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很多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做什麼都提不起興趣......那是因為孩子沒有進取心!

進取心是指一個人積極進取的動力。有進取心的孩子,在各方面都會努力上進,不用家長督促,就能夠很好地完成各項任務,自己發現不足並予以改進。有了進取心,孩子就有了學習的積極性和接受教育的自覺性。

各個年齡段的人都有進取心,即使是幼兒也不例外,但很多時候,因為受到打擊或者沒有得到適當的鼓勵,孩子的進取心便被淹沒了。就像剛開始學習練琴的孩子,貪玩的個性使他們不能專心於練琴,只是應付家長而已。如果家長此時使用強制手段,那麼,也許不僅不能使孩子愛上鋼琴,還可能會讓她產生排斥和牴觸心理,從此更加遠離鋼琴,更不要說積極進取了。而善解孩子心意的家長如果採取了鼓勵誘導的方法,不僅使孩子在彈琴的過程中找到了快樂,而且使他在讚美和激勵中體會到了成就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見,雖然每個人的進取心與生俱來,但仍需要鼓勵才能使它綻放光彩。

也許許多家長經常抱怨孩子貪玩,對所有事情都不知努力,甚至使用表揚的辦法對待他們都收效甚微。那麼,孩子為什麼會失去上進心呢?一般來說,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 家庭因素

有的家長對孩子非常溺愛,對所有事情大包大攬,使孩子失去了對事情的積極性,產生了對家長的依賴心理;有些家庭中,家長本身缺乏上進心,忽略了孩子在情感和智力方面的需要,對孩子忽視、冷漠,同樣使孩子的積極性受到了打擊。

二、 孩子自身的因素

孩子年齡較小,生性貪玩、好動,不能自我約束、自我教育、自我激勵;由於受到家長的嬌慣,孩子發情懶惰,缺乏興趣和目標;孩子缺乏勇氣和毅力,做事害怕失敗,不能堅持;孩子受到了不良環境的影響。

三、 教育因素

學校和家庭的教育過分注重分數,考察孩子的標準過於單一。這樣,使孩子在較為單一、固定的評價方式下,由於認為自己無法符合標準而產生自卑感,自暴自棄,從而失去對學習的主動性。

指導建議

怎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孩子的進取心呢?

1. 家長要保證孩子的身體健康

旺盛的精力和進取的精神,蘊涵於健康的體魄中。一個弱不禁風的身體,是很難產生進取心的。所以,健康的飲食和合理的作息時間對孩子來說十分重要。

2. 家長要重視孩子智力的發展,珍惜孩子的好奇心

當孩子對某些東西產生好奇後,家長不僅僅因為這些與學習知識無關而打消孩子探索的積極性,應該因勢得導,培養孩子獨立探索的精神。

3. 幫助孩子暢想未來,早立大志

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和自我意識的增強,他們開始憧憬未來,有時會思索人生和自我價值。家長應當不失時機地進行正確的人生觀和成才觀的教育,使他們懂得人活著,不但要有生活理想,而且要有職業理想和社會理想。透過多種方式激勵孩子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去努力。

4. 激發孩子的成就動機

所謂成就動機,是指一個人在完成某種活動時,竭力追求獲得優異成績的心理動力。心理學研究表明,成就動機的高低所造成的成績效果差異是十分明顯的。例如,在學習方面,成就動機高的學生在解決困難問題時,比成就動機低的學生顯示出更強的信心和勇氣,在攻克難題的關鍵時能鍥而不捨,堅定不移。據研究,幼兒成就動機的形成與所接觸的文化、社會環境及家庭思想因素有關。僅就家庭而言,如果家長給孩子提出一個優秀的標準或堅持讓孩子獨立地完成某些事情,便會使孩子有比較高的成就動機。正如高爾基所說的:“一個人的追求越高,他的才力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我確信這是一個真理。”因此,家長應該熱情鼓勵孩子“奮勇爭先”的精神。

5. 發現孩子的興趣,指導孩子做到興趣專一

人世間的知識、技能是無限的,而一個人的生存時間的精力卻是有限的。如果想全部掌握無盡的知識、技能,把它們都變成財富,那是異想天開。現在,家長恨不得自己孩子三頭六臂,樣樣精通;而孩子剛見到很多新鮮專案,也會表現出新奇感。其實,這種新奇感是不穩定的,也是很分散精力的。符合實際的做法應當是:家長在細緻觀察中掌握孩子的興趣指向後,根據主、客觀條件選準目標,激勵孩子堅定不移,集中精力,主攻一個專案,兼學雖樣。在這個時候,家長千萬不能好高騖遠,不能這山望著那山高,朝秦暮楚,同時也要幫助孩子排除其他干擾與誘惑,專心致志地朝著目標而去做好。

6. 培養孩子的毅力

毅力是達成目標的前提,也是幼兒不斷進取的保證。家長可以讓孩子參加跆拳道、跑步、游泳等活動,經常帶孩子參加戶外鍛鍊,最好是能讓孩子每天堅持做一件事情,如跑步、練書法、打球等。這些對培養孩子的毅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29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幼兒園開始報各種興趣班,甚至程式設計,現代家長的出路在哪?