”。
2016年北京大學吳謝宇弒母案,引起了很大的轟動,究其原因,其母是教師,對孩子的期盼變成了孩子的壓力,壓力越來越大,終於在某一天爆發了出來,釀下了慘 劇。
正確培養,讓孩子成長更健康
那麼家長該如何去教育我們的子女,究竟什麼樣的孩子才算優秀?家長又該怎樣去培養孩子呢?
少說多聽,尊重孩子的想法很多父母不注意和孩子聊天時的語言,有時話說得很難聽,比如孩子學習方面強差人意,“你真是笨的像頭豬,這麼簡單的問題都答不上來”可能家長是一時氣憤,但是孩子卻不會這麼容易就忘記,也許會在內心深處種下了一粒這樣的種子“原來我這麼笨,我還能學會這個問題嗎”?
國際著名的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博士在他寫的《中毒的父母》一書中說:孩子們不會區分事實和一時氣憤的話,他們會相信父母說的一切關於自己的話,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每個孩子都有犯錯的時候,孩子犯錯正是教育他們的好時機,父母應該好好引導和教育,而不該去惡語相加,這樣反而會事與願違,害了他們。所以,爸媽們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控制好自己的語言,才是教育孩子的第一步。
2、別攀比,別人家的孩子,是別人的
很多時候,家長們就是喜歡拿別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做比較,這可能是一輩一輩傳下來的陋習,因為我上學的時候,我的父母就是喜歡拿表姐和我做比較,“表姐又考了全班第一”“這次三好學生又是表姐”等等,我也知道父母是好心,想要激勵我,但是我反倒更不願意學習了。
還有一次和父母大吵了一架,“你們覺得表姐好,就讓她給你當女兒吧”說完這話,我看到父親和母親驚愕的眼神,心裡也很難受,後來母親和我說以後不再拿任何人和我比較,畢竟再優秀也不是自己的孩子。
家長朋友們可能不知道,孩子的成長動力,是心理上的不斷自我肯定,以及父母的及時有效地鼓勵,只知道拿別人來比較,並不會激勵孩子的動力,反而會導致我們的孩子喪失自信心,從而失去學習的動力。“我就是比不過,你愛咋咋地吧!”孩子如果出現了這樣的想法,相信每個父母都不願意看到。
所以別給孩子壓力,保持平常心,孩子還是自己的好。
3、該玩就玩,讓孩子自由發展
有的家長是期盼著自己的孩子有一天能出人頭地,因此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每天讓他們學習這個,學習那個,但是家長們卻忽略了孩子真正想要的事什麼。
我們完全沒有必要把孩子未來的路鋪好,這樣的話只是把自己達不到的目的強加給他們,讓他們小小年紀就感到壓力山大,可能當孩子承受不住這樣的壓力的時候,家長們無法預知,他們會做出什麼瘋狂的事情來。
所以,不要把孩子所剩無幾的玩樂時間都換成了學習,讓他們也有時間去玩一會,相信玩過之後才會更好地去學習。開開心心,快快樂樂,才是孩子該有的童年。
小辮子媽有話說:
最好的育兒方式就是:引導孩子走屬於自己的路,即使他們最後也只是一個普通人。但是又有什麼關係,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普通人,只要孩子生活的開心快樂,不就是每個家長的願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